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事的秘诀,在于把小事做到极致

 新用户49272060 2022-01-16

那些宏大的事情,掰开来都是一件件琐碎的小事集合。

爱迪生发明电灯。

持续做耐热材料实验 1600 多次,才碰上一个碳丝灯泡。

人工智能的应用诞生过程,也是一次一次数据的微调试验,最终得到一个合格品。

没有那么多伟大的事情。

都是普通的小事,慢慢做慢慢微调,积累到极致,涌现的结果。

洞察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

从四则运算、九九乘法表,到一元几次方程、勾股定理、微积分公式等等,

都是规律的总结。

其它的科学,没有这么强的逻辑性,但也有底层逻辑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

  • 是讲究对称呢?
  • 还是讲究词牌名?
  • 或者朗诵的音调起伏节奏?
  • 还有引经据典;
  • ... ...

所谓天赋这回事,只是投入的时间问题。

任何事情做多了,思考总结多了,自然会摸索出一套规律来,

也就有了对此类事情的洞察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是先知,而是年年春暖时节到来前,水中嬉戏的鸭子更早感知到气温变化。

这种现象,换到其它领域也一样。

设计、编程,甚至是创业,做多了,不断加深印象,慢慢感觉到一些重复的东西。

然后抽取出来,用来指导之后的行动。

能力圈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这是符合规律的。

内行赚外行人的钱,不是因为内行人更聪明,而是外行人只能看个热闹,内行才懂门道。

做什么事情,都尽量待在能力圈内。

巴菲特讲过一个案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1000个弹仓、100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而是不能确保安全,一次意外就满盘皆输。

不懂不碰,

否则会被收割的,至少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能糊里糊涂,被忽悠下,就诱惑走了。

不对啊。

假如什么都不会,怎么待在能力圈?

待在能力圈内,怎么提高自己?

“温水煮青蛙”。

说的是待在舒适圈,不出来。

能力圈不一样,大部分的精力处在自己可控的范围,用一小部分自己可承受的范围,来试错。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

要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多思考哪些自己可以碰,去尝试的。

不要相信不劳而获。

试错,尽量要减少试错的成本,让自己有反复试错的机会,成功的概率才大。

趟出一条路来。

成就感

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

总想着闭个关,搞出个特别厉害的东西,震惊世界。

这是瞎想。

要追求成就感,慢慢成长的喜悦。

完成一件事,不分大小,只要达成既定目标,或者稍微超出,内心都会产生一股愉悦感。

这种愉悦感,会在心底建立自信。

越做越上劲,越上劲越能做好事情,也就越有成就感。

看着有点虚,

其实是马斯洛需求中自我实现的需要。

骤然去完成一件大事,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令人疲倦,还容易受到挫败感。

追求理想的过程,

要看得高,更要脚踏实地,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完成一件件小事。

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

那些一步一叩首,千里迢迢,从远方磕到布达拉宫的人,外人看着痛苦,但人家自己快乐。

关注的不是路程的遥远,

是脚下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每一份虔诚。

有时候想得太多,也是一种拖累。

实用主义者,往往是做得多的人,不会纠结那么的对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