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诊分享——林氏中医群,续9

 中医小白 2022-01-16

黑舌苔

▲ 郭小伟整理

图片

在分享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的分享——黄舌。一般黄苔的人属于胃热。如果黄苔比较厚而燥刺或者舌边黄而中间黑的人基本属于大便干燥也相对比较硬的。如果苔黄而厚还黏腻呢,一般属于湿热内动所致。像黄苔出现干燥一般是胃液所伤。如果黄苔老而焦裂者是热太过了。如果是苔黄老到发黑者,视为火极似水这种一定需要急救才行。如果黄苔有燥刺,中见发黑到舌尖或有像臭污水一样的,基本是肠胃腐败的啦。

大都舌上黄苔而焦涩者,胃府有邪热也,或清之利之。经云:'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然必大渴便实,脉沉有力者,方可下之。若微渴而脉不实,便不坚,苔不干燥芒刺者,不可下也。”

根据中医辨证的观点来看黄色舌苔,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表热入里型∶舌苔由白转黄,黄白相兼,或舌苔前半部分薄白稍厚,中部及根部出现淡黄而润滑,这表示外感风寒之邪未及时治愈,寒邪化热由表入里,疾病有发展趋势。

2.实热结聚型∶邪热传里,热毒结聚,舌苔可见干涩发黄,或深黄而厚;甚至舌上起芒刺,舌苔焦黄干裂,带有灰黑色。这表示实热内盛,津液灼伤,要赶快采用攻泻热毒以保存津液的方剂治疗。

3.湿热型∶舌苔黄而粘腻,润滑多津,好象黄蜡涂罩于舌上,或舌见黄滑苔,并见身目俱黄,小便也黄,这都是机体内湿热搏结蕴聚的表现。

好,以上就是大概总结了一下,草农先生,只是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心得,大家不要执着,也不要以为我分享的一定是对的。大家就看看即可。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继续今天的分享——

                    黑苔

黑色舌苔的形成,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黑色舌苔一般由白苔、黄苔发展演变而来的,黑苔的色泽,可有棕黑、灰黑、黑甚至是漆黑等,深浅不同。黑苔的厚度,可从轻度增厚至显著增厚。轻度增厚的黑苔,往往象绒毯样密布于舌背上。显著增厚的黑蓄,则根据舌丝状乳头角化程度而有软硬之别。软黑苔象毛发样,自舌尖向舌根方向倾倒,如用压舌板从后面向前刮去,刮去唾液后毛发样的黑苔竟会根根竖立;硬黑苔往往布于舌根,象硬黑毛刷一样,竖立而触拂软上腭,可引起患者疼 痛不适或恶心感。

苔色呈浅黑色时,即为灰;苔色呈深灰时,即见黑,故将黑灰色苔并列论述。'伤寒病寒邪传里化火,则舌胎变黑,自舌中黑起延及根尖者多,自根尖黑起者少。热甚则芒刺干焦罅裂,其初必由白苔变黄,由黄变黑,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者,热 极伤 阴也。……在杂病见黑苔,皆因实热传里也。亦惟速泻炽火, 母 使 枯竭。……更有肾阴水亏而舌黑者,颇似寒舌之光亮无苔,又似热舌之焦干无津。'(《舌鉴辨正》)'胎如黑而软润而滑者,水克火,寒证也。'(《望诊遵经》)病至苔色见灰或黑色,均属里证,且病情多数比较严重。临床多见于热极伤阴,阳虚阴寒及肾阴亏损之证。它如湿郁太重或霉菌感染,亦能见到灰黑苔。


黑苔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情比较复杂严重。因为黑是肾的主色,寒证和热证发展到极端而出现黑苔,都是肾色上泛,肾气衰败的表现,阴虚和阳虚已到危险的地步。根据中医辨证观点来看黑苔,基本上可分三种类型∶

热极型:多由发热性疾病迁延日久,经常高热至39℃以上,虽经应用大量多种抗生素,发热也不容易控制,并伴有大便不畅或秘结、腹部胀满,舌苔发黑干焦起裂,舌质红绛起芒刺,中医认为属热实化火,火燃炭黑,所以产生黑苔。热极则伤阴耗津,宜用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救治之。

寒极型:危重病证至极期正气衰败,肾色上泛,舌质淡白,上有薄润的黑苔,这种黑色呈淡墨色,较热极时的黑苔为淡,舌上嫩滑湿润,并有畏寒、四肢清冷,属阳虚寒盛之证,宜用助阳祛寒,温复元阳的方药治疗。

3.肾亏型∶某些慢性病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

功能减退时,也可见到黑苔。这种舌苔暗黑而较干,但不如热极之焦黑。苔黑兼有舌质干红者属肾阴不足,当用滋肾补阴法;苔黑兼有舌质淡红嫩胖者属肾阳不足,当用温补肾阳法。经过治疗,肾亏好转,黑苔也自然消失。

