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永和:建筑远远不只有形式!

 设计气象台 2022-01-15

“我们考虑如何将气候条件带入设计,与今天的生活方式与工程技术结合,远远不只是形式语言的问题。”

——张永和


中国建造

现代建筑百年对话

CHINESE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将于2022年1月至5月举办《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大型展览。该展览由宾大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由宾大林中杰教授、东南的童明教授和同济的李翔宁教授共同策展。

一百年来中国现代建筑在与国际对话和不断实践中发展。1919至1934年间,二十五位留学生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包括梁思成、杨廷宝、童隽、林徽因等一代先贤。归国后他们不但奠定了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奔波于物质遗产的发掘保护,而且成为现代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

《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力求呈现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中西对话、世代对话和同时代实践者对话,反映在不同时代的创作与建造中,也体现了中国的革新与实验在大地上与城市中践行的特点。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历史版块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档案馆展出,呈现了从宾大毕业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归国后的一系列建筑作品。第二部分当代版块在宾大的费舍尔美术图书馆展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当代建筑师兼教育家张永和与王澍的设计作品,通过对大中小三个尺度的六个作品的比较考察他们在现代性与本土性之间的平衡方式。

作为合作媒体,「设计气象台」十分荣幸能采访到本次展览的主要参展嘉宾张永和老师,给我们分享现代建筑该如何平衡现代性与本土性,该如何让位于人。

张永和
非常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前评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及前建筑系主任
同济大学教授

「设计气象台」,为青年设计师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互联网知识分享品牌。我们每天会发布最新的专业知识,行业新闻,大师专访,案例分析等专业内容,目前已入驻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bilibili/小红书6大媒体平台。


气候问题的背后

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First

「设计气象台」:首先非常感谢张永和老师您接受这次的采访。您曾经说过“建筑不该分为东方和西方,而是根据气候,分为南北。因为建筑是为人而设计的。”那么在您看过的建筑中,最能体现“为人而设计”是哪个项目呢?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张永和:气候问题的背后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于建筑师,邀请人们走出建筑和邀请人们进入建筑同等重要。如果要举“为人设计”的一个案例,我会想到丹麦建筑师伍重(Jorn Utzon)设计的弗莱顿斯堡住宅群(Fredensborg Houses)。


伍重受丹麦农舍和中国合院启示,把63套住宅巧妙地沿手指形山脊排布;每套住宅面朝坡下自然风景、背靠坡上社区公共空间;户型为方便老人的平房,平面呈曲尺形,使用分区明了合理,一翼为起居,另一翼为休息,两翼合抱一个独户的院落,鼓励人们在户外活动。由于地形的缘故,这些私家庭院既享受得到阳光与风景又有私密性。该建筑群建成于1959 到1963年间,开始时是为退休的外交官而建。若干年前我去参观时,管理人员告诉我,人们喜欢这里的安全感和幽静,申请入住的人们甚至愿意排十年以上的队。

▲ Fredensborg Houses

如果空间塑造得当

它可以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Second

「设计气象台」:在国美良渚校区项目中,可以看出您的设计在人的社交性、使用性与便利性都有充分的考虑,除此之外,您觉得关于建筑与人之间还有其他值得思考的地方吗?
张永和:良渚国美项目中建筑与人关系的关键点在于建筑如何参与教育。在良渚校区设计竞赛时,鉴于邀请的建筑师同时都在大学任教,国美要求我们各自在做校园空间设计之前提出一个有别于现行教育体系的治学理念。我的想法皆源于自己教授建筑学时积累的观察:

1. 职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安排过于强调专业性,反而限制了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何才能使今天的教育可以适应这种形势呢?

2. 学习不仅仅是读书。知识有理性乃至抽象的,也有感性和物质的。因此,教学要提倡手脑并用。另一所我任教的学校麻省理工学院,其校训是:头与手,说明动手是一种学习或思想的重要方法,那就应该使每一位同学,无论专业,都要掌握它。如何才能在大学教授学生动手?

上述两个问题驱使我和团队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如下特征的教学框架:作者/做者:动手本是美术、建筑、设计诸学科的基础,通过动手认识物质世界,也掌握制作技能。在良渚国美校区,则要求每个学生,无论其未来发展方向,均需上有关制作的基础课程,例如绘画,设计,或建筑等等。

3. 实践/研究:美术、建筑、设计类课程历来以实作为核心。实习是建筑、设计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实践即研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高年级的课程以实际研究项目为主导,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跨学科团队合作的技能。理论不是高于实践,而是与实践既平行又交叉的一种知识。

4. 学科开放:过去数十年,大学学科的结构组织有划分过细的倾向,违背了学科发展需要交流融合的规律。在良渚将取消“系”的设置,通过综合性研究项目,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这个治学方向引导了我们去想象一种不同的教学空间形态和校园空间组织。

