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面肥

 植物游记樊蓉 2022-01-15
写在前面

在赤峰出差时发现,由于年轻人往外跑,村里面种地人口老龄化,种地的劳动力越来越弱。

于是村里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种植大户,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甚至上万亩。

劳动力主要来自于云贵川的年轻人,他们每年在农忙季节会来赤峰打工两个月。

赤峰的小伙伴告诉我们,南方来的工人特别肯吃苦,烈日炎炎的,她们背着小孩就在地里干活,也不怕孩子晒着。

他们可以干的活很多,比如给北沙参撸皮,撸一斤一块钱,一般一天能撸三百斤。给农业打工,门槛低,收入不比城市差,甚至高于城市。

操作机械化设备,比如深耕机,现在能深耕到地下一米,使得土壤松软,这也是能种出又长又直北沙参的原因。

开深耕机的人,被当地人戏称蚯蚓哥,他们的收入就更高了,农忙的时候,一天的收入,就能超过大部分人在城里面一个月的收入。

当地的小伙伴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他们告诉我,我们这旮沓没有打光棍的。

未来农村发展或许不比城市差,比如上面提到的部分劳动力。平衡在城市农村打工的利弊后,涌向了农业发达地区。

农业发展迅速,如此广大的种植面积,机械化程度就非常高,部分桶装新型肥料用于大田,还得用水冲施,农民嫌麻烦。

于是他们用复合肥比较多,播种机器在前面撒种子,后面就可以同步撒复合肥,而且复合肥一大袋,耐用。

但目前在灌溉上出现了超大型喷灌圈,于是我在想,新型肥料,做叶面肥好?还是做冲施肥更好呢?能不能在灌溉的时候一起用叶面肥呢?

叶面肥
01
植物是怎么吸收营养的?

作物吸收土壤或营养液中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主要通过根系进行。

此外,作物也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各种营养成分。

叶面肥具有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农业肥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40年代,英国研究者证明了植物茎和叶都能够吸收营养。

1884年,植物研究者使用FeSO4溶液涂抹在发黄的葡萄叶片上以矫正因缺铁引起的黄叶病。

我国在200多年前,清朝浙江省乐清县虹桥农民就开始将河泥粪施用在水稻叶面。

20世纪80年代后,叶面肥开始向综合化发展,除含有多种养分外,还加入氨基酸、生长调节剂、黄腐酸等大量植物生长活性物质。

02
叶面肥的种类

以大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适用于作物生长后期营养元素的补充。尿素、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浸出液等都属于该类叶面肥。

含有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可以减轻或消除作物由于微量元素不足而产生的生理病害、减产以及品质降低。

生物型叶面肥含有生物体,如与作物共生或互生的微生物、海藻等,或包含其发酵或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酸、核苷酸、腐殖酸、海藻酸等。

氨基酸类生物型叶面肥中的氨基酸通常是动植物的下脚料或其他物质发酵或水解的产物。

腐殖酸是一类提取自腐殖物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羟基芳香族羧酸,与金属离子有交换、吸附、配合、凝聚、胶溶等作用。

腐殖酸可分为黄腐酸、棕腐酸和黑腐酸。其中黄腐酸活性最高,它既是营养成分,又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冻能力。

甲壳素主要来自于节肢动物壳,其主要组成成分是寡聚糖。

甲壳素具有广谱抗菌性,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抗高温、抗寒冷、抗盐碱、抗旱涝、抗肥害等抗逆性。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还可以促进种子提前发芽,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作物产量。

海藻酸主要来自于各种海洋生物,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增大接触面积,水溶性物质因此易于透过茎叶表面细胞进入植物体内,使植物可以快速充分地吸收该类肥料中的养分。

加入稀土元素的叶面肥可以促进作物种子发芽、出苗,提高抗逆性,增加产量并提高品质,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作物光合作用等。

复合型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形式多样。该类叶面肥可以加入氮、磷、钾、硼、铁、锰、锌等营养元素,也可以加入氨基酸、腐殖酸、维生素等有机营养成分。

03
叶面肥的特点

在干旱或盐碱等不利环境下,作物从根部吸收营养受到抑制,及时喷施作物缺乏的营养元素,如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可以有效改善作物缺素症。

叶面施肥则不需要经过根吸收、茎部运输等长时间的运输,叶片的叶脉运输系统可以直接吸收叶面肥,养分通过叶片进入作物参与其新陈代谢,因此作物通过叶面肥对养分的吸收速率远高于根部施肥。

以施用尿素为例,土壤施用后4~6d即可见效,而叶面喷施后1~2d即可见效。

而土施质量分数2%的过磷酸钙浸提液15d后可以产生效果,而叶面喷施仅需5min即可运输到作物的各个部位,达到与土施相同的效果。

采用根系施肥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受土壤温度、湿度、盐碱度、微生物固定和分解作用以及地表径流等因素的影响。

且土壤固定和淋溶等也会造成养分的损失,而叶面施肥避免了土壤施肥时养分的流失,同时避免了杂草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通常土壤施肥时氮的利用率仅25%~35%,而叶面施用氮肥24h内吸收可超过70%,达到同样效果时叶面施肥用量仅为土壤施肥用量的10%~20%。

土壤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盐渍化、酸碱化,并破坏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土壤大量施用氮肥也会导致地下水和蔬菜中积累大量的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而叶面施肥由于不经过土壤且施用量小,大大降低了土壤和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

04
叶面肥的缺点

叶面肥多为水溶性的养分,易被雨水淋湿,易从叶面滴落,影响施肥效果。

叶面肥浓度低,在叶面上被迅速干燥,影响施肥效果。叶面施肥残效时间短,需多次喷施,费工。

叶面施肥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作物全部需要,特别是氮、磷、钾大量元素。某些养分(Ca2+)难以从吸收部位向其他部位转移。

土壤地力较差或基肥不足时可选择氮、磷、钾为主的营养型叶面肥。

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低或微量元素缺乏时,可选择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

当作物叶色发黄、叶绿素含量降低、植株生长缓慢时,应施用以氮为主的叶面肥,辅加少量的磷、钾肥。

在作物生长初期,可选择调节型叶面肥如腐殖酸类或稀土类等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根系吸收能力。

在作物生长旺盛期,植株需肥量大,或在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可选择营养型叶面肥迅速补充营养。

叶面施肥是将肥料喷施到作物叶片表面,与土壤施肥相比缺少了土壤的缓冲作用,因此控制叶面喷施的浓度非常重要。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喷施叶面肥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但浓度过高时易发生肥害。

以微量元素肥料为例,作物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因此应严格控制其浓度。

叶面肥的最佳时期为苗期、始花期或中后期等作物需肥关键时期。

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喷施效果好,避免烈日高照,叶面蒸腾量大而引起的毒害。

雨天或雨前不能进行叶面施肥,养分易被雨水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有露水时喷施叶面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效果。

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多少与溶液润湿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润湿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以保持叶片湿润时间30~60min为宜。

由于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速度快,吸收能力强,因此肥料应喷洒在作物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

对于桃、梨、苹果等果树,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3~4倍,更适合喷洒叶片背面,以利于吸收。

通常作物叶片上有一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溶液渗透较困难。

可在叶面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润湿剂,如中性肥皂、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叶面肥与叶片的接触面积,增强叶片对肥料的吸收,提高叶面施肥效果。

赤峰牛营子的中药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叶面肥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李小明 龙惊惊 周悦 沈丽红 王远 王洪庆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