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管理九重+九轻,效果等于零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2-01-15




往期部分内容,敬请您浏览阅读,谢谢!





1.如何制定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方案

2.业务员与客户一起下市场有效提升业绩的八个动作

3.销售业绩做得好,停工必不停行动

4.生产与质量管理方面的思考呈给特别的您

5.企业节后如何做好员工"收心归岗、人心合一"培训

6.有了制度流程,公司发展为何依然不理想?

7.合格的管理者身上绝对没有这十大不良现象

8.公司中层管理十大角色定位认知

9.普通管理者与优秀管理者的区别

10.常见人的不安全行为,你公司也有,别不信

11.安全生产管理的前后五不原则,你听说过?

12.不合格品预防管理的八不原则

13.优秀班组长必掌握的五-五-六-七管理模式

14.要想成为解决问题者,必先成为善于发现问题者

15.食品验厂组发给食品企业总经理的一封信

16.能带好团队的领导一定是善于应用“八必须”原则


质量管理九重+九轻,效果等于零
 

01

重检查轻培训
有的小微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客户满意,投入大量的人力对过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但效果并不明显,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其原因就是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存在错误,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虽然检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过程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除了技术工艺方面,其次就是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与规范操作。
 
所以,要想持续提升过程产品质量,必须要重视一线人员的质量方面的培训,持续提高一线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思想认知,确保一线人员掌握规范的操作要求,掌握所在岗位的质量关键点与自检要求。
 
重检查轻培训的做法,根本不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甚至会导致质量管理效果越来越差,所以,重检查轻培训的质量管理方法效果等于零。
 

02

重处罚轻督导
 
有的企业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往往采取处罚了之,却忽略了对责任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监督与指导,导致同样的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一次又一次的处罚,必然会导致责任人员的内心委屈,甚至抗拒,必然会把委屈发泄到操作中,发泄到产品上,这就是重处罚轻督导的质量管理方法效果等于零的原因。
 

03

重补救轻预防
 
有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就是靠事后检验,还停留在检查阶段,却忽略了事前预防,往往出了质量问题就是对检查人员批斗,却不从源头上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进行预防,比如设计预防、采购预防、产前预防、班前提醒、批量前的首件确认、量产前的小试等等。
 
重补救轻预防的质量管理做法,不仅会导致管理者疲于奔命,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效果越来越差,更有可能导致人员流失,所以说,重补救轻预防的质量管理效果等于零。


04

重讨论轻落实
 
有的企业对发生质量问题,非常喜欢组织召开讨论会议,讨论来讨论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出一大堆的理由,原因写了一白板,如何解决呢?有哪些解决措施呢?
 
这就是有的企业同样的质量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最大原因,重视讨论轻视落实整改措施,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地有效落实解决。
重讨论轻落实的质量管理做法,效果等于零。

05

重口头轻书面
有的企业很喜欢通过口头传达质量管理指令,比如质量注意事项、技术工艺要求、质量变更要求、质量操作要求等,认为只要口头上传达到位,作业人员就能执行到位。
但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的记忆力是有时间期限的,再加上执行人员的职业素质千差万别,质量要求点有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可能涉及到很多点,有谁敢保证能每时每刻都能牢记于心呢?
 
管理,不是考验执行人员的记忆力,而是想办法减轻执行人员的工作难度,若只是靠口头传达指令,不仅不会降低执行人员的工作难度,只会增加执行人员的执行难度,甚至会导致执行人员的内心反感与抗拒,内心一旦抵触,行为必然就会错误,行为的错误又怎么能保证结果的正确?
 

06

重表面轻真因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而有的企业总习惯把责任推给作业人员,比如作业人员质量意识低、职业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等等,要么对作业人员进行处罚,要么对作业人员进行批评,然,导致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就不得而知,所以,同样的质量问题今天有,明天还有,这条生产线上有,那条生产线上也有,这批产品出现,另外一批产品也出现……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涉及到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的指挥行为、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下达指令者的指令行为等)、生产设备、生产物料(包括原辅料与包装材料)、作业方法、(生产、仓储、运输)环境……
所以,发生质量问题,先采取措施制止,然后运用系统化流程思维,抽丝剥茧,头脑风暴,务必要查清真正的原因,严格遵守七不放过的原则,才能彻底解决质量问题,否则重表面轻真因的做法等于没有解决质量问题,一切都等于零。

07

重要求轻跟踪
有的企业质量管理要求确实很详细,每道工序都有质量作业基准书,相关环节都有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可质量问题依然频繁发生,为什么呢?
 
因为有了要求未必就等于有了落地,等于有了执行,从要求到执行,中间还需要一个关键的步骤—跟踪。
 
为什么说执行力源于管理者的过程检查力,源于管理者的过程跟踪力,所以,要求+跟踪,才能保证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要求没有跟踪,一切要求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质量管理更是如此,有要求+不跟踪=零。
 

08

重批评轻提醒
有的管理者非常热衷于批评下属,总认为下属做错了,批评一下就能得到效果,殊不知,事后的批评永远不如事前的提醒。
 
质量管理,不要总是寄希望于事后补救,对事后错误处罚、批评,要寄希望于事前的各种有效地预防措施,在执行前把该提醒的通过适宜的方式方法提醒到位才是上上策。
 

09

重记录轻分析
 
质量管理确实需要记录,通过记录可以保证所有的质量问题点得到有效解决,防止出现漏洞,确实对质量管理有很大的作用。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质量管理效果,唯一的方法就是寻找质量问题发生的规律、趋势,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关键点,然后针对关键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不仅能大大提升质量管理的效率,更能得到想要的预期效果,事半功倍,即要定期总结分析。
 
所以,质量管理,不仅要重视单次的记录,更要重视阶段性的总结分析,否则质量管理效果很难有效,甚至忙而无效(等于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