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鄢泽|谁是李尔王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谁是李尔王

文/鄢泽

《李尔王》是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中刻画了丰满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因爱而起也因爱而终的动人悲剧,它揭露了那个时代下的人性,给人以深刻印象,读完仍是回味完穷。

《李尔王》的悲剧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李尔对爱的理解。李尔有着一颗无比渴望爱的心,他在开篇向女儿们索求爱的话语,但是他最爱的小女儿考迪利亚不能给他,“不是邪恶的污点、谋杀、卑劣,不是伤风败俗或寡廉鲜耻使我失去您的恩典和钟爱,反而是那使我更加可贵的,不抛媚眼以及幸而没有的滑舌。”她这样说。但李尔却回答情愿没有生下她,他喜怒无常到了极点,女儿刚刚还是一颗手中的珍珠,现在却憎恨了起来,只是因为李尔认为考迪利亚不爱他。他一开始就弄错了,在李尔的心中。爱是有形之物,能用言语表达的才是爱,但我认为爱应该像考迪利亚那样不带目的,纯洁无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爱正是这熙熙攘攘人群中一股道流而上的力量,是无形之物,应该在行动中体现,而不是像其他两个女儿那样,带着自己肮脏的目的说出那谄媚的,如蜜糖一般的虚伪话语。

还有就是李尔王的性格缺陷,就如《哈姆雷特》和《奥瑟罗》一样。主人公的性格问题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最终带来了悲惨的结局。李尔他天真、自大、愚昧、暴怒。他对女儿们纯粹的爱,让他天真地认为只要说出来了就是爱他,天真地以为女儿们是不可能骗他的,而事实证明他错了。同时这份缺陷衬托了剧中很重要的一点:李尔的改变。李尔第一次向女儿丽根下跪、求她赏赐给自己衣服、床铺、食物。此时他还没有看清真相,认为女儿是爱他的。在这之后,李尔走进了暴风雨中,在这一片混乱不堪的光景之中,他跪了下来,慢慢地清醒起来,“赤条条的可怜人哪,无论你们在哪哪里,碰到这无情的狂风暴雨不停息,凭着你们上无片瓦的脑袋,饥饿的肚皮,窟窿百出的褴褛衣服,如何抵挡这般天候?”他脱离王位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痛苦,意识到自己曾作为君主的失职。而他向小女儿下跪时,明显心里充斥着内疚、忏悔,希望小女儿能宽恕他。李尔本身居高位,周围人对他的权势虎视眈眈,对他极尽谄媚之语,他也就被蒙蔽了双眼,醒悟时却已为时已晚。

不过,看完全书,最后的一句台词发人深思“年老的人已经忍受一切,后人只有抚陈迹以叹息。”李尔本人的结局,也许并不是完全的悲剧。他在世上早已无权无势,他最爱的人已经被谋杀,也不会有人再爱他,追求着爱的李尔会想活在这世上吗?我想他不会。也许孤独地死去,才是他想要的。毕竟,一场灾难过后,最痛苦的永远是生者。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