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忘证治辨析-摘

 柴桂苓 2022-01-15

健忘,古称善忘、喜忘,属于记忆障碍的一种反映。临床上,以健忘为主的病人不少见,其表现可有两种征象,一种为渐进性的记忆减退,早期往往是回忆减弱,特别是对日期、年代、专用名词、术语、概念等的回忆发生困难,接着出现遗忘的记忆障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及早衰的病人;另一种为突发性的记忆障碍,发生于强烈的精神刺激、脑部疾病或脑损伤之后,患者可出现突然的记忆迟钝或回忆的空白,称为遗忘,常见于某些精神疾病、乙脑后遗症、脑震荡、脑卒中之后。中医认为健忘一病,虚证居多,但兼或有痰浊瘀血相挟,以致神舍不灵,脑府失清使然,爰引临床所见,辨析如次。

1思虑过度 调养心脾

心主所忆,脾主所思,劳心诵读,思虑太过,则心脾易损。损于心则营血暗耗,神舍不宁;伤于脾则化源受之,精微不能上奉神明,可出现记忆减退,遇事善忘。朱丹溪说: “此证皆由于忧思过度,损其心包,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乃思虑过度,病在心脾”。古方天王补心丹,孔圣枕中丹原为读书人善忘所设,“久服令人聪明”(《医方集解》);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余合此三方化裁,治此证健忘,常有效验。

曹某,女,32岁。患者业余攻读大学,每夜必至子时就寝,用心过度,劳倦太过,渐感精神不支,并出现渐进性记忆减退,伴有眩晕、心悸、睡梦纷纭诸症,诊为神经官能症。服药无显效,恙已年余,近一月来健忘更为明显,临睡所记外语单词,翌晨即忘,成段文章,无力背诵,且思维能力减弱,注意力不易集中,患者深为所苦,求治中医。诊脉细濡,视舌淡白,面色萎黄,饮食少思,显系诵读劳神,心脾两损之候,拟调养心脾法。药用: 党参12克,白术、当归、获苓、柏子仁、枣仁、丹参、益智仁、龙眼肉各9克,远志6克。连服14剂,眠食渐趋正常,健忘好转,因煎药不便,改用成药归脾丸、孔圣枕中丹,每天各9克,连服3月。患者自觉注意力能集中,精神振作,记忆增强,思维能力提高。

2肾虚脑衰 益肾健脑

《灵枢·本神篇》“肾藏精,精舍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汪昂说: “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喜忘前言(《医方集解·补养之剂》);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健忘》篇也说: “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善忘其前言”。可见肾气不足,精损志伤则“志气衰”而“智不足”,这是由于肾虚影响神经系统和思维记忆的功能而引起健忘。常见于久病肾亏或中年房事不节,戕伤肾精,精脱志衰之人,可用河车大造丸之类补肾益智。

长期肾虚或年老肾虚还能直接促使脑衰老而出现以健忘为主的脑衰弱综合征。肾生骨髓,脑为髓之海,《本草备要》“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可见人的记忆功能与肾精充养脑髓的物质基础有关。长期肾虚,精亏髓减,不仅会出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衰弱现象,同时也会出现健忘。特别是年老肾虚,精不生髓,髓海空虚,脑失充养,则大脑衰老萎缩,必致记忆衰退。《医林改错·脑髓说》“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此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患者,一般较难恢复,如以补肾填精,充养脑髓之法耐心调治,或可使健忘为主的脑衰老症象得到稳定或改善。

鲁某,男,60岁。患者健忘、眩晕、步态不稳已有年余,曾经脑动脉硬化专科检查: 眼底动脉Ⅱ度硬化,血脂偏高; 脑血流图示双侧脑血管重度供血不足,重度弹性减退,脑血管扩张。瞬时记忆试验“差”,检查掌-颏反射为阳性。诊为脑动脉硬化,用中医药治疗。诊脉寸关皆弦,端直以长,至尺较细。窃思《素问·玉机真脏论》曾云: “春脉如弦……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究其脉弦善忘之理,乃系年老精衰,肾水不足,水涸木摇,脑髓空虚,故脉弦而长,尺脉较细,且兼有腰酸耳鸣、目昏舌红诸症,拟益肾养阴填精法缓图。处方: 生熟地、首乌、枸杞各12克,山药、萸肉、炙龟版、女贞子、补骨脂、益智仁各9克,生龙骨30克,黑料豆12克。此方加减连服3月,继用左归丸或杞菊地黄丸每天12克,又服3月,健忘自觉明显好转,瞬时记忆复查试验结果升至“良”;眩晕、步态不稳也基本消失,能独自一人外出,血脂降至正常范围,眼底动脉未见改善,脑血流图复查示双侧脑血管中度供血不足,轻度弹性减退,未见脑血管扩张,较治前有明显好转。

