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 | 光化六合——西安碑林藏北朝墓志特展

 Kath2633 2022-01-15
图片

闭馆不闭展

线上看展览

图片

公元四世纪末,当塞北的铁骑划过中原大地,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一段两百余年民族融合、重归一统的伟大进程。拓跋北魏的肇建,为中华民族的血脉注入了来自内亚的基因,草原和中原彼此融汇,使北方社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南朝同北朝交相互动,为隋唐帝国的来临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图片
图片
图片

马鸣风萧萧

故园伤别离

拂去岁月的云烟

且听千年石语

将广袤天地间百川归海的王朝故事

娓娓道来

第一单元:风云

图片

图片

图片

吕他,后凉政权开创者吕光之弟,后凉宗室中的一员战将。公元389年,吕他征伐北虏取得大胜,被封为“巴西公”。公元401年,后秦大将姚硕德率军攻打后凉,后凉大败,吕他率兵两万五千余投降,授后秦幽州刺史职,去世于长安。吕他生活的十六国后期,从北方草原走来的鲜卑拓跋已在平城立足,各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攻伐兼并愈演愈烈,“分久必合”之势日益显著,但大一统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图片

申洪之(416—472),魏郡魏县人。魏郡申氏在中原板荡之际播迁四方,申洪之父祖避地江左,仕宦于刘宋,后申洪之兄弟相继归魏。申洪之曾陪伴于孝文帝左右,反映出孝文帝自幼与汉人旧族亲近,接受儒家观念与行为的熏陶。其志文还记载了北魏前期离散部落和民众的土地状况,对理解均田制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司马金龙,字荣则,河内郡温县人,东晋宗室后裔。其父司马楚之于晋宋之际北奔,尚北魏河内公主,拜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征凉州、定仇池,戍边二十余年。司马金龙生于北魏,以中散大夫起家,迁太子侍讲,后袭父爵,拜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朔州刺史,先后娶陇西王直懃贺豆跋之女及北凉国主沮渠牧健之女为妻。司马氏父子以汉人士族身份投靠北魏,与鲜卑、匈奴贵族通婚,实现了中原世家大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融合,其家族经历亦成为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经典案例。

图片

鄯乾(469—512),鄯善国王临泽怀侯长子,先后任左右辅国将军、城门校尉、征虏将军、安定内史,负责京城防务和军中行政事务。鄯善国是西域古国之一,国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扼丝绸之路要冲,太延年间(435-439)曾多次遣使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北魏大将万度归征西域,鄯善王请降,自此,鄯善国臣属于北魏。鄯乾以“王子”身份入侍朝廷,成为朝廷控制鄯善旧国的“质子”,此举与其他措施一同构成了北魏强化边疆治理的国家战略。

图片

吐谷浑玑(480—516),字龙宝,吐谷浑世子,曾祖吐谷浑国主柴、祖头颓、父豊均见载于史籍。吐谷浑是中古时期西北少数民族首领建立的君主制国家,位于祁连山南麓黄河上游谷地,与中原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太和五年(481)归服北魏。吐谷浑玑“幼怀聪敏、长秀才华”,二十岁袭父爵,受奉车都尉直寝。他成长于京畿,长期接受汉文化熏陶,“处武怀文”“博畅群籍、志录经史” “善文艺、爱琴书”,是汉化程度很高的少数民族贵族后裔。

图片

檀宾(464—524),字子颖,兖州高平人,父祖皆仕南朝。二十岁时,檀宾得南齐徐州刺史裴叔业赏识,入为府主簿,在抵抗北魏南进的战争中屡建战功,与裴叔业戍守寿春。寿春是水陆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长期由南方政权掌握。永元二年(500),时任南齐豫州刺史的裴叔业以寿春归降北魏,檀宾亦随之归魏,受左中郎将、建兴太守,又任魏郡太守、西河内史、平阳太守等职。任西河内史期间,因治理有方被封为龙骧将军、游击将军。平阳太守任上,诉病归京,正光五年(524)去世。檀宾历仕南齐、北魏,皆有成就,与千千万万个南渡北归人共同推动着南北朝政治的发展变迁,促进着南北方文化的融合互鉴。

图片

笱景(500—528),字景峦,本姓若干,代地人。河东王笱颓之孙,平北将军、并州刺史笱资之子。他“幼而有知,长而通敏”,为尔朱荣所重,加宁朔将军、帐内别将。武泰元年(528),胡太后鸠杀孝明帝元诩,尔朱荣借机由晋阳举兵南下,拥立元子攸为帝,发动河阴之变。笱景攀附尔朱荣,加官进爵,一时风光无限。但乱世激荡、好景不长,河阴之变后不久,他便溘然离世。笱景亲历河阴之变,其祖孙三代亦见证了北魏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在战火不息的年代,家族命运与国家命运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笱景墓志,志盖俱存,有迦陵频伽、翼牛、翼兔等纹饰环绕盖题四周。

