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跋文、写画

 龙泉清溪 2022-01-16

  □路方红

  近日来,整理祖父路大荒先生资料,在书籍版本首页及书后偶见一些题跋及写画。那些跋文书法笔酣墨饱,或笔势雄健洒脱,或笔迹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而写画内容更是多姿多彩,或用笔典雅秀逸,或水墨酣畅淋漓,为那些本来就十分珍贵的古籍版本增添了更加绚丽、神秘的色彩。

  跋文,也称题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特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后的文字。它或文或诗,从内容上看,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亦有借题寄意写志,涉笔相当宽泛自由。

  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的情况的。

  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写画,又称作画、绘画等,因为较题跋罕见,一般没有统一的名称。写画一般在版本的扉页或封底,大多为文人画,有时只有一枝梅花、一杆青竹,或一株青松等,但也有精心绘制的作品,甚至是写画者的精品、神品。这些精美的写画给读者带来了视觉盛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今介绍几例祖父收藏的跋文,以飨读者。

跋文、写画——古籍版本中的亮丽风景

《穆天子传》

  一、《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是在今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之一,书约成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详细记载了周穆王在位55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今本乃宋人修编,相较古本有所残缺。虽然《穆天子传》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张,有些神话传说的内容杂入,但基本事实是应该肯定的。它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在地理学史上亦有一席之地。

  清嘉庆间,藏书家黄丕烈曾得到一部明代翻刻的《穆天子传》。他在重病时以校对书中的文字自娱,心情由此好起来,病也痊愈了。黄丕烈得到的明代翻刻本《穆天子传》,是明万历时程荣校刻的汉魏丛书本。全书共计6卷,8514字。其内容主要记述周穆王西巡狩猎、在畿田畋游及盛姬之事。他批校此书时,曾“遍借诸家藏本,手校于此”,是一部“顾校黄跋”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学术和文献价值。后来黄丕烈所藏之书散出,辗转归聊城杨氏海源阁等藏书家收藏。

  1930年夏,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散出,流落民间,济南敬古斋亦收购多帙。当时时局动荡、战事频发,时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的著名藏书家王献唐先生适遇敬古斋购得海源阁旧藏黄丕烈手校《穆天子传》和顾千里手校《说文解字系传》,作为著名考古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王献唐先生“深恐书流域外”,承敬古斋主人“慨然见许,挟书归寓”。他极为珍爱此书,并由此将其书斋命名为“顾黄书寮”。自后远地知交,时求假录,且怂恿印行。1934年王先生“既不胜其困,又以近人喜习此书,苦乏善本”为感,遂复印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刊行。

  路大荒先生收藏的此书即为王献唐先生复印的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虽距今已90余年,又多经战乱、动乱,仍完好地保存至今。打开封面,扉页上一幅“东岭秀古松”图赫然出现在眼前。此图为路大荒先生亲手所绘,一棵古意盎然的松树屹立在山岭上,寓意着《穆天子传》这本奇书历经1800余年而流传至今。

  在封底页上,路大荒先生亦写了长长的跋文:黄校穆天子传为海内著名之籍,献唐得之即复印以赠友好。抗日战争前余访之其寓所,适是书印之初,竣即贻一册并识。岁月戊寅之春,家室被日寇焚掠,先世收藏及吾所半生之蓃集悉为烬灰。日寇降服后济上把晤又承赠此册。今病中捡书,睹之心绪忽焉有感,即画松一株,祈其长幸也。般阳路大荒记时居济上已三七年华。

  读此跋文,我们得知,王献唐先生作为路先生的好友,在复印《穆天子传》之初,即赠与其一本并题跋。惜戊寅之春,路大荒先生家室被日寇焚掠一空,《穆天子传》印本亦未能幸免。抗战胜利后,王献唐先生又赠一册。此书的失而复得,想必路大荒先生既珍惜又感慨万分吧。他挥笔画松一株,祈祷此书能够长留于世。也是祈祷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连绵不断、源远流长。

跋文、写画——古籍版本中的亮丽风景

陆大荒朱笔批的《蒲松龄集》

  二、《渔洋山人评点昆仑山房诗稿》

  《渔洋山人评点昆仑山房诗稿》系清代著名文人张笃庆所写、王渔洋(士禛)先生点评的重要古籍善本。张笃庆(1642——1715),清代淄川人,字历友,号厚斋,系明崇祯朝首辅大臣张至发的曾孙,清初刑部侍郎高珩的女婿,也是蒲松龄的终生好友,与王渔洋、唐梦赉等文人交厚。他世居淄川昆仑山麓,故又自号昆仑山人。

  张笃庆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绝伦,又加耳濡目染,博览群书,尤喜吟咏,倾力于诗,年十四亦作梦游西湖赋,17岁与蒲松龄、李尧臣等结“郢中诗社”,弱冠之年亦作古乐府二百首。名家、史论,对其人格、诗品评价极高。清《四库全书总目》列其诗传:“笃庆才藻富有,洋洋洒洒,动辄千言,风发泉涌,不可节制。”王士禛称其“真冠古之才”,评其诗“不失崆峒,大复家法”。

  山东省图书馆存有“渔洋山人评点昆仑山房诗稿三卷”,曾为路大荒先生所藏,后捐献给他的工作单位省图,现为山东省图书馆馆藏精品。内钤有“路大荒读书”“历劫不灭”“六朝十佛阁”等印,从钤印来看,该书应该是路大荒先生抗战前所蒐集。

