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今天你生气了吗?

 美园小语 2022-01-16
      这个是美园小语第 35 篇推送

写在前面的话:

从教近三十年,被学生气哭过很多次的我,现在基本上已经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不过也有马失前蹄,小沟里翻船的时候。今天,我就又生气了。由此看来,我尚有提升的空间。

           老师,今天你生气了吗?

                   生气三部曲

01  今天我生气了。

今天上午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上着上着,发现两个小朋友的手在下面摸索着玩。下去一看,原来正在用牙签扎一块橡皮泥。

把东西收上来后,我什么话也没有说,继续讲课。

点击PPT后,当我转过身面对同学们时,这附近的七八个同学露出笑嘻嘻的神情。我询问其中的班长。笑什么?结果他一声不吭。

再询问其他同学,原来,是那两个犯错的孩子前面坐的一个调皮孩子,笑橡皮泥被扎后的样子,再冲他俩幸灾乐祸地笑,好像是在说,看吧,你们被老师批评了吧。后面的这些孩子也就跟着笑起来。

于是,我叫他们几个先分别站到班级的一侧。站一会儿以示惩罚。

但是,其中那个玩橡皮泥的孩子转身走时,我看到,他的脸上马上又浮现出笑的表情。对着后面的孩子笑。那意思仿佛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挨老师批评,站一边,无所谓。

才二年级啊,班长的沉默已经叫我有点生气,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我的生气升级了。

噼里啪啦一顿训后,再无上课的好心情。

02  我为什么会生气?

学生上课玩,我没受影响。上课玩点小东西很正常。轻轻地拿走,让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就算了,不必因此影响学生上课。

然而班长的不吭声让我觉得失望。有一点点生气。

最后的那个学生的笑,那种无所谓的笑,让我觉得我都批评你了,你怎么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为什么会生气?

我反思,是我觉得我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教育目的---学生认错。假如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会觉得我的教育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对我教育的一种否定。

我在对孩子这样的表现生气。我更是在对自己生气。

也就是说,我为自己的教育行为遭到否定,价值没有实现而生气。

当我意识到自己生气后,我开始了拯救自己于生气的水火之中的旅程……

看看生气的前世今生,分析下生气的来源,梳理总结下应对的方法。

03  怎么才能不生气?

生气,是我们面对不满意的人和事时所产生的正常反应。

《三字经》上面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七种感情。怒就是生气,是七情中的一种。我们要学会了解并把控住自己的情绪。

大家都知道,生气伤身又伤心。尤其是教师,看上去完好无损,实际上被顽劣学生已经气得内伤处处。

这内伤会让人心情郁闷,烦恼抓狂,恨不得把学生送到九霄云外,再也眼不见为净。

这内伤让很多教师不仅患上了职业病,咽炎等,还会气血不和、肝气不舒,通身不畅。随之引发一系列淤积导致的疾病。

从初做老师开始发展,如果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不能及时止损的话,很快就会积劳成疾。

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生气的外因更多。面对着一帮屁事不懂的顽童,你晓得他是何方神圣?他的背后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他成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妄想以一己之力,救学困生,捣蛋生,问题生以水火之中,结果只能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落得个自己一身病的下场。

那么,怎么才能面对学生,和蔼可亲,满面春风,达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呢?

首先,要明白,教师这个职业就是生气繁殖的温床。

要是跟学生生气,有多少就会气死多少。

凡是没有被气死的,要不就是不当老师了,要不就是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

怕死,就不要生气。

因为,教学成绩,学生作业,家校配合,课堂纪律,课间文明,学生之间的大大小小的冲突……都是诱因,太多太多的诱因都会导致生气。

其次要明白,生气没有一点用。

“既伤身,又伤心,还会伤害师生感情,但几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可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变得异常棘手。总之一句话,百害而无一利。啥好处没有,啥用处没有,那还生哪家子气?(李广生《老师,你为什么不生气》)

的确,悟懂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我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生气之后,体验到生气只能伤害自己,并且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后,才想明白的。

然后,面对令人生气的人和事时,要有智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所有不愿意生气的教师,以下方法共勉

首先,

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

要尽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吸引指数。

没有人愿意对着一个笑靥如花的美人生气吧?在充满了活力的课堂上,学生探索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惹你生气呢?

把心思放在课堂的质量上后,把你的课堂打造成学生爱上的一门课,自然而然就减少了那些爱惹事的调皮捣蛋精。那些孩子精力充沛,其实学习欲望是很旺盛的。把他们调动起来后,课堂上就会充满活力。

其次,

如果遇到了那些令你不开心的事情时,学会一绝世神功:凌波微步。三十六计走为上。

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事,课堂上约法三章:讲课时不处理班级事务。不允许学生一上课就告状。有什么问题课下再处理。因为一旦你去处理事情,你就甭想再上课了。先放一放,冷处理。而一段时间过后,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最重要的是,事后想一想自己会对学生的哪些方面生气?为什么会生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同一类事生气的话,背后的原因是不是自己思维形成了定势?是不是自己哪些方面需要长进?

比如:为学生学不会,成绩差而生气。

一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换种方法试一试。也许他就学会了呢。

二是孩子本身的能力达不到,偏要拔苗助长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就不要强求学生和自己。学多少算多少。人这一辈子要学的内容太多了,不在这一会儿。

三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短板,没跟上。这不是教师的责任。不要把错误的惩罚让自己承担。

四是自己的争胜心虚荣心太强。要学会放平心态。只要积极去做,早晚会有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功利心不可太强。

五是一定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想一想自己教过的成绩差的学生,只要品德没问题,最后都会有属于他的那碗饭吃的。更何况,多数情况下,你关注最多的孩子在毕业之后记你记得最深。

关于学生学不会这一点,我很早就已经不再为这类事生气了。学生学不会很正常。但是经历了今天这件事后,我发现,我经常为另一类事生气。

这就是,学生的品德和学习习惯问题。

我会为他们的不守规矩而生气。说了无数遍了。打完铃要坐端。管住自己的嘴。做眼操不睁眼等一日常规问题,可是总是记不住。

我会为他们说脏话、撒谎,推卸自己的责任,欺负同学而生气。成绩可以不好,但是要诚实、守信,有礼,和同学友好相处。

反思到这些后,我就发现,是我的思维导致我生气。

1、不可以我之心,来求学生之心。

我总想让他做一个文明好学的学生。守纪律,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但他就是一个孩子啊。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活泼好动是天性,探索试错是天性,逾越规矩是天性,挑战权威是天性。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我不可以堵住他的嘴,拴住他的腿。只有靠不断的教化让他慢慢意识到,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守规矩的人。那么,在这期间,靠的就是教育。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当多久的老师,就做多久的“唐僧”。

2、不可以我之三观,来求学生之三观。

人是丰富多样性的。我是乖乖女,我就不能要求孩子一个个都乖。学生品质不好,我可以教育,但是不可因此而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容得下捣蛋的孩子,不守规矩的孩子。尽量在他们小学时让他们学会遵守规矩,走到社会上遵法守纪。如果真做不到,我也尽力为之而不愧了。

最后务必记住:

不要在冲动的时候做任何决定。尤其是在气头上,更不可上手。人的情绪如果控制不住,失手之下,面对弱小的学生,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伤害。

动手还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现在的尊师重教的氛围远不如以前。至于家长说的该打打该骂骂只能听听而已,是断不能做的。

后记

也是因为写公号,才会梳理下这个话题。

“生气”是负责的表现。

但是要付出身心的代价。

拒绝做那样“负责”的老师。

云很淡,风很轻

笑一笑,要开心

看,经过这一番思考,我的功力又长了一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