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秋平:寒冬挖藕记

 秋平说 2022-01-15

     年关将近,应该是家里挖藕人最繁忙的时间了吧……

     老家是水乡,到处是湖泊河塘,而湖塘里都种有荷。也不知道那荷藕是何时所种,更不知是何人所种……我所知道的是那宽阔或窄长的水面上每到五六月份就会长出浅绿淡黄的荷钱,或是挺然出水的小小荷尖。每到七八月份,荷叶亭亭如盖,密密匝匝,人在水中有遮天蔽日之感,凉爽至及。荷花或红或白点缀其间,或袅娜绽放,或含苞欲展。那是尚小,不太明白什么是美,但也喜欢折一两朵持于手中与小伙伴们追玩打闹。自然,那时最喜欢的是已经将熟未熟的莲蓬了,那种甜嫩、清涩的感觉至今仍在嘴中回甘……每天的中午或下午总喜欢乘一大木盆穿梭莲叶间,寻觅,摘取。先是大快朵颐,再把剩余的带回家与家人共享……边剥边嚼,边听着父母亲人聊家长里短,时间总是很快就流逝,转眼又到上学季。

      日日走过荷塘,眼看着它花谢了,蓬枯了,叶黄了……冬天又到了,快要过年了……

     每到年前时分,村里就会把最大那口湖的水抽干,把鱼抓出来,也不拿去买,只是每家大小搭配均匀分着过年(那时那片湖还没有承包给个人)。等水干完,鱼抓完,就是大人们去挖湖藕的时候。那时,也没有人把湖里的藕分到个人,全凭自己的能力与努力,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所以,每天早上天不亮大人们就纷纷下湖挖藕,以便多挖点好拿到集市上卖点钱补贴家用。当然也会送点给亲戚,还得留点自家过年吃。

      村里的湖藕在当里可有名了,方圆百里应该都知道罗坊的湖藕好吃。湖藕不是用来清炒,而是用来炖排骨、炖大筒骨。那味道绝对是又香又甜,又粉又糯……现如今湖藕的价钱不是一般高,就是在当年也是不便宜的。也正是因价钱卖得好,大人们才会不惧严寒争相到湖里挖藕,我爸爸自然也不例外。

    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时常会下雪,水面通常会结冰。可大人经常是在天寒地冻的酷寒里打着赤脚下水,后来才慢慢穿上了长筒的胶鞋。可那也是单层的,只是可以勉强隔开冰冷的水,并不保暖。可湖里的淤泥极深,往往不等走到湖心,胶鞋早已经被倒灌进去的水打湿了。

      去挖藕必带两件工具,一把铁锹,一把挖藕专用的小方铲。湖里淤泥极深,所以藕都长在极深处,须得先用铁锹把浮在上面的淤泥排出去,露出下面紧致黝黑的泥巴。然后再用小方铲像切豆腐一样,左一铲,右一铲,前一铲,最后再在下方来一铲,然后用力把黑“豆腐”甩出去……如此循环往复,一铲铲地沿着藕生长的方向追踪而去,直到挖出一人多深坑才有可能见到在泥巴交错纵横里的一条条的鲜藕。这时,便不能再用方铲去铲泥了,那样可能会伤了藕的品相。所以,只能直接用手把藕从黑泥里一点点地抠出来,然后把上面的粗粗泥抹去,慢慢放在坑沿上:此时看去,藕尖、藕节、藕带俱全,仿若一条刚从淤泥里冲飞而的小黑龙,停在黑泥上憩息,一遇风云便可腾飞而去……

      因为,藕躲藏在淤泥深处,难以寻觅,所以,挖藕也是一件极需经验的技术活。此外,还要有必不可少的运气。否则,挖了半天,深坑里除了失望,啥也不会有。也正因为湖藕产量不高,挖藕的工作量又大,所以每天挖得的藕并不多,有时一整天可能也得不到百斤。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挖藕人中午是不会回家吃中饭的,我爸自然也不例外。爸爸湖里挖藕的日子,我便多了一个任务,那便是去给爸爸送饭。

     挖藕是个重体力活,再加上天极冷,消耗的能量极大,所以妈妈每天中午都会准备一盒饭,因为家庭不富裕,菜照例是不多的。可是妈妈每次都会温一小壶自家酿的水酒,让我带去给爸爸御寒。来到湖边,我先要在湖中众多的若隐若现的人头中找到爸爸所在的位置,然后来到离他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把酒与饭放在田地(田地上通常是种上了油菜),扯开嗓子喊着:爸爸,上来吃饭了啰,等下冷掉了……

     听到我的叫喊声,爸爸会赶紧放下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回到湖岸边,运气好时,还会带上一两条躲藏泥水中没被抓干净的黑鱼或鲶鱼。用冰冷湖水洗洗手,父亲就这样站在湖边岸上,就着寒风吃着温热的饭菜,喝着温暖的水酒,脸上极时满足,嘴里还时不时向邻近的村人让酒让菜,或谈论着这半天的收获……这顿午饭有时是在冬日暖阳下用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在风雨、风雪里吃的。为着生计,或者是为了给家里添点年货或者给小孩添一件过年的新衣服,挖藕人没有权利去挑选天气的。你不去,别人去了,别人挖得多了,你就收入少了……所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甚或是下雪,那十天半月,爸爸他们都是雷打不动地一早就下湖,到天黑才担着收获藕回家。

     记得有一回,我冒着沙沙的雪仔,提着妈妈准备好的酒饭,东滑一脚,西滑一脚,将到爸爸挖藕的地盘附近,一个不小心,酒壶就倾翻在地,温热的酒就喂了长势正好的油菜。那次,我明显看到了爸爸端着饭盒的手,通红而微微颤抖……

       有时,乘着爸爸吃饭的当间,我也想着下湖去试试。三两步,裤子便湿了,泥水冰冷刺骨;三两铲,手臂便疼了,酸软无力……而藕是不见踪影的,只好败兴而回了。

      回到家后,并不能就此换上干净的衣服休息,爸爸还要把藕洗得干干净净地,以便妈妈第二天一大早就挑着去赶早市,卖个好价钱,然后再置办些年货回家……

     后来,家里湖里被人承包养珍珠了,所有的荷叶都在刚长出不久就割掉了,那片湖里有好长时间没有荷花荷叶和荷藕了。再后来,为了打造赏荷基地,湖里又种上了荷,但品种不一样了,村里也就再没有了曾经软糥的湖藕了,想吃,只能去邻村购买了!

      而父亲也已经老了,不挖藕好多年了。只有小弟在年前时偶尔去亲戚朋友的荷塘里挖点过年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