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战之后│703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苏峻一死,苏峻一方的叛军当即陷入混乱,大败而回。

不过,苏峻一方并没有就此彻底溃不成军,在原司马任让的鼓动下,苏峻手下部分将领推举苏峻的弟弟苏逸为主,率领苏峻的军队,闭城自守,继续顽抗。

当然,也有部分苏峻原来手下的将士,或者投降朝廷,或者被打败,或者扔下军队逃跑。

不管怎么说,苏峻之死,都使形势彻底转向对陶侃、温峤一方有利。

鉴于小皇帝还被叛军控制,朝廷中枢无法运转,形势明朗后,温峤设立行台,发出通告,不论远近,凡是朝廷原任官吏,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都赶赴行台报到听命。

通告一出,从者云集。

仍被困在石头城中的小皇帝身边的大臣,得知苏峻的死讯,也开始动起了心思,右卫将军刘超、侍中钟雅与建康令管旆(pèi)等人谋划着,准备带着小皇帝逃出石头城,投奔陶侃、温峤等人。

可惜,又是事机不密,被苏逸得知。已经越来越疯狂的苏逸,当即命令任让率兵,冲入小皇帝的临时皇宫抓捕刘超、钟雅等人。

小皇帝不忍心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忠心的臣子死在自己面前,抱着他们大哭,说什么也不松手。奈何,被无视了身份的小皇帝,不过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而已,再伤心、再痛哭,又能奈这些叛军的骄兵悍将如何?

任让指挥士卒,硬生生的从小皇帝怀中夺出刘超、钟雅,然后将他们斩杀。

这个时间,是329年春。

当然,苏逸最后的疯狂并不能改变形势的发展,整个形势越来越向有利于义军一方发展。

冠军将军赵胤派遣部将甘苗,率军进攻历阳的祖约。

祖约统帅的军队早就军心涣散,不堪一击。祖约也知道大势已去,而且,整个东晋都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于是,祖约率领亲信侍从数百人,趁夜逃离历阳,投奔了后赵的石勒。祖约部将牵腾率领残余兵马,出城投降。

投降石勒之后,祖约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像这样对国不忠、祸乱国家,又叛国投敌之人,连他的敌人都看不起他。石勒就非常看不上祖约。

祖约投奔过来之后,长达一年多时间,石勒都没怎么理睬祖约,后来索性将祖约及跟随祖约投降过去的祖氏一门一百多口人,全部斩杀。

可悲的祖约,就落了这么个悲惨结局。只是可惜了一代豪杰祖逖,身后之名,被这个不争气的弟弟,败坏干净。

苏逸还想最后垂死挣扎一下,带着苏峻的儿子苏硕、大将韩晃等人,率军猛攻台城。一番苦战,被毛宝率军杀退,无奈返回。

之后,各路义军开始向石头城发动进攻。建威长史滕含击败苏逸所部。苏硕率军冲杀,被温峤所部击败、斩杀。义军攻入石头城中,叛军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上万。苏逸也被义军斩杀。

滕含麾下部将曹据找到小皇帝,抱着小皇帝到温峤所乘坐的大船。众大臣见到小皇帝无恙,悲喜交集,扣头不止,流泪请罪。

对于叛投到苏峻阵营的西阳王司马羕和彭城王司马雄,众人也没客气,将司马羕、司马雄以及司马羕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全部斩杀。

任让曾经和陶侃有旧交,所以在处置任让的时候,陶侃出面向小皇帝求情,希望能让其免于一死。但是小皇帝最痛恨的人之一,就是这个任让,就是他从自己怀里夺走刘超、钟雅并杀害的,饶了谁也不能饶了他啊。

于是,在小皇帝的坚持下,任让被斩杀。

看来,做人不能太过分,否则,报应临头时,逃无可逃。如果任让不是如此作恶,让小皇帝恨之入骨,以陶侃的威望和面子,小皇帝怎么也得考虑考虑,至少保全性命是没问题的。

苏峻的旧将张健、韩晃、马雄等人率领部分残兵败将逃走,被郗鉴派人随后追击,全部斩杀。

至此,苏峻叛乱,彻底平定。这个时间,是329年2月。

之后,就是论功行赏了。

陶侃作为义军盟主,当然是首功,加封为侍中、太尉,封爵长沙郡公,加封都督交州、广州、宁州诸军事;加封郗鉴为侍中、司空、封爵南昌县公;加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爵始安郡公。其余人等,也是各有封赏。

对于死于这场叛乱中的那些大臣,如卞壸、刘超、钟雅等人,也一一追赠谥号,加以褒扬。

对于曾经跟随王导叛离苏峻的路永、匡术、贾宁等人,因为之前这些人都是苏峻的心腹,为苏峻出谋划策,煽风点火,危害非常大,虽然主动归降,但其功不足以赎前罪,所以,保全其性命,但削职为民,不予奖赏。

庾亮经此劫难,深深后悔当初自己的刚愎作为,见到晋成帝后,反复向皇帝请罪,请求处罚,愿意削职为民,甚至遁入深山隐居。晋成帝安慰一番之后,任命他为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守芜湖。

东晋朝廷,终于暂时安定了下来。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