一、薄灰黑苔

舌象∶薄灰黑苔。舌上布灰黑色极薄苔,有如烟煤所熏,隐隐可见。

分析∶常由中焦阴寒,或寒中太阴所致。寒为冬季的主气,又为阴气盛的表现。阳本可以化阴,但阴寒偏盛,显得阳气衰微,不仅不足以驱逐寒邪,且为阴寒所侮,阳气受损,机体失于正常的温照,则可能出现机能减退的畏寒喜暖、蜷卧等寒证。如寒邪直

中脾胃,因脾阳受损,苔显薄灰黑色,且润而光滑。现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证。

结论∶中焦虚寒。

治法∶温中散寒。

处方用药举例∶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二、黑灰滑腻苔

舌象∶黑灰滑腻苔。苔色灰黑,且满布舌面,或较厚,中根部湿润光滑。

分析∶常由寒湿浊邪停于中焦所致。寒湿邪气内盛,中焦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寒饮湿浊上泛。苔色灰黑滑腻,且伴有咳唾稀痰,呕吐清水,头眩心悸等证。

结论∶寒饮痰湿。

治法∶温中散寒,除湿祛痰。

处方用药举例∶理中化痰丸加味(党参、白术、干姜、甘草、半夏、茯苓、桂枝、陈皮)。

三、黄边黑腻苔

舌象∶黄边黑腻苔。舌边为黄色苔,舌中心呈灰黑腻苔。

分析∶常由湿热内蕴所致。其内蕴之湿热,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酪酿生。这种苔往往是黄腻苔的变色,但邪气较黄腻苔重。据临床观察,平素嗜酒或爱吃油腻者,在湿热病中常见此苔。

结论∶脾胃湿热。

治法∶利湿清热。

处方用药举例∶滑石藿香汤加减(藿香、厚朴、黄连、黄苓、

陈皮、茯苓、滑石、建曲、通草)。

四、霉酱苔

舌象∶霉酱苔。苔色黄赤兼黑,犹如霉酱颜色。

分析∶常由胃肠先有宿垢湿浊,积久化热,湿浊热邪胶结不分而成。《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暴饮暴食,使脾胃受损,饮食停滞不消,腐败而成湿热,湿浊热邪内蕴,熏蒸秽浊上泛,苔呈霉酱颜色。

结论∶湿热久郁。

治法∶清除胃肠湿热。

处方用药举例∶木香槟榔丸(牵牛子、槟榔、大黄、黄连、黄柏、木香、陈皮、青皮、莪术、香附)。

对于黑色舌皆有寒热虚实所致,均属里证无表证,且多为重症少轻证,也在伤寒传里化热则苔变黑,自舌中黑延及根尖者多,热甚则出现芒刺乾焦干裂,起初必有白苔变黄,由黄苔变黑,如是出现用工具去刮之不去,滋之不润,津以伤之。

病重脉乱可舌脉凭舌也可,宜用苦寒之药泻热,急下之法以存阴。

难证见黑舌乾燥,皆为实热在里的,亦是清热救阴之法,

若是阳虚而舌黑者则必是润滑少苔的,若口不渴没有白点也没有芒刺干裂,用工具刮之后明净如水,如水泡过的猪腰,有淡淡融融的形态,是脏腑比较极寒的舌象了。此舌象可用辛温药。

又有真寒假热的患者他的舌全黑,必须由淡白的颜色,突然转黑,它之前没有变黄色,刮苔以后就会比较明净了,湿中必润。

舌边多青白而不红紫,外假热而内真寒。治则可以用甘温救补法,肾阴水亏。

舌现乾焦光亮的人,治疗选择可以用甘寒滋润的药调理;若是少阴绝则是舌黑通尖,已经不可治了。

对于全舌纯黑有润有澡,全舌纯黑,无论寒热,都是属于危证候。

全舌黑无苔,低纹粗濇乾焦,刮之不净的舌体,一般比较极热的,甚至濇指如剉有干裂,可以用十全苦寒救补汤加生石膏连续服治黑退转红乃至治愈。

如果舌黑无苔,低纹嫩滑滋润洗之不掉色者也是属于极寒的,是可以用全辛温救补汤重加姜桂,急投可治愈。

如全黑燥少津,光亮如镜即是降舌之变,阴虚肾水枯干可以用甘寒救补汤。

如果黑色暗淡,无点无裂痕,非滋非乾,似亮不亮的人一般是养虚气血亏,久病见不好为不吉,可以用十全甘温救补汤。

纯黄舌兼黑苔垢乾厚

纯黄黑苔乃是湿热过极逼伤真阴,不论什么病,什么脉,只要看到纯黄兼黑苔厚乾濇,刮之不净的可以重用三黄白虎汤与大承气汤循环间隔服用至黑苔退干净就病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