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第一始计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兵者诡道

 清风斋 2022-01-16

《孙子兵法》第一篇,为“始计篇”。它是总揽全书的纲,也是全书的总则。

孙武子的战争观、谋略观、战术思想,都在本篇中有详细的论述。

本篇开宗明义,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战争既是军队生死搏斗的手段,也是国家存亡攸关的途径。君主和将领不得不认真考察、审慎研究,这种重战慎战的思想是可贵的。特别是在先秦战国时代。

孙子认为,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敌我双方的审察,一是政治(政治条件政治关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军队法制)。

01“道”为首因,生死与共

道,既政治关系,孙武子把它列为决定胜负的五因之首;《孙子兵法》自始至终贯穿着得道(政治清明)者胜的基本观点。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要求战争筹划组织者,想方设法使统治者与民众间的意志统一起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才能夺取胜利。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不仅是军队取胜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现代企业竞争制胜的谋略。企业经营的成败,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使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荣辱与共。

日本菊水化学公司总经理,很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员工同甘共苦。当他坐着小汽车上班,看到员工冒雨打伞等候公车上班时,决定不再乘小汽车而改乘公车上班。

他对员工的充分信任与看重,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结果员工与领导同舟共济,发明了一种以硅砂为原料的新型涂料,并获得了世界专利,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争霸中,当项羽和刘邦商定以鸿沟为界,双方息兵。其后刘邦撕毁协议,传令韩信、彭越合兵共击项羽。哪知刘邦起兵后,韩信、彭越未赴约而至。

此时,张良告诉刘邦,“大王起兵征战是为了什么呢”?刘邦一下恍然大悟,派使者传令,各封韩信彭越一城之地。两将听后大喜,于是合兵把项羽打得大败亏输。

奖励士卒,荣辱与共,是军事家、企业家,推行“令民与上同意”的常法。

02兵者诡道,兵不厌诈

“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武子的“兵者诡道,兵不厌诈”,高度概括了战争的本质,兵无谋略无以为战,这也构成了孙子军事思想的主体。

正因为诡道反应了战争的指导规律,后世兵家对孙子“兵不厌诈”推崇备至。曹操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李签说:军不厌诈。可见诡诈是杀敌取胜的法宝。

著名的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也是场生死决战。这场战争前后长达三年之久。

赵国的将领赵括,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秦国的秦昭王,看战争持久不下,他用名将白起,暗换掉原来的将领王龁。换将之后,白起用诱敌深入的计策,一步步把赵军推向了毁灭的深渊。白起诱敌同时,还派一支分队,切断了赵军的粮道后路,以至于赵军被彻底围困。

围困中的赵括,组织了人马突围四五次,都无济于事,最后被乱箭射死于军中。赵军因无主将指挥,彻底无力再战,40多万的军队投降了秦国。白起担心若40万人再回赵国,依然是巨大的威胁,不如坑杀之。最终,赵国40万军卒被白起活活坑杀掉。

长平之战,是兵者诡道的典型战例。白起因为他的诡诈多谋,被封为战国的“战神”!

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中,孙子还侧重庙算,即预测。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正是庙算的神妙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