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老捐赠记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贾老捐赠记

龚剑

2017年10月3日,对高安中学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这天,是这所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建校110周年的喜庆的日子。前几天,当地的天气经过了一轮过山车式的变化,先是烈日当空,酷热难当;后来又是细雨淅沥,平添一阵秋凉,各色秋装装点校园。可到了校庆的这天,竟晴空万里,秋高气爽,真是人们赞叹的“Golden  Days”。

校庆这天,校园彩旗飘飘,人们笑语盈盈。历届校友喜相逢,四海宾朋庆吉日。我在捐赠组工作,我们这个组又分七个小组,我这个小组还有张健松、鄢晓玲两位老师和会计姚红红、出纳漆玘环,还有一位实习老师黄丽君,负责接待1990届之前的校友。具体工作是,晓玲、丽君先让校友登记,发放餐券;校友如果要捐赠,就由红红开具收据,玘环收钱,我填写捐赠证,再由健松公布到身后的展版上。由于这天上午来的校友,尤其是由九斤老师小组负责接待的1990届之后的校友特别多,所以不少的刚毕业的校友转到我们这边来登记了。当我们忙着接待时,旁边传来吵闹声。是邹瑜隆主任和一位老人似乎在争执,好像是关于捐款的,老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难道是邹主任要他捐款?这不可能,说好了捐款自愿,何况是一位老人:每只手都拿了一根棍子,背着一个布包,上身一件浅蓝色的衬衣,皱巴巴的,还敞开着。邹主任不可能会做出有违学校规定的事去“逼捐”,更不会强迫这样一位老人捐款,这有违人伦道德啊。除非是这位老人一定要捐款,而邹主任劝他不要捐。这似乎也没道理,校友要表达对母校的热爱,我们是不能阻拦的。但我听了几句,确实是邹主任要他不要捐,而且,一同劝说的还有张精华副校长。

是怎么回事?我很纳闷。后来,我这边太忙,总之,那边没听到声音。以为老人被劝走了。但后来,张校长、邹主任和左全喜老师陪同之前那个老人来捐款了。大家劝他少捐点,只捐个50元就可以,他一定要捐500元,反复说他有钱,母校110周年生日,他一定要来,而且一定要捐,母校对他有恩。

登记姓名时,我知道他叫贾意诚,今年72岁,67届校友。左全喜老师说,他们虽然是同学,但也有近50年没有见过面。这次因为110周年校庆,左老师受学校委托联系同学,才辗转联系到贾老。贾老原来是高安县化肥厂职工,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化肥厂倒闭,他的工龄被一次性买断,从此只能靠微薄的社保度日。左老师说,他听同学说,贾老在“文革”中因出身不好受过迫害,丢了工作,生活非常艰难。眼睛近乎失明就是那时迫害的明证。“文革”后,贾老才又回到工厂,但身体早已不如从前,做的工作的薪酬也是非常的低,即使是这份低薪的工作,到后来也失去。我们问左老师,贾老是否成家了。左老师说,他也不知,但听说他有个女儿在城区。我们心里才稍感宽慰。但愿这是一个真实的消息。

校庆已经过去了许多天,但贾老捐款的相片在学校老师微信群中流传,并定格在师生心中,他的朴素真诚的话语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他的事迹在师生中传播,他对母校的热爱感动着无数的校友。有校友如此,是高安中学的骄傲;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校友也表明高安中学这所省优秀重点中学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让全体师生倍感骄傲,这也是一代又一代高安中学人的责任。

                  (2017年10月1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