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猪崇拜,周文王生于猪圈,周公被称为“猪老大(冢宰)?”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猪是十二生肖之末,简称“亥”,十二生肖则是十二地支的代表。中国远古时代,对猪,特别是公猪有过一段非常崇拜的时间。 最早见于史料的猪崇拜,可能是相当于夏代的先商时期。在商人先祖中,有一位名为“王亥”的,翻译成今文就是“猪王”。 著名的西周开国之君武王之父周文王就是诞生于猪圈的。 此事见于《世本》,季历之妃“ 溲 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意思是季历之妃太任,在猪圈里小便时生了文王。这事的真实性无法考证,直到魏晋时期,中国还有茅房和猪圈连在一起的建筑模型。但周文王这么伟大的王者,并不以出生于猪圈为耻,是可以看见的。 季历,是古公亶父之幼子,文王之父,周族著名的英雄人物。古公亶父,即公亶父,是第一个带领周人从戎狄中迁出,投奔商王朝,建立方国的周先祖。《诗经 大雅 绵》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说周族也有猪崇拜,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史记 周本纪》记载,周人本居于“豳”,是“豳人”,“ 豳 人悉从亶父”“作周”。 我们知道, “豕”就是猪,是象形字,“豳”由两个“豕”组成,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本意就是山上有两头野猪。这里的两头不是确指,指的是猪多。“豳”地,应该就是一个野猪泛滥的地方。学者认为其地当在今中国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诗经》中十五国风,就有《豳风》。 西周晚期国家遭遇叛乱,“周历王出奔于彘”,彘,猪也。——《小尔雅》。 也就是说,周厉王避难的地方,就是彘地,此地显然是周厉王的故地。周人把这个地方叫做彘,可见其确实是一个崇拜猪的民族。(后世的女真也有类似的猪崇拜习俗)。 除此之外,周公制礼,制定六官,天官第一,其首领称为“冢宰”。《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周礼六官:天官(总理朝政,六官之首)、地官(民政)、春官(宗族)、秋官(刑罚)、夏官(军政)冬官(营造),这就是后世六部的前身。 《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尚书·蔡仲之命》:“惟周公冢宰,正百工”。 “冢”就是猪,象形会意字,屋下有一猪,有猪称号者为百官之长,反映出在周人观念里猪是极为尊贵的称号。周公旦曾任此“正百工”之官。 冢,是宝盖头下一个豖(chù),与豕(shi,公猪)不同。豖,是豕绊足行。有学者(清人段玉裁)考证,“亥”、“豕”、“ 豖”三字在篆文中原本就是同一字, 古代国家祭祀土神,要盖一个大土堆,名为“冢土”。可能是因为建坛的时候要在四角埋上全猪作为奠基的供奉,所以名为冢土, 乃立冢土。--《诗·大雅·绵》。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 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曰:“我有邦冢君”,和武王联盟的国家国君,都被尊称为“冢君”,这无疑是周朝猪崇拜的明证了。 史书上还有冢臣(朝廷重臣);冢司(宰相);冢祀(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冢卿(上卿)等多种称号,无疑被称为冢某的都是尊称。这也是周人猪崇拜的证据。@头条国风 古代家庭有嫡庶之分。冢还有嫡生的。正宗的含义。冢 嫡 (嫡长子);冢子(长子);冢息(长子); 冢 孙 (嫡长孙);冢妇(嫡长子之妻)。 周公旦为冢宰,翻译成今天的网络语言,就是“猪老大”,当然你非要翻译成杀猪佬,我也没办法滴。如果周人没有猪崇拜习俗的话,我想周公旦是不会愿意使用这个冢宰这个称号的,您说呢?@头条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