常规教室主要服务于讲座式的教学模式我们问:什么样的校园空间有利于动手和实验并鼓励学生之间在课内外互动与合作?什么样的校园空间让学生随时了解整个校园的动态?尽管传统教室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主要的教学空间在良渚被重新定义为开放、延绵、灵活、多义的工坊。混用的工坊可以是常规课程发生的所在,也可以是学生们或独自阅读写画或集体研究建造的场所。通透的工坊将校园上所有的活动一展无余。高耸的拱顶和宽阔的高窗给工坊带来大体量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然光,给大型的实验及活动,如会议、展览、戏剧/舞蹈演出等,创造了条件。如果把建筑空间塑造得得当,它应该可以成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在良渚,我们提出“居学”的概念:学生就住在工坊之上。为了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够融为一体,我们把工坊、公共空间、宿舍自下而上的垂直布置,体现了“校园即社区”。学生半夜有了灵感可以随时下楼来工作,白天疲倦了也可随时上楼去休息,从而彻底打破校园必分教学区、宿舍区的定式。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吴清山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李诗琪

良渚宿舍的二层设置了专门为学生自发组织“兴趣社”的空间。兴趣社是学生自学课程的一种形式。我们希望通过建筑向学生推介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这正是良渚校园规划及工坊设计背后的核心理念。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同时,良渚校园的设计还是开放的。目前,国美已经为良渚的新生们开设了一门课,在课上老师邀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利用校园空间的方式,即通过设计生活将校园拥为己有。因此,在良渚,不但没有教研与生活的区域之分,所有的建筑都用廊子相串连,形成了一个只有一栋连续建筑的校园。在多层学舍的屋顶等多处,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名为“探索器”的半室外纯建筑空间,让校园建筑与学生变成玩伴、挚友、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如何运用材料

是设计中很有意思的一部分

Third

「设计气象台」:国美良渚校区大部分使用视觉上略显冰冷的混凝土材质,而并非像您的另一个项目雅莹时尚艺术中心这样,在混凝土的基础上融入木材这种暖色调的材质,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张永和:材料的视觉温度似乎是个很主观的事情。磁砖是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材料在八、九十年代盛行贴在建筑外立面上,当时被认为实用、美观、甚至时尚;到2000年以后,一个大反转,这个材料大家不用了,被认为是冷冰冰、像厕所。材料并没变,是人们的观念改变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到过业主/使用者觉得混凝土看上去冷的反应。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客观上,如果你去触摸混凝土,会发现它的温度和石头差不多。混凝土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造的石头。金属和玻璃导热快,所以钢或铝的椅子扶手或玻璃的桌面摸上去会让人觉得凉。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王玉山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各种材料都有其特点,如何运用它们是设计中很有意思的一部分工作。从视觉上说,国美良渚校园建筑主要是用细质感的白色涂料和粗纹理的灰调混凝土对比。我们还尝试过结合混凝土和木材(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混凝土和小青瓦(乌镇的美术馆),也会用单一混凝土(宁波的专家工作室)。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强的工程性。良渚国美的造价是每平米4300元,低于一般校园建设预算,我们使用涂料当然也和这个条件有关系。

▲ 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非常建筑
▲ 乌镇吴大羽美术馆 / 非常建筑

良渚校园

试图回应温润、潮湿气候

Fourth

「设计气象台」:同样是中国美院项目,您觉得良渚校区与王澍老师设计的象山校区,在现代性与本土性的平衡上有什么异同?可以展开说说吗?
张永和:两个校园完全不同的空间布局显现出不同的设计条件和关注点。就地域性而言,良渚校园试图对长江三角洲的温润、潮湿的气候做出回应,营造了各色各样的室外及半室外空间,包括大量的连廊、宽大的挑檐、大大小小的庭院、屋顶平台、以及低层建筑屋顶上和高层宿舍立面上的“探索器”。这些空间常常是室内外之间的过渡,它们不仅承担了交通、景观、歇息的需求,同时也是学习、交流、以及课外活动的场所,尽管形态、形式并非传统的。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非常建筑 © 吴清山

建筑设计

就是要关照项目当地的气候

Fifth

「设计气象台」:目前国内有不少设计在造型上追求独特,比如非线性的仿生建筑等,您觉得像这样的设计需要如何平衡其现代性与本土性呢?
张永和:现在设计师流行把一些固定的式样带到世界各地,常常导致既缺乏独特性更没有地域性的建筑产生。建筑设计挑战之处就是要关照每一个项目当地的气候,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还有地理,如地形、水系、植被,又有建筑传统,如空间、建造;进而考虑如何将这些条件带入设计,与今天的生活方式与工程技术结合,远远不只是形式语言的问题。

▲ 吉首美术馆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近百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不断更新迭代,同样,身为建筑师的我们,也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对于如何提升设计师的"软实力",设计气象台责无旁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