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格检查有没有用?

 呼吸科的故事 2022-01-15

前几期,和大家聊了聊体格检查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接下来想和大家谈谈如何解决提高我们f蚝规范体格检查的意识和习惯。首先,要想提高意识,必须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除了前几期举的例子外,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些例子。

在我出版的《医生为什么会误诊》一书中,有一个故事是促使我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参看《一错再错懒惰思维病患性命垂危   抓住重点梳理疑难医生再照生机》)。这个患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如果能够认真进行查体,是不应该被拖延那么久才得到确诊的。可惜的是,他看了不知多少次的多家三甲医院多位心内科专家,却没能被诊断出来,却被当时还只是呼吸科住院医生的我给诊断出来了。我在文章末尾写到:

生常常说运气很重要,很多事情均是如此,包括生病这件事。同样的疾病遇到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医者仁心,其责任重大,诊断要慎之又慎。现在部分心内科医生过分专注于介入,有点医匠的味道,而缺乏临床全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是不利于一个医生全面发展的。年轻医生不要盲目迷信专家和权威的论断,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勇于突破思维桎梏,对于疑难重症病例要学会自己思考,查文献资料,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

这个病人做了很多次心超,但是都一直没有报告缩窄性心包炎,这是因为心超检查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包括操作者的手法,和对疾病的认识与理解深度。因此,这也就是我一直说的临床医生不能过度依赖检查的原因。

在我的从医生涯,一开始也曾多次因为没有重视体格检查而导致漏诊和误诊的事例。例如,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我遇到一个高热 3 天的男患者,询问病史、查体都没什么异常,但就在我正准备去开医嘱时,上级医生却叫住了我。

难道我刚做的查体有什么问题?

虽然对上级的质疑有些不服气,但我还是老老实实汇报了病史和查体结果。上级听完后一言不发,又带着我给患者仔细检查了一遍,结果在患者腹股沟发现了肿大的淋巴结。

这是怎么回事?我刚刚竟然没有注意到!

看着我一脸不解,上级告诉我,在南方沿海地区,一到夏季很容易出现一种叫「恙虫病」的疾病,其表现就是高热,而体征多出现在隐匿的部位,如腹股沟、腋窝处的淋巴结肿大,以及这些地方会出现焦痂。

若不是上级及时叫住我,这个病人也许就被我误诊了。


在我工作第二年,遇到一个临床诊断「右上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

这位患者做了两次纤支镜检查,都因为出血严重而不得不很快结束,其活检物报告均是坏死组织。

也因此,我每次查房时只是听听诊,然后无奈地安慰患者。

直到某天,和上级医生查房。她褪去患者的内衣后,发现其胸壁上有两个小红点,瞬时警觉了起来,问患者这红点有多长时间了。患者回答说,已经有一周了,且在大腿内侧也有类似的红点。

上级医生赶紧让她到皮肤科活检,结果活检发现了癌组织,原来是肺癌的皮肤转移。

但这一周来,我天天查房,却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小红点。

这件事让我十分汗颜,自那时起才开始慢慢地注意到身边的一些容易误诊漏诊的疾病,并再三提醒自己,要注意查体。


其实很多体格检查,如果能用些心思,仔细观察,是完全能够发现问题所在的。比如:

  • 反复发热,一用抗菌素就能控制住,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再度发现,最后发现患者有足底有出血点,最后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通过检查诊断明确。

  • 患者两肺广泛渗出,病程中出现发热、气短和咯血,但多次调整抗生素后病变基本无变化,结果查体发现心前区全收缩期杂音,心超发现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重度反流,原来肺部病灶是肺水肿。

所以,细致的体格检查是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也可以让我们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体检的效率呢?请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