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脑战国:残魏六十年(8)

 123xyz123 2022-01-15

说明:

本节为旧版改动最大的章节。核心内容可以基本视为重写,看过旧版本的朋友需要特别注意。

·

第五节:苟延残喘

魏景愍王时期,距离秦灭魏不足20年。

·

公元前242年,始皇帝5年,魏景愍王元年,韩桓惠王31年,赵悼襄王3年,齐王建23年,楚考烈王21年。距离秦灭魏17年。

燕国对赵发起反攻。是役,赵将庞煖率兵于燕军展开激战,大破之,杀燕将剧辛。

同年,秦廷大抵趁燕、赵火并之际,又趁魏王初登大位之机,向魏国大肆发动进攻。

秦将蒙骜一举击穿魏国,取20城,魏国整个版图被打得七零八碎。

图为公元前242-241年秦攻魏大致情况。

如图所示,白箭头为秦军攻势,其中上方攻朝歌、右上攻濮阳发生在公元前241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就算当时齐国西部的阿都一带被魏国占领,但蒙骜的攻势确已分割了大梁、邺邑、定陶之间的联系,魏国大致被一分为三。

另需要说明一点,图中右上红圈沿河道至历下的地区,以及右下红圈所示的单父地区,在战国末期为魏邑,但具体被魏军占领的时间节点不详。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魏国在战国末期曾有迁都单父的意向,并称当时尚有五百里之地,可见大梁、邺邑及周边的领土确已被分割,东部领土尚有一定规模。

是年,大梁,魏宫。

此时的魏景愍王,也许内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的手下败将蒙骜在魏境已无人能挡——世间已无信陵君,亦无魏安釐王。

或许,魏王更希望这两个人从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与世长辞,他留给了继承人天底下最为显赫的威名,也留下了一地鸡毛和无穷无尽的债务。

魏安釐王后期,魏国的疯狂扩张自然引起了列国的警惕。

期间,卫怀君在大梁的惨死,破秦后攻韩拔管时的狠毒,更让赵、楚等国心有余悸。

至此,赵国开始利用秦国打击魏国,楚国则不断向南迁都,于公元前241年又从巨阳迁都到寿春。

魏景愍王继位期间,这个曾经在纵横两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王国终于陷入了外交孤立——这个失去了广阔外交纵深的中原大国,就像失去了翅膀的大鹏,纵然再强壮也只逃不过虎狼口中的一块肉。

当秦军再次攻魏之时,列国作壁上观,已然没有了干涉的兴趣。

至于魏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魏景愍王无法给出答案。

或者,是一种不能说出来的答案。

·

公元前241年,始皇帝6年,魏景愍王2年,韩桓惠王32年,赵悼襄王4年,齐王建24年,楚考烈王22年。距离秦灭魏16年。

以赵、楚为首的纵方终于展开了行动。

从当时的具体上看,赵、楚的目的应是纵容秦国打击魏国,再出手惩罚秦国。

是年,楚、赵、韩、魏、燕五国发兵攻秦,齐国并未参与,从后面的结果看应是故意被赵国孤立。

当时,纵方共兵分两路,北路由五国精锐部队组成,由赵将庞煖率领大抵自上党、河东绕道进入关中;南路大致由楚、韩、魏军队组成,由楚相黄歇率领函谷关。

图为公元前241年合纵攻秦的大致情况。

如图所示,黄箭头为庞煖部的大致攻击情况,黄圈所示为蕞城,距离白圈所示的咸阳地区已十分接近;白箭头为黄歇部的大致进攻情况,紫圈即函谷关。

从当时的攻势来看,纵方的战略应当是大军团封锁函谷关,精锐部队突袭三门峡后方,最终放大军进入关中。

是役,庞煖部与黄歇部先后撤退,具体孰先孰后不明。具体可能有二:

一是黄歇部自称遭到秦军反击而先行撤退,致使庞煖部无法继续围攻蕞城而被迫退兵;

二是庞煖部自称无法攻克蕞城而先行撤退,致使秦军顺利通过三门峡去支援函谷关,并发起反击导致黄歇部败走。

此时,身在大梁宫的魏景愍王自然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原因。

但是,在纵方撤军以后,庞谖立即攻击了历下以西的齐邑饶安,而秦军则攻取了邯郸东南侧的魏附庸濮阳。

魏景愍王无论如何都会产生这个念头:

庞煖攻蕞之时,他是不是和近在迟尺的秦廷有过什么接触。

与此同时,魏王的殿宇之下,群臣也在交换着眼神:

庞煖和黄歇的军队究竟是如何肆无忌惮地突破上党、河东、雒邑、荥阳的?秦国在当地的郡守又究竟在做些什么?

