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耳鸣的病因病机

 同德昊 2022-01-15

耳鸣、耳聋的发生与多种原因引起的耳窍闭塞有关。除先天性耳窍失聪外,多因急性热病,反复感冒,以致邪热蒙窍,或因痰火,肝热上扰,以及体虚久病、气血不能上濡清窍所致。外有风热上受,客邪蒙窍;内有痰火,肝热,蒸动浊气上壅;或因久病肝肾亏虚,脏真不足,或脾胃气弱,清阳不升,不能上奉清窍,病因颇为复杂。

实证多由血瘀、肝火或痰火上逆所致

血瘀多是伴有颈椎病、脑梗塞、贫血等慢性病,由于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 头耳部,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

肝为肾之子,肝火上炎或因肾水不济所致,且肝火内郁,尤易汲伤肾阴,导致耳鸣耳聋加甚。此外,少阳经脉上入于耳,肝胆之火,循经上壅,易成鸣、聋。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升奉于耳,耳窍反为浊气所蒙。

虚证多由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所致

五脏之中,耳病与脾、肾、肝、胆关系较为密切。尤其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宗脉之所灌注,内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精充沛,髓海得濡则听觉正常。肾精耗损,则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

劳伤精气是耳鸣的根本原因之一

慢性耳鸣、耳聋,病因无论内外,多与精气不足有关。如《济生方·耳论治》云:“疲劳过度,精气先虚,于是乎风寒暑湿,得以从外入;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遂致聋瞶耳鸣。”精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精气不足,就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引起早衰的发生。精气不足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自汗、盗汗、耳鸣、心慌、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悸、胸闷、毛发枯燥、皮肤干燥、视物模糊、手足麻木、记忆力减退、口干、口苦、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身体消瘦、关节疼痛、经常感冒等。

脾胃虚弱,也可以导致耳鸣

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升奉于耳,耳窍反为浊气所蒙。同时,脾虚则运化不健,湿浊不化,痰液内生,痰蕴生热,上壅清窍,所以痰火、湿浊引起的耳鸣、耳聋,又多与脾胃气虚有关。《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从这可以看出,中焦空虚,气血无以生化,是造成耳鸣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由此生发出来,我们应该意识到,除了肝肾亏虚之外,人由于种种原因诱发的脾胃虚弱,也可以导致耳鸣。也就是说,过分节食、挑食、贫血、营养不均衡、长期食欲不振、饮食不规律、饥饱不均、吃冷饮凉食、精神紧张劳累、胃病长期得不到合理治疗等,会引发耳鸣。

中医治疗耳鸣主要是以中药和针灸为主,中医开方必定遵循同病异治、一人一方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治、对症治疗。根据它的病因审因论治,针对性比较强。实证主要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宣肺散邪、宣肺清热、清泻肝胆、还有清热化湿为主;虚症则以补肾填丸、滋阴潜阳、健脾益气、益气开窍,当然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配合通窍法使用的,这是中医的诊治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