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国的兴亡│762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338年,拓跋鲜卑的上一任君主拓跋翳槐死的时候,留下遗嘱,立自己的弟弟拓跋什翼犍为新的首领。可是当时的拓跋什翼犍还远在后赵做人质,因而当时拓跋鲜卑的很多实权人物,担心长时间没有君主,会引起部落变乱,就准备立就在部落的,拓跋翳槐和拓跋什翼犍的弟弟拓跋孤为新的君主。可是拓跋孤说什么也不同意,并亲自跑到后赵,请哥哥拓跋什翼犍回国即位。

于是,拓跋什翼犍回国即位,并自称代王,建立代国。

拓跋什翼犍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君主,在拓跋什翼犍的带领下,代国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状态,实力逐渐增强。

为了感谢弟弟,拓跋什翼犍特意将国土划分出一半,分给弟弟拓跋孤。

不过,拓跋孤死后,拓跋什翼犍虽然让拓跋孤的儿子拓跋斤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但是却将分出去的领土收了回来,并没有让拓跋斤继承。拓跋斤为此暗恨不已。

代国和前燕、前秦之间,数十年间,有战有和,既是盟友,也不时发生战争。

在这些大势力之间,还夹杂着一些小势力,为了生存,更是一会投降前秦,一会归附代国,可能同时还向前燕称臣。其中,匈奴铁弗部就是这样一股小势力,其首领是刘卫辰。

如果说刘卫辰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太大的话,他的儿子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那就是以生性凶暴,嗜好杀人而著称于史的胡夏开国君主,赫连勃勃。

359年前后,刘卫辰杀掉原来的首领,自立为铁弗部的首领,之后,为了生存,主动派使者向前秦的苻坚投降。苻坚接受了,刘卫辰率部进入关内定居。

360年,刘卫辰向代国的君主拓跋什翼犍求婚,拓跋什翼犍将女儿嫁给了刘卫辰。此后,刘卫辰和代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起来。

361年,刘卫辰想讨好苻坚,于是掳掠边境百姓敬献给苻坚,却受到苻坚怒斥,刘卫辰大怒之下,背叛前秦,正式归附代国。不过,没几年,刘卫辰又背叛了代国,被拓跋什翼犍率军击败后,又投降了前秦。之后,拓跋什翼犍曾多次派兵击败过刘卫辰。

376年,刘卫辰被代国的大军打得几乎走投无路,于是向苻坚求援。

此时的前秦大军,刚刚平灭前凉,苻坚正准备对代国出手,见刘卫辰求援,正中下怀,于是派幽州刺史苻洛率领十万大军,另派将军邓羌等人率兵二十万,兵分两路,向代国发动进攻。

拓跋什翼犍也分派将军率军迎敌,可惜,都不是前秦大军的敌手,连连败北。而此时拓跋什翼犍又因为有病在身,不能亲自率军迎战,其他将领也都不是前秦大军的敌手,因而只得率众败退到阴山之北避难。

可是,眼见拓跋什翼犍势微,本来是代国所属的高车部全族反叛,四处劫掠,拓跋什翼犍的部众根本无法放牧牲畜,只得又迁移到沙漠以南。好在此时天气渐渐寒冷,前秦大军暂时停止进攻,稍稍回撤。

拓跋什翼犍得知消息,率众回返都城,云中郡的盛乐城。

可是,拓跋什翼犍刚刚回到盛乐城没几天,代国就发生了内乱。

拓跋什翼犍的长子拓跋寔君是庶出,没有继承权,接下来的两个儿子,世子拓跋寔及三子拓跋翰,都是正妻慕容氏所生,是嫡子,可惜,又都早于拓跋什翼犍而死,世子拓跋寔的儿子拓跋珪年纪幼小,而拓跋什翼犍的正妻慕容氏虽然还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子,并且也都已经成年,但才能都一般般,没什么出众的本领,所以,拓跋什翼犍一直没有正式确立继承人。

在拓跋什翼犍身体好的时候,这个问题自然不是问题,可是,现在拓跋什翼犍身染重病,强敌又环伺在侧,内忧外患相继侵袭之际,这个问题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关键时刻,因为领地被收而一直怀恨在心的拓跋斤开始挑拨是非。他在拓跋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面前,大肆搬弄是非,说他父亲准备立正妻慕容氏所生的儿子中的一个为继承人,但是,在此之前,为了防患于未然,准备先杀掉他这个庶长子,以绝后患。之后,拓跋斤鼓励拓跋寔君应该先下手为强。

拓跋寔君平日里对父亲及慕容氏给父亲所生的几个弟弟,本来就颇为不满,心怀怨恨,现在又经拓跋斤一挑拨,立刻信以为真,当即召集自己的亲信兵马,趁所有人不备,发动叛乱,先将自己的那几个弟弟全部杀死,接下来,又杀掉了自己的父亲拓跋什翼犍。

可怜拓跋什翼犍,一世英雄,纵横数十年,所向披靡,却死于亲生儿子之手,悲哉。

内部兵变,君主被杀,代国都城顿时大乱。

前秦大军得知消息,迅速出兵云中郡。

代国上下人心惶惶,兵无战心,纷纷逃散。前秦大军轻松占据代国,代国灭亡。

至此,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其对手,只剩下了偏居江南的东晋。

当然,对于弑父之人,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接受,苻坚这个前秦君主也不例外,所以,得知情况后,苻坚立刻下令,将拓跋寔君和拓跋斤押送到长安,车裂了这二位。

虽然被拓跋寔君杀了一大批,但拓跋什翼犍的子孙还是留下来了一些。对于这些人,苻坚虽然没有重用,倒也没有苛待。

为了有效管理代国百姓,苻坚将代国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刘卫辰及原来代国的别部大人刘库仁统领。

此时仅有六岁的拓跋珪,在母亲贺氏的带领下,依附在刘库仁的麾下,慢慢长大。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