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之内丹学号称千古绝学,肇始于黄帝、老子,奠基于魏伯阳、葛稚川,成熟于吕洞宾、陈图南,光大于张伯端、王重阳、张三丰。帝王握一国之权柄,欲以丹道得长生,然秦始皇、汉武帝求仙而不遇,宋徽宗、永乐帝访道而未果。在世人眼中,所谓“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真师难逢,丹诀难传。 天地万物要以元神、元精、元气为接命之至宝,然后历万古而不衰,是以古先圣贤培之有道、养之有方。 《灵剑子》开宗明义:夫欲学道长生、服气为先....气成则延龄 修炼内丹可以给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内丹原理在于以意引气、以神驭气、将气引入生门(脐腹丹田)结成内丹、练功时结合自然阴阳、调整体内“阳溢”(阳亢) “阴覆”(阴虚)的病理状态、使之恢复到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的最佳状态、确保生命活力的持久运行。 正如许逊《灵剑子导引子午记》:调息心外无缘、以神驭气、闭神庐、以定火候、开生门(脐)而复婴儿、圣胎内结....阳乎主动、阴乎主静、阳不欲溢、阴不欲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调心亦在气功中占主导作用、“心正则身调 神调则气足”真一之气由肾降至会阴、从尾闾上升至夹脊、玉枕、进黄庭、玄关、下至鹊桥重楼、纳入丹田、运精气上通泥丸、下达两肾、调和百关、运河车之旅、通任督二脉、理疗千疾万病、添油续命之道也。 洗髓功垂吊需以意引气、以神驭气、送至脐下丹田之中、收腹使气压缩至中庭、夹之日月、左肾为日右肾为月、此乃两畔同升、合而为一、亦可存想左右两肾如日月白黄两色、上三关、咽津、下十二重楼回至丹田、使气循于一身之间、而百脉通泰、招摄灵阳、救护命宝、此功夫与人身关系非轻、性命可自立矣、人若明得此理、可夺神功改天命、枯树复还茂盛、残灯而复光明。 此道为添油接命法、命接方可留性、性住而宅社永固、性命长存于天地之间、呼吸长存、而驱病延年。 《心会论》与洗髓功的配合 三主三宾:腰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心地为第三主宰。 丹田为第一宾辅、会阴为第二宾辅、足掌为第三宾辅。 气源于丹田蓄发于腰脊、为第一宾辅结合。 喉头一吸一闭气达海底轮会阴、喉头与会阴为第二宾辅结合。 涌泉纳地气、足掌接地力、不动如松、力发脚掌、立与腿部、发于腰间、内外配合、神、气、力、同时发动、迅如雷霆、此乃周身一家整劲。 故说《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 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 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不要抛 问尽天下众英豪 久远的古代道学家便认识到、如果不向人体组织器官源源不断的供给能量、人类无法生存、当身体能量水准保持平衡时、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当能量枯竭不足时、疾病则会趁虚而入。美籍华人名医张绪通曾用科学的方法阐述道家七宫、七个腺体的免疫与能量体系、对人体以简便的方法、使人体活力常在、容颜焕发、青春永驻。 张绪通博士在《性理之道》提出人体七宫分布在人体子午线、自下而上分别是:脧宫(精华之库)、玄宫(水液之库)、丹宫(调节之库)、心宫(循环之库)、嗌宫(生长之库)、命宫(智慧之库)和黄宫(精神之库)。按现代科学的免疫系统说,就是七个内分泌腺体,自下而上为性腺、肾上腺、胰腺、胸腺、甲状腺、脑下垂体和松果体腺。 七个腺体的现代术语叫做“内分泌腺”构成所谓的内分泌系统、腺体系统是“生命之轮”如果生命之轮转动正常、疾病就不会产生、七个腺体有相互之间的平衡、当某一个腺体能量水准处于虚弱处境、相应的其他腺体也会失去平衡、从下至上的秩序便会打破、如果前六个腺体没有填满至容量限度、那最高等级的“精神库”也不会饱和、而性腺则为这个腺体系统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