  作为同乡,路大荒先生搜集到这位先贤的诗稿时也是爱不释手。他将书稿精心装裱后,于戊戌中秋节在空白页绘制“昆仑山房图”一幅,图中可见巍峨的昆仑山下一间茅草屋内,似有人在奋笔直书。房前屋后翠竹环绕,一棵古松屹立在近景山坡上,使人浮想联翩。

  路大荒先生更是请他的好友王献唐先生为本诗稿题跋,跋文如下:此昆仑山房诗,为张历友手缮,王渔洋评点。大荒得于阳九百六之时,精装珍如珪壁。以人重且为珂乡文物也。卧病济上,得一过目,幸其不随劫火具去。但笑大荒之痴。此时稍有阿堵物不变而纳诸腹中,反以装书其怪事。怪事时时有之,有而记之,俟大同世人,观觅以为笑也! 献唐 王献唐(印文)

  读过跋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此诗稿的珍贵,以及路大荒先生对乡贤文物的珍重,并庆幸它能躲过战火而留存于世。尤其是王献唐先生在跋文后段以诙谐的口气,形容路先生嗜书如命,省吃俭用为搜书,那何尝不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与志向。

跋文、写画——古籍版本中的亮丽风景

《聊斋著书图》

  三、《蒲松龄集》

  1962年8月,67岁的路大荒先生积半个世纪辛勤考证与整理、具有123万字的《蒲松龄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个集子是蒲松龄先生的一个别集,它包括诗929首、词102阕、骈文和散文458篇、俚曲13种(缺1种)、杂著2种(缺3种)、戏3出。至此,蒲松龄的著作除《聊斋志异》及失传作品外,几乎全部收集在内了。这是路大荒先生毕生蓃集、发掘、研究、整理蒲松龄著作的巨大成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为国内外蒲松龄研究工作奠定了资料基础,充实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

  路大荒先生《蒲松龄集》的出版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将蒲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纪元。

  但是路大荒先生在《蒲松龄集》出版后,并不认为这部书是完善的,他在自存的一册《蒲集》第1版下册中,在他撰写的编订后记末页上,以朱笔题记:“在整理校勘方面仍有很大的缺点,在蓃集上,诗还有几百首没有见到,杂著、俚曲亦均各有缺,今后当再努力。”

  从跋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路大荒先生在搜集整理蒲氏著作的道路上,从未有片刻的休息与停留,他就像一头开路拓荒的老牛,披荆斩棘、不知疲倦地埋头奋进着。在中华书局1963年6月《蒲松龄集》增订本上,先生又一次增加7000字。

  首版发行后,路大荒先生在赠予其小儿子、即我父亲的《蒲松龄集》扉页上,悉心绘制了一幅精美的路大荒自画像,并给予题跋。父亲将这套书奉作珍宝珍藏着。不幸的是这套书毁于十年动乱时期,父亲生前每每谈起此事,都痛悔不已,痛悔自己没有保护好爹爹赠予他的这套书,没有保护好这幅爹爹的自画像。四、《聊斋文集》手稿

  《聊斋文集》手稿是目前国内仅存蒲松龄先生的手稿之一,是蒲松龄生前编定的,共有400余篇,多数是引、疏、序、书启、婚启和拟表,还有骈、散等。我曾在“省图镇馆之宝《聊斋文集》:人间尚有聊斋搞,合证先生绝妙词”一文中有过详细的介绍。本文对手稿的题跋(诗)及写画给予重点描述。

  《聊斋文集》手稿历尽沧桑,幸未损毁,至民国初年,仅存《祭文》一册,后辗转归入路大荒先生手中,他对获得蒲氏手稿,自然倍加珍惜,妥为保存,并花重金予以装裱。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同时期邀请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版本学家等题诗绘画。该手稿套签“聊斋文集手稿”,为张元济先生楷书所题;封签“聊斋文集手稿”,是王献唐先生应用源于周齐国刀币的金线篆书写。

  手稿首页绘有《聊斋著书图》一幅,乃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家溥儒先生1940年绘制。画面中只见在高山下古松旁的茅屋中,一古代学者正在奋笔直书,全画用笔精细周到、敷色淡雅,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是溥心畬先生不可多得的绘画精品。

  在手稿卷后有多位国内著名学者跋文题诗,似众星捧月般为此手稿锦上添花。

  王献唐先生题诗:薤露歌残手自书,柳泉妙笔似黄初。年来庋入匋文馆,珍重人天万劫馀。

  王统照先生题诗:攄思托笔借园亭,孤愤能舒鬼狐型。故非妄言听须正,西风凄响叶枫青。疎宕为文字似之,不须衫履自然恣。人间尚有聊斋稿,合证先生绝妙词。

  崔介先生题诗:无端歌哭自笑之,天衣绚烂不见丝。书法尽洗台阁意,宇内先睹为快时。

  蒲松龄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且著作颇丰,与西方的莫泊桑、契科夫同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但因生前家贫,大多数作品都没有出版,导致手稿散失严重,存世量很少。《聊斋文集》手稿历经祖屋年久失修、楼塌屋毁,战乱逢起,天灾人祸等灾难,幸未损毁并保留至今,真乃奇迹。也正因为如此,它当之无愧地当选为山东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之首。而手稿卷后的多位著名学者、画家、文人的题跋、写画,也为这珍贵的手稿起到了众星捧月、增光添彩的作用。

原标题:跋文、写画——古籍版本中的亮丽风景

值班主任:颜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