魏宫之外,更多的官吏门客在窃窃私语......

魏籍士人遍及天下,给谁当地方官不是当呢?

同年,秦军再度魏国,占领朝歌、濮阳,迁卫君角于野王,似乎彰显着归顺者的待遇。

此时此刻,从前三晋和田齐的乱臣贼子们似乎已经找到了未来的出路。

·

公元前240年,始皇帝7年,魏景愍王3年,韩桓惠王33年,赵悼襄王5年,齐王建25年,楚考烈王23年。距离秦灭魏15年。

秦王政年满20岁。

漫天的神祇向未来的千古一帝致意。

·

公元前239年,始皇帝8年,魏景愍王4年,韩桓惠王34年,赵悼襄王6年,齐王建26年,楚考烈王24年。距离秦灭魏14年。

秦廷内的党争日趋激烈,国相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毐氏已势同水火,帝太后本人也参与其中,另外楚系重臣也颇具实力。

是年,秦公子成蟜伐赵,至吞留,而后叛秦降赵。赵悼襄王受其降,封于饶邑。当时公子成蟜的出走是否与党争有关,未知。

同年,魏廷表示出介入秦廷党争的意思,并计划割地以资助长信侯毐氏。从是年魏廷的举动来看,似乎想要把纵横的棋盘搬到秦廷的党派斗争当中。

也大致在这一年,秦王政与魏籍士人顿弱相见。顿弱向秦王指出,楚国依旧是秦国最大的对手,拉拢韩、魏的连横计划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而后正式提出了采用金元攻势在列国间构建间谍网的策略。

“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

仿佛......韩、魏、赵、齐、燕早已放弃了角逐......

也在这一年,韩桓惠王逝世,没有人知道他在弥留之际和继位的韩王安说了什么。

五伯的英灵依旧着芸芸众生,可能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后生们会有这种方式结束仅6个世纪的纷争。

·

公元前238年,始皇帝9年,魏景愍王5年,韩王安元年,赵悼襄王7年,齐王建27年,楚考烈王25年。距离秦灭魏13年。

秦将杨端攻魏,攻取了首垣、蒲、衍氏。

图源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是年,长信侯毐氏与帝太后勾结叛乱,毐氏调集大量地方骑兵、步兵军团,借秦王政至雍城期间攻入咸阳。

秦王政火速下令两位楚系重臣集结军民平叛,双方战于咸阳城内,毐氏及其他叛逆的20位重臣被生擒。

战后,两位楚系重臣被封为昌平君、昌文君,毐氏被车裂,从者重臣20人被斩首,帝太后被软禁于别宫,其与毐氏的2名私生子被置于布袋内摔死。

长信侯毐氏的名字大抵在此时被秦廷勒令永久消除,改称之以“嫪毐”。

至于毐氏门下的数千名门客,其中情节较轻者被罚劳作3年,另有牵扯的4000户被罚削去爵位,迁于汉中郡——不过不久之后又对这批迁徙的民众有税负上的优惠,似乎只是随便找了个迁徙民众的理由。

同年,战国最后一位雄主楚考烈王逝世,楚幽王继位。

离奇的是,关于之前那一谣言再度浮现,只是把秦庄襄王换成了楚考烈王,吕不韦换成了黄歇,秦王政换成了楚幽王。

·

公元前237年,始皇帝10年,魏景愍王6年,韩王安2年,赵悼襄王8年,齐王建28年,楚幽王元年。距离秦灭魏12年。

文信侯吕不韦遭牵连,被免去相印,逐回雒阳封地,后自杀。

其后,吕不韦的门客私自下葬了他们的主公,被秦廷追究。其中,一批爵位高的人被剥夺了爵位,晋人则被驱逐出境。

同年,在秦国负责修渠的水利专家郑国被揭发为韩国间谍,他在秦国修渠的目的据称是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使之没有精力攻击韩国。

