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段长久的感情,应该是2个人都舒服

 扎南 2022-01-15

有个读者问我,说他在感情里,总害怕女生生气,于是唯唯诺诺。女朋友很讨厌这样,但是他的想法是,要以大局为重,凡事多忍一下。

那么忍一时,真的会风平浪静吗?我的观点是,并不会,忍着只会暗流涌动。

一段感情想要长久,得有个前提,就是两个人都舒服开心。只要有任何一个人不舒服了,最终结果一定是两个人都不舒服。

举个例子,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后,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运用到关系中就是,只要在一段关系里,你发现对方有让你不舒服的地方,你选择忍让了。

你觉得自己忍着就是保护这段感情,事实上并不是在保护感情,因为忍让就会积累坏情绪,坏情绪最终会传染到对方身上。

而且这个是相互传染的,对方感染了你的坏情绪后,还会传递回你的身上。最终这些坏情绪会在你们的关系中来回传染,不断累加坏的程度。

在家庭中也一样,这种坏情绪就会传递到父母,亲人身上。很多找我咨询的夫妻都是这样,一开始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问题。

因为两个人没有内部消化掉,彼此的消极情绪都传染到了各自父母的家庭中。各自的父母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最终从一个家庭的小问题,升级成了三个家庭的大问题了。

我们都知道这种不舒服的情绪很危险,那么这种坏情绪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亲密关系中这种不舒服的情绪,更多是来源于压抑。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稍微对我上心一点,体贴一点,我也不至于这么生气。其实这个只是期望不同而已,期望的背后是两个人的认知差异问题。

认知差异不是问题,问题是意识到了认知差异后,选择了压抑这种对差异的不满。

以前小时候,很多同学喜欢在桌子上刻上一个忍字,这也多少能体现出,我们大多数家庭教育中,对于来自外界压力的处理方式,更多是压抑。

其实只要表达出去,就不会有压抑了。但是很多人不愿意,不敢,也不懂表达。觉得自己不应该有坏情绪,对于消极情绪有羞愧心理。

而这种羞愧心理会让你变本加厉地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压抑的具体表现就是,你没有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觉得自己有坏情绪这件事,是羞耻的。你有情绪,你有想法,但是你不能通过无伤的方式排解出去。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就是有泪,控制不住。一个小朋友,想哭了就是想哭,还能怎么办呢?如果大家一直告诉他,你不能哭。但是无论他怎么克制眼泪,最终眼眶总是忍不住模糊。

这种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好的体验,就会形成一个观念:反正我怎么做都做不好,既然做不好,就不要去面对事实了。

最终就会选择压抑,这种压抑会让你不舒服。你不舒服了,这段感情最终大家都会不舒服。

怎么办呢?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件事,并不是说我在感情中爽就行了,这不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是自私。

很多人误以为是,要求对方百分百听自己的话,对自己百依百顺,这的确很爽,但是这就是控制了。

你不可能保证永远爽,手机那么听话都会有死机的时候,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

真正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意思是:你知道自己的坏情绪是合理的,并不是病,不会选择压抑它。

你敢于为了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去争取点什么,你不爽了你会表达出来。而不是让自己一直爽,不顾别人的感受。

举个例子,过七夕情人节,你的伴侣给你送了一条项链,你并不喜欢。

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虽然不喜欢,但还是笑嘻嘻说好喜欢这条项链,强颜欢笑。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还是不喜欢,但是笑嘻嘻说,喜欢对方给自己送礼物,并且再强调,如果这份礼物是香水,那就更加开心了。

前者就属于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忍了。后者属于为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去争取,明确说明了自己会更喜欢香水这份礼物。

也没有直接违背自己的意愿说喜欢项链,说的是喜欢对方给自己送礼物这个行为,避开了对礼物本身的评价。

一段感情里,如果两个人都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那么两个人都敢于为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争取,你们在争取的过程中,就是真实碰撞摩擦的过程。

相信我,只要你体验过一次这种感觉后,你会发现比相互猜疑,相互忍让的感觉舒服几万倍,那完全是另一种人生体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