图片

李挺(478—541),字神俊,陇西狄道人。正光五年(524),六镇起义爆发,北魏大厦将倾,此时,李挺正率军于沔汉一带抵御南梁入侵,他屡建战功,受封千乘县侯,食邑一千户,拜大司农卿。后葛荣入衅、尔朱入朝,政局动荡不安,李挺周旋于各方势力间寻求生存,永熙年间(532-534),任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尚书左仆射。东魏建立后,李挺又行并州事,除肆州刺史,征补侍中,去世后葬于邺城。李挺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凭借家族势力入仕,官居高位,见证了北魏王朝由盛转衰、走向分裂的历程。

图片

匹娄欢(510—572),字▇欢,云州盛乐人。以统军襄威将军起家,加别将,封上谷县开国男。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脩西奔长安,匹娄欢因陪奉有功进爵为侯,加安东将军。大统三年(537),东西魏对阵沙苑,西魏大胜,匹娄欢被提拔为卫大将军、都督恒农郡守,赐姓“匹娄氏”。公元557年,孝闵帝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匹娄欢又获封赏。天和六年(571),北齐、北周于姚襄城一带交战,对阵中,匹娄欢被流失所伤,还京后伤情愈重,不幸去世。

图片

法懃法师(494—562),俗姓张,他于巨鹿景明寺出家,一生潜心研究佛法,束己修身、不染六尘,太宁二年(562),于邺城云门寺圆寂。法懃禅师出家的景云寺和圆寂的云门寺,均是盛极一时的著名寺院。两寺所在的邺城地区是北朝的佛教文化中心,自十六国至东魏北齐,这里佛寺林立、佛教兴盛,集中了以佛图澄、释道安、僧稠为代表的高僧大德,形成了著名的邺下学派,为隋唐时期活跃的佛教宗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单元:望族

图片

北魏前期的政治体制具有原始部落和军事民主制的特点,王权处在贵族的包围之中,成为了鲜卑贵族利益的代表。统一北中国的过程中,北魏皇权逐步摆脱了贵族的控制,确立起独立的权威,转而限制贵族的特权,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基本形成了诸王拱卫帝室、汉族士大夫运转其间的王权体制。孝文帝分定姓族,是北朝门阀体制形成的标志,帝姓、鲜卑八姓和汉族士人统一在新的士族制度中,以婚姻为纽带,形成了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势力集团,深刻地影响了北朝后期到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这些元魏宗室和通过姻亲关系联结起来的功勋贵族,构成了北魏王朝的统治根基,他们的墓志也折射出北魏王朝发展壮大的辉煌历史。

图片

元桢(447—496),北魏宗室,皇兴二年(468)封“南安王”,他在随孝文帝南征的过程中,看到了孝文帝寻求变革的决心,因此在宗室重臣激烈反对迁都之议时襄助孝文帝,促成了迁都洛阳这件改变北魏王朝命运的大事,官拜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该志以雄奇之气势、恣肆之意态、朴拙之质感、刚劲之笔力,成为书法艺术转型的代表作,其志文掩抑的历史故事,亦是北魏发展改革时期统治阶层众生相的真实写照。

图片

元遥(467—517),字修远,孝文帝堂叔,迁都洛阳的坚定支持者。孝文帝亲征南齐时,元遥一路相随,马圈大捷后,孝文帝危在旦夕,元遥又与彭城王元勰昼夜看护,直至孝文帝驾崩。为了保证帝位的平稳交接,北魏朝廷将孝文帝的死讯秘而不发,二十天后,太子元恪才到鲁阳即位,为孝文帝举行了葬礼。宣武、孝明时,元遥还先后抵御了萧梁的进攻,平息了冀州法庆的叛乱。

图片

元晖(465—519),字景袭,北魏宗室。太和年间(477—499)入仕为官。当时,南迁百姓不安其居,常怀北还之心,元晖进言,禁绝北还以稳定政局,因此深得亲宠,凡禁中要密之事,皆由其掌管。他安人宁边,体恤百姓;为朝廷选贤任能,对官员严加赏罚;曾召集崔鸿等儒士撰《科录》二百七十卷,记上古至晋宋百家要事。在政治上颇具才干,在文化领域亦有建树。其志运笔娴熟雅健、构字雍容宽和、笔画劲秀朴拙,志侧饰四神云纹,线条流畅、自然灵动,是北魏墓志中的精品。

