分享

“《史记》中的成语”[文字+语音](三六)一抔黄土

 hhucxq 2022-01-15


一抔黄土

一、成语

[一抔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二、故事

一抔(póu)黄土”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张释之传记。张释之担任廷尉一职,成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有一次,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文帝大怒,将小偷交由张释之处理。张释之依盗窃宗庙服饰器具的罪判小偷死刑。文帝对这一判决大为不满,大怒道:“这个人无法无天,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把他交给廷尉,就是想要灭他全族,而你却按照条文来判他死罪,不是我恭奉宗庙的本意。”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定罪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所犯之罪程度的轻重。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比如、万一、假如,有人挖了长陵的一捧土,开挖长陵的坟墓,陛下您用什么刑罚来惩处他呢?

张释之由“盗宗庙器物”联想到挖掘先帝陵墓这一大逆不道的行为,作为臣子,想都不应想、更不用说讲出来了,然而为了说服文帝,又不得不打比方,臣子只能姑妄言之,也希望帝王能姑妄听之;所以“有如”之外再加上“万分之一”,然而犹恐冒昧,又加上“假令”。这几个词像屋上加屋,床上加床,重复累赘,然而臣子说这句话时内心的犹豫、话语的吞吐,从词语当中就可以感觉到,没必要再对神态加以描绘。因语言描写的精彩,“长陵一抔土”这五个字便诞生了“一抔黄土”这个成语;而《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改成“一抔净土掩风流”又让“一抔黄土”流传更广。

文帝对张释之的处罚不满,他与薄太后讨论之后,才勉强同意廷尉的判决;而张释之因执法判罪公正严明,为天下所称道,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国国相王恬也因此与张释之结交。

三、评析

张释之敢于违逆文帝的意见,坚决依法判决,只杀一人而不杀全族,在封建时代,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君权神授时代,君代表天,君王的意志代表天理,不容许有任何质疑,甚至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嬉戏,削桐叶封弟弟以唐,周公便以“君无戏言”为由,将错就错加以落实。那个时代,多数人是阿谀奉承唯恐不及,有几个敢违逆皇帝意志坚持己见,与皇帝作对的?张释之的“胆大妄为”,来源于对法律的遵守,对职位的忠诚。张释之对法律的遵从,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以贯之。曾经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时,桥下有一人蹿出,把文帝的马惊吓了。把那个人抓住之后,张释之了解到那个人见听到清道命令后,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吓得赶忙就跑,因而惊吓了文帝车马,于是判那个人交罚金若干。文帝对此大为不满,道:“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会把我摔伤,然而廷尉竟只判那个人交罚金!”张释之解释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他以法律为本,忽略权势地位,与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其相似;“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他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对百姓行为的指导作用;“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加重或加轻,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他认识到如果不依法执行将对底下官员处理案件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张释之这种维护法律尊严、坚持法律平等、严格执法的精神,就是放在现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张释之为廷尉时严格执法,不偏不倚,任其他职务时,也是如此严格,忠于职守。张释之随汉文帝出行至虎圈,文帝翻着书册问上林尉各种禽兽的情况,上林尉回答不上来。看管虎圈的人在一旁替上林尉回答,对答如流,极力逞现自己口舌之才,以致文帝觉得上林尉失职,让张释之授予那个作答的人为上林令。张释之没有执行。他以周勃等忠厚的人为例,说明不善言辞并不影响成为忠厚长者,而秦就是因为任用那伶牙俐齿的刀笔吏而灭亡。而陛下如果因为那个人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毕竟在下位的人被在上位的人影响,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番言论,迫使文帝收回成命。还有一次,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司马门也没有下车。张释之迎上去阻止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入;同时检举揭发他们犯了“不敬”罪,将它呈报给皇帝。最后事情传到薄太后那儿,迫使文帝摘下帽子陪罪说自己“教儿子谨”,然后按规定薄太后下诏让太子、梁王入朝,他们才能进入。皇帝的决定不正确,他敢于驳回;太子、皇子违规,他敢于阻止,这是怎样的胆气与无畏,非胆大识到者不能为。要知道,霸陵尉因为喝醉了酒阻止李广入城,最后的结果是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将霸陵尉召过去,“至军而斩之”;张释之有几个胆,简直胆大于身,胆大包天。

张释之如此胆大,坚持原则,被穿小鞋是难免的。因为阻止太子与梁王不得入殿门,当文帝驾崩,太子继位为景帝后,释之便惶恐起来,几经周折才让“景帝不过也”;然而,最终他仅在景帝身边呆了一年,就被调任为淮南王相,原因还是“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张释之如此忠于职守而违逆君王意志,经文帝与景帝两朝,仅是由廷尉变为淮南相,还是很幸运的;比起商纣王杀王子比干,囚禁箕子,比起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下狱,最后被迫接受腐刑,那是幸运多了。毕竟,文帝、景帝是明君,能开创出“文景之治”,必然胸怀宽广,心怀仁义,能改己之过,能容他人之逆言,这也是我们在看张释之传记、袁盎传记和冯唐传记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但同时又出现一个问题,汲黯总是怼汉武帝,为何汉武帝不杀他呢?这个问题不妨放在整个《史记》汉初的历史范畴中去思考。

四、原文

一、有如万分之一假令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二、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三、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

四、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五、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史记·晋世家》

五、其他成语

卑之无甚高论原意是汉文帝要张释之讲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发空议论。现指见解很一般,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利口捷给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