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备考丨“美育”主题学生佳作

 又见雁儿飞 2022-01-16

美育主题

//////////////////////

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

材料原文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教育伴随人的成长,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美育。赫拉克利特曾说过:“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可见性格之美、心灵之美多么重要!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说:“我的成就来源于音乐。”同样,许多科学家成就的取得,与他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国维说过:“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这充分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性。

以上论述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材料,围绕你的成长,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参考立意

//////////////////////

①美育是心灵的教育;

②在生活、学习中注重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

③崇尚美、热爱美创造美;

④以美育培养道德情操,以美育激发兴趣,以美育开发智力(让美伴随我长);

⑤寻溯美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⑥美育,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寻找遗失的情感;等等。

//////////////////////

学生佳作

仰望白玉之光,深耕美育之土

高三九班:王宇宸

辅导老师:李玉琳

中华之美,历久弥新;民族美育,文化之始。美育为中华民族开蒙启智,立德树人,滋润心田,是最需深耕的一片沃土。

以美启心智,可以开蒙。

“人之初,性本善”,在纯洁无暇的玉石上,美育是雕琢其形的刻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天真的心灵对世界之美的最初表达,也是最率真的表达。蔡元培先生也曾向正在摸索美育道路的我们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以美开心智,心灵才会永远散发光芒;以美立根基,成长之苗才会永远向上生长;以美启人生,未来之路才会永远笔直延伸。故曰:“美之育,人之初。”

以美树道德,可以立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美,我们可以从中收获人生道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亲情之美;“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传递出告别之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锐意进取之美……道德之树下,我们以美育为养料,结出了珍视亲情、勇敢告别和锐意进取等人生的果实,养育并教会了我们立人的意义。“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唯有通过美育,我们才能理解“美”,进而追求“美”,终而实现“美”。故曰:“美之育,德之立。”

以美滋心田,可以静心。

君子爱美,所以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快捷功利的繁荣“甚器尘上”的今日若是缺少了美育,又有谁还会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呢?书中有美,于是毛主席在闹市中也可以沉浸于文学的海洋;景中有美,于是徐霞客在陡崖边也可以感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道中有美,于是孔夫子在礼乐崩坏的时代里也可以执着于对道的追寻。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美育永远是对人类心灵最后一片净土的保护。故曰:“美之育,心之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始终怀有“仰天可观白玉之光”的精神,始终低头深耕美育这片沃片。要坚信:只有勤于耕耘、施肥浇水,才能使这片沃土培养民族的品德修养,才能成就个人之福,才能扛起国家之任,才能奏响时代乐章!

美育于人,清水于鱼

高三九班:张雅博

辅导老师:李玉琳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爱情之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友情之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真理之美。而我们要能体会这种美,就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就需要美的教育。美育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水对小鱼一样重要。

美育可以让我们发现美丽。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经历了美的教育,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无一不美。东晋的谢安一日在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温。试想,由漫天白雪而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留一点浪漫想象。

美育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

王国维说:“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孟子的母亲就知道学人哭丧是不美的,学人做生意是不优雅的,而学人读书是美的。所以她在学堂边定居,让孟子学习礼义教化,经历美育的熏陶。在这种过程中,孟子慢慢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因而,美育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升华我们的思想。

美育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

当今社会,相比于“正能量”,人们似乎更加喜欢“毒鸡汤”。但我仍然要诚恳地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美育。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这样一个结论--坏人不觉得自己是坏人。经过美育,让人得以知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因而,社会需要美育,来建立合理的社会观念。

于个人,美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有独立的工作精神;于社会国家,美育能够让社会弘扬正气,安定祥和。因而,美育是对人进行的一切关于美好的教育,是一种刚需,于人于己,于国于家,正如清水于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