图片

穆亮(451—502),字幼辅,本字老生,北魏重臣,宜都贞公穆崇之后代。穆崇随道武帝拓跋珪南征北战,先后两次救其性命,为北魏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穆崇子嗣众多,与拓跋氏联姻者不胜枚举。穆亮墓志,载其三代世系、官职及与迎娶拓跋公主之情形,可见穆氏家族的显赫地位。该志书风浑穆、体态多变,是了解北魏洛阳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材料。

图片

杨舒(470—515),字延景,弘农华阴人。先祖杨震,因深谙《尚书》,被称为“关西孔子”,此后子孙四代在东汉中后期皆登三公高位,因此,弘农杨氏成为南北朝时期一个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名门望族。北魏政权的建立,亦得到了杨氏家族的支持。杨舒继承家传,学养深厚,太和年间(477—499),以门荫入仕。宣武帝时,杨舒跟随元英破义阳、据三关,参加了钧城战役。后来,萧梁军队攻打梁城,杨舒再随元英征战淮南,取得胜利,因卓著战功,成为高阳王元雍属官。

第三单元:芳华

图片

岁月不及玉颜,芳华毕竟如歌。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女子温婉柔美,北国的美人刚健豪放,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古今美好。内亚风尚沁润下的北朝女性,或多或少具有尚武的情怀,甚至有驰骋沙场担当重任的事迹,随之而来的是女子地位的提升和鲜明而强烈的个性解放。墓志中的女性角色立体而丰满,她们虽然不是时代的主流,却是历史演进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她们是禁院深宫中的后妃宫女,是宜家宜室的贵族夫人,国家和民族、个人和婚姻,都是她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从少年的憧憬到无常的世事,青春落幕,留下的是别样的风情和坚韧的品格。

图片

王普贤(487—513),出身于琅琊王氏。七岁时,其父王肃投奔北魏,深得孝文帝赏识。其母谢氏,为南齐名门谢庄之女,于王普贤十五岁时,携子女北上寻夫,当时,王肃已另娶陈留长公主为妻。在孝文帝下诏分定姓族的政策背景下,元氏与汉族高门大姓联姻成为潮流,王普贤做了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她凭借强大的家族力量与出众的文才、品德,得封“贵华夫人”,尊享等同朝廷三公的品级与荣耀。

图片

于仙姬(437—526)本是西域于阗国公主,为巩固于阗与北魏的联盟,嫁给了文成帝拓跋濬。在层层叠叠的宫墙内,于仙姬生活了近七十个春秋,她见证了北魏的崛起与辉煌,也目睹了国家由盛转衰的经过。北魏孝昌二年(526),她在对过往生活的无限追忆中走完一生,葬于远离故土的洛阳邙山。

图片

刘阿素(454—520),齐州太原人,祖父刘无讳为齐州刺史、父亲刘颁为太原太守。她本是出身官宦人家的女子,不幸家道中落,只能以婢女身份入宫。深宫之中,他心志坚定、勤恳努力,被提拔为掌管宫内各职能部门的二品宫大监,直至六十七岁时去世。此志用笔方正,兼以圆转,结构奇险,饶具意趣,为墓志中变化较丰富者。

图片

元纯陀(475—529),任城康王拓跋云之第五女。她出身皇室,深得父亲宠爱,但年幼丧父,使其饱受磨难。及笄之年,元纯陀与鲜卑贵胄穆氏联姻,岂料丈夫故去,使她失去了依傍。孤苦无依的元纯陀只能再嫁文定公邢峦,可好景不长,邢峦的去世让她再度陷入孀居的境地。痛苦不已的告别家人子女、放弃贵族生活,于洛阳大觉寺出家,在青灯古卷的陪伴下了却了残生。

图片

步六孤须蜜多(552—572),本姓陆,吴郡人。高祖陆载,于太武帝平定赫连氏时投奔北魏;祖政,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父通,任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文安郡公。陆氏因累世功勋,于北周文帝宇文泰时获赐姓“步六孤”氏,“步六孤”为鲜卑贵族旧姓,代表着至高的家族荣耀。十四岁时,步六孤须蜜多嫁谯国公宇文俭为妻,出嫁后,她秉承祖训、忠诚侍君、顺从侍夫,直至建德元年(572)薨逝于成都,赠“谯国夫人”。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是一个独特而缤纷的时代。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促进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人群、制度、思想的多元互动,为隋唐盛世的形成带来了绚丽曙光。五千年波涛澎湃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跌宕与转折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不断崛起与复兴的见证。

图片

 碑石有灵、翰墨隽永

传云章于千载、存文脉至万年

碑林,这位与城相依的老者

默默守望家园

企盼“逆行者们”平安归来

病疫消散、长安常安

图片

来源|西安碑林博物馆宣教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