这一次,秦王政虽然赦免了郑国,不过还是下令驱逐外籍官吏。

李斯上《谏逐客书》,说明外籍士人在秦廷的贡献,最终让秦王政召回了一部分。

也在这一年,尉缭游说秦王政,进一步落实间谍网的战略。

是年,在吕不韦事件、郑国事件中,秦廷驱逐了一批外籍士人可能与落实间谍网有关。

·

公元前236年,始皇帝11年,魏景愍王7年,韩王安3年,赵悼襄王9年,齐王建29年,楚幽王2年。距离秦灭魏11年。

赵悼襄王再度大肆攻燕,并夺取了燕国两处城邑。

但在尚未收兵时,背后的秦国突然拔出了刀子,捅向了多年来的连横伙伴。

秦军攻破邺城、阙与等九城,邯郸的门户业已洞开。

图源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是年,赵悼襄王郁郁而终,原太子嘉未能继位,由公子迁继位,是为赵幽缪王。

大抵在这一期间,郭开等人已经在活动,赵廷官僚已经出现大面积变节。

·

公元前235年,始皇帝12年,魏景愍王8年,韩王安4年,赵王迁元年,齐王建30年,楚幽王3年。距离秦灭魏10年。

在长年的助赵攻燕之后,秦国改邀请魏国加入连横。

这一次,秦王政表现出了比当初对赵国更大的诚意,表示会出动四个郡的兵力助魏攻楚。

这是魏景王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抉择的机会,但是......他还有其他选择吗?

秦国的大军已经出动了,打不了楚国,就会直接打魏国——届时,新继位的楚幽王真的能派兵来救吗?

历史没有记下任何有关魏廷的答复。

我们只知道有一位不知名的楚国说客(误作黄歇)游说秦王政,指出秦国应与楚国联合,然后随随便便就能吞并韩国,胁迫魏国,再打穿齐国,让秦国的领地直通大海——届时,纵亲之腰将彻底断绝,秦国将在天下横行无忌。

这一次游说的内容非常诡异。它的目的是让秦国攻击最热衷于事秦的韩国和齐国,反倒要保留不怎么顺从的魏国和楚国。

是年,秦军是否最终攻楚,攻楚的结果又如何,无任何记录,原因不明。

·

公元前234年,始皇帝13年,魏景愍王9年,韩王安5年,赵王迁2年,齐王建31年,楚幽王4年。距离秦灭魏9年。

在长达10年的助赵攻燕、助魏攻楚之后,秦廷终于露出了它的牙齿。

秦将桓龁攻赵,取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

图源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列国无任何动作。

·

公元前233年,始皇帝14年,魏景愍王10年,韩王安6年,赵王迁3年,齐王建32年,楚幽王5年。距离秦灭魏8年。

秦军继续攻略赵国。

赵将李牧大破秦军与肥下,斩桓龁,秦将樊於期逃往燕国。

图源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是年,赵廷封李牧为武安君。

是年,韩王安遣韩非使秦,称愿为秦国附庸。

在这期间,魏、楚、齐均未做任何策应。

·

公元前232年,始皇帝15年,魏景愍王11年,韩王安7年,赵王迁4年,齐王建33年,楚幽王6年。距离秦灭魏7年。

秦军自南北夹攻赵国,攻取赵国大片领土。后向邯郸西南侧的鄱吾推进,再度为李牧击破。

此时赵国虽有破秦之名,但大片国土业已丧失。

图源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而列国依旧袖手旁观,任由赵国独自面对秦国的狂潮。

·

公元前231年,始皇帝16年,魏景愍王12年,韩王安8年,赵王迁5年,齐王建34年,楚幽王7年。距离秦灭魏6年。

韩、魏共同向秦国献地。

图源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至此,韩国已基本放弃抵抗,魏国态度不详。

在秦赵激战的4年间,实质秦国并无直接杀死赵国的实力。但此时为何齐、魏、楚均无采取军事手段抗秦的意向,清不清楚。

没有人知道从前三晋和田齐的乱臣贼子们想要干什么,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时代业已度过近3个世纪。

大夫之下,又是什么?

......

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

此言一语成谶,秦帝与楚王终成现实,却又像一合既散的纵与横一般转瞬即逝。

·

第四节,完。

·

下节预告:

第五节,战国之终,魏景愍王末期及魏王假时期


前221年,秦灭六国称帝后,才用始皇帝纪年,在这之前,史家一般称为“秦王政**年”。

见《战国史》后附年表,“始皇帝”在年表时类似谥号使用。

战国初期近百年时间被魏国压缩在陇西,一把好牌被打烂,让人唏嘘不已。

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各个方向都需要防守,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衰落是必然的。

当初战国初的时候没有拿下关中之地就是最大的败笔。快拿下的时候吴起被赶走了。

国强也要外交环境。

魏国先是灭了中山国中山之后又复国了所以到魏惠王时期采取让秦国割肉的方式谁成想秦国一直以收复失地为己任把魏国打残了直到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