3下盛上虚 升清化浊

胖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恣食膏粱厚味,形体臃胖之人,中焦失于斡旋,脾胃碍于健运,清浊升降相混,痰湿蒙遏清阳,心肺失于煦湍,清气无以升华,下盛上虚,也可出现健忘。《灵枢·大惑论》“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歧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此证宜健脾益气,化浊升清,俾气血上达,脑髓得以煦养,则记性自复。偏于气虚者以益气聪明汤为主,兼有痰湿者参入二陈汤。

周某,女,49岁。经事已绝两年,形体臃肿肥胖,动则气喘吁吁,平时胸闷痰多,汗出烦躁,善食油腻而脘腹胀满,大便不畅,眩晕身重肢倦,诊为更年期综合征。近两年记性大减,欲取之物,取时已忘何物,想做之事,转身不记何事,诊脉细濡,苔厚腻而质嫩胖。证属中气不足,痰湿阻遏,清阳不升,气血不能奉上故善忘,拟升清化浊法。药用: 党参12克,苍白术、石菖蒲、白芍、黄柏各9克,升麻4.5克,制半夏、茯苓各9克,陈皮、葛根、厚朴、枳实各6克,望江南12克,远志9克。此方加减服用3月余,苔腻退净,胸闷痰多已除,汗出亦少,自觉记性大为好转,前述健忘症象已基本消失,其它更年期症状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4气血逆乱 化淤通窍

头为清阳之会,脑为清灵之府,头脑乃气血精神荟萃之处,若血脉违和,气血逆乱,或内风卒中,外伤头颅,致脑府受损,瘀阻髓络,气血失于奉养之能,清窍失灵,则神昏而善忘。《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忘”; 《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张仲景则明确指出体内有瘀血可导致善忘,《伤寒论》第239条“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同时列出用抵当汤下瘀血的治法。《巢氏病源·卒破损瘀血候》“夫有瘀血者,其人喜忘,不欲闻物声”,即指外伤机体,瘀血内阻引起的健忘。

临床常见气血逆乱引起的喜忘,多发生在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中毒、各种脑炎、急性脑外伤及其后遗症的病例中。发病时一般先有神志昏糊等意识障碍,清醒后即出现突然的记忆障碍或回忆空白,接着出现持续的健忘症,忘却发病或受伤事故的经过情况,而且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逆行性健忘); 或者对疾病或受伤后神志已经清醒一段时期所经历的事件也不能回忆(顺行性健忘)。临床尝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石菖蒲、全蝎以活血化瘀、通窍剔络,并参以寒热虚实辨证加减,对气血逆乱、脑府失清的健忘有一定疗效。

钟某,男,36岁。患者两月前因车祸头颅外伤致脑震荡,一度昏迷,醒后对受伤前后情况均不能回忆。刻诊神志清楚,眠食如常,但记忆极差,患者原搞编辑工作,读书看报常过目不忘,现随看随忘,且难以理解内容,睡醒常想不起自己昨天究竟在家还是在单位,饭后不记所食之菜,出门忘却应去之处。形神消索,面色晦暗,两目呆滞,对答缓慢,行动迟钝,诊脉细弦而涩,舌淡胖边有紫色瘀点,兼有头痛眩晕、少气懒言、喜坐好卧、口干喜水漱口而不欲下饮等症。显系卒破损瘀,瘀阻脑络,气血违和,脑府失清之候,瘀久必耗本元,拟益气化瘀,通窍剔络法。处方: 黄芪、党参各15克,当归12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地各9克,柴胡、枳壳各6克,桔梗3克,全蝎4.5克,石菖蒲15克。此方连服1月,形神俱复,头痛已平,眩晕偶有,记忆力明显好转,再服21剂后,患者自觉一切正常,遂上班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