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赖少其:以天地为师,发山川之精微,写山川之性情。

 福莲 2022-01-16

赖少其(1915年-2000年),广东普宁市人,斋号木石斋。赖少其先生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更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在艺术领域非凡的创造,给我们留下了一批对21世纪中国艺术发展极具启示意义的文化遗产。


赖少其艺术的文化启示

锻铸人格·养浩然正气

赖少其的书斋名为“木石斋”。“木”“石”两字来自1935年鲁迅写给他一封信中的的一段话:“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木石”二字颇具象征意味,“木者,生机灿然,奇绝蓬勃之意也;石者,岿然不动,质朴沉厚之意。他一生以“一木一石”的精神自勉,视“木石”不仅是一种物质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使其人格生机灿然,掷地有声;使其艺术造境雄浑、大巧若拙。


《临唐寅匡庐三峡图》 绢本 1962年

《明程邃山水临本册》(之一)

入于传统·“以形媚道”

赖少其高度重视传统对现代的重要作用。他的中国画之途,启蒙于黄宾虹,发端于版画“新徽派”的创立,成名于“新黄山画派”的艺术实践,升华于“丙寅变法”,大成于80岁后。赖少其中国画的成功得益于“入”与“出”两字。“入”是入于传统,“以古人为师”。他研究宋人,主要着眼于宋画是如何“以形媚道”,即如何越出自然具体物象的约束,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溪山雨雾》纸本 1963年

《万山红遍》 纸本  1963年

《山居图》 纸本 1980年

“出”于传统·以自然为师

把“入”于传统视为手段,把“出”于传统视为目的,既要“入”的深厚,更要“出”的智慧,赖少其“出”于传统,是确立“以天地为师”,探索与实践的目的是“传统我用”。可见,赖少其“以天地为师”,目的并非仅是要画出山川自然之象,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体“天地之性”,发山川之精微,写山川之性情。

《莲蕊峰下》 纸本 1980年

《临习陈老莲画.梅花》 纸本 1987年

“丙寅变法”·“师我心 · 写我法”

赖少其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自我否定的勇气,要学会自我否定,并能智慧地自我否定。赖少其的自我“否定”是他退休回归故里广州后的“丙寅变法”,其艺术由“师古人”经“师天地”升华至“师我心、写我心”,个人风格为之一变。作品特点增多了湿墨的运用,笔墨更趋简练和主观概括,画风柔和明丽,更重个人的印象与情趣,艺术语言更自由、灵活地“法为我用”。

《淡黄色蔷薇》 纸本 1991年

《古北口》 纸本  1992年

《芳草铺绿茵》 纸本 1992年

《花卉(矮金莲)》 纸本

《濠上观鱼》 纸本 1991年

《不如鱼乐》 纸本 1991年

《山河颂》 纸本 1992年

《空山不见人》 纸本 1992年

《大风歌》 纸本 1992年

《满山是杜鹃》 纸本 1995年

“虚与气合”·超然于一切·神灵合而为一

1997年至2000年,在病榻上的赖少其以超常的毅力和意志,在铂金森氏综合征折磨下,创作了近百件遗作,可谓是一种与神灵的对话。他的艺术精神已超然于一切,进入了一个大自由的境界,作品已成为一种超形式的形式,表述着对生命、对艺术最内在的理解,显现出一种酒神的狂欢与日神的清澈。

《无题(一)》 纸本设色 81岁后作


《无题(二)》 纸本设色 81岁后作

书法《生命不息》 纸本 1999年

书法《战斗不已》 纸本 1999年


《山水》 纸本 1999年

来源:岭南美术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