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建立知识的关联,就等于白学习

 戎欣然策划笔记 2022-01-15


你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看见微信上某一篇文章内容不错,收藏起来;看见某本书的一段文字不错,摘抄在笔记本上;听课听到不错的内容,赶紧记下来。

一段时间之后,你以为掌握了这些知识,想不到,一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还是抓耳挠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因是你的知识太过零散,没有建立关联,形成体系。

 1 
必要的知识关联


知识就如同机械的零部件一样,即使有再多的零部件,也只有组装起来之后才有用。

学的许多知识,如果没有关联,就是各式各样的零部件而已。

大多数人学到某一个知识,就是学到了某一个知识,从来没有尝试着知识和知识之间建立关联。

新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形成结构化的系统,即使学习再多的知识,每个知识点还是单独存在。

当用的时候,只会想起来,XX本书里面有相关内容,XXX本书里面也有,但二者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用哪一个更合适,我们却说不上来。

不仅如此,孤立的知识,我们的大脑也很难记得住。

死记硬背这个方法,小的时候还行,如果你已经是人到中年了,如果还是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做事,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成年人看一本书、听一节课,在互联网得到一些信息和知识,如果没有建立关联,建立属于自己的体系,不足以构成个人的竞争力。

我们读书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感觉在哪看过,却总也想不起来。这说明,之前所学并没有内化到个人知识体系里,所以才会想不起来,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们在做无效功,时间花了,效果没有,人生的沮丧多半在此。

 2
知识怎样关联

那我们该怎样进行知识关联?

1、分类分组

按照通用的分类方法或者你个人的习惯,把新学的知识进行分类编组。图书馆的书籍那么多,为什么能够很快的找到,就是进行了很好的分类编组。

刘润老师曾经介绍过他整理出差用品的方法。在没有分类之前,经常要带的东西有十几种,一不小心,忘记装哪一个了。

然后,他把他的行李分为三类:

1. 电子用品,包括电脑、电源、iPad、手机、旅行电熨斗;

2. 穿戴衣物:西服两套,衬衫三件,皮鞋一双,运动服一套,跑鞋一双;

3. 其他物品:现金2000元,信用卡,身份证。

这样分类整理,只有3类,就很难忘记要带的物品。

2、摘要、大纲化

把需要整理的一大类具体知识,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原书中的文本和表达方式不一定符合你的习惯,必须用你自己的语言写出来。不要怕写的不如原作者好,这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3、层级化

明白你要归类的知识在你的知识体系里处在什么层级。

可以把所学知识的关键词写在纸上,然后看能不能用几句话讲清楚他们之间的关联,也可以画成思维导图,结构化之后,也更容易发现弱点和遗漏。

最后

想要成为某一个领域专业的人,必然要具备成体系的知识。

寻找知识的关联,这个方法也是如何快速学习知识的法门,学的时候快,存的时候清,用的时候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