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355年,什翼犍的母亲王氏逝世,360年第二个慕容王后逝世。其时刘务桓的第三个儿子刘卫辰成了匈奴头领,虽然他已经投降了前秦天王苻坚,不过作为亲戚——父亲刘务桓是代王的女婿,刘卫辰虽然不是代王的外孙,亲戚之谊还是要讲的,于是赶来参加了慕容王后的葬礼,并乘机向什翼犍求亲。什翼犍就把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刘卫辰,于是转眼之间,刘卫辰与父亲刘务桓又成了“连襟”了。两年之后,即公元362年,前燕帝国的第三任君主慕容暐又把另一位燕国公主——可能是他的姐妹,即慕容俊的女儿嫁给了43岁的什翼犍,成了这位代王的第三位慕容氏;当然,什翼犍同时也把自己的另一个——大概也是第三个女儿吧,嫁给了年方一十三岁的燕王慕容暐。可惜代国与前燕的名声与影响都不大,要不然,后人该把成语“秦晋之好”改为“燕代之好”吧?遗憾的是,什翼犍的这第三位拓跋公主仅仅很可能是代国的末代公主——如果她下面没有妹妹的话,而她所嫁的郎君却是前燕帝国确凿无疑的末代皇帝。慕容暐在国灭被俘后到了秦都长安,35岁时欲乘前秦帝国分裂衰弱时谋杀秦王苻坚,失败后全家被杀,已见前述。彼时其妻拓跋氏倘若还活着,则逃不脱被处死的凄惨结局,她的年龄呢,估计也只有30岁左右吧。 ![]() 刘卫辰(?~391年) 拓跋什翼犍的第二个女婿刘卫辰狡猾多变,反复无常:一会儿降秦,一会儿降代;一会儿又叛秦,一会儿又叛代。这就逼得老岳父什翼犍不得不多次与他作战。转眼之间到了建国三十九年(公元376年),刘卫辰又一次被什翼犍击败,受岳父的大军所逼,只得向秦王苻坚求救。其时苻坚刚刚灭掉前凉,正欲乘势统一北方,立即派出两路大军,直向代国杀来。什翼犍不能抵挡,只得放弃都城盛乐,率领各部落逃到阴山之北。其时他已有病在身,又吃了大败仗,一片混乱之中,高车、丁零等少数民族部落全都叛变,并四处流窜抢劫,致使什翼犍的残余部属们连砍柴、放牧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什翼犍不得不率领众部属返回沙漠之南。幸亏听说秦兵已经略微撤退了些,才于年底返抵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当初什翼犍将代国的一半分给弟弟拓跋孤,可是没过多久拓跋孤就去世了,什翼犍便将那一半收回,并没有让拓跋孤的儿子拓跋斤继承——可能因为拓跋斤年龄尚幼吧。可是30多年下来,拓跋斤早已长大成人,却仍然不能继承父亲的“家当”,心中怎不怨恨!而这个时候,什翼犍的世子拓跋寔与拓跋翰虽然早已去世,其余的儿子也都长大成人了,什翼犍却没有再重新立一位世子,即指定一位王位继承人。 ![]() 问题是,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愚昧而又残忍,这就给了拓跋斤发泄怨气的机会,他跑过去对拓跋寔君说:“大王将要立慕容妃生的儿子当世子了,可是又担心你这个做大哥的不服气而作乱,打算先将你杀掉。你看他们弟兄几个每夜都手执兵器,在寝帐四周巡逻,就是为了寻找下手的机会啊。我同情你才冒险相告,你可要多加防备啊!”拓跋寔君信以为真:因为愚蠢,他不知道前秦大军就驻扎于近在咫尺的君子津(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黄河对岸),诸位弟弟们之所以带刀巡逻,一则为了警戒自卫,二则为了保护父亲的安全;因为残忍,他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决定先下手为强,便率领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杀掉了拓跋阏婆、拓跋寿鸠、拓跋纥根、拓跋地干与拓跋力真五个弟弟。既然已经杀起了头,他知道父亲不会饶过自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已经57岁、尚在病中的老父亲拓跋什翼犍也一并干掉了,侥幸脱险的只有最小的弟弟拓跋窟咄。在一片刀光剑影与阵阵惨叫声中,那些吓坏了的弟媳妇们,大概还有拓跋什翼犍的姬妾们,随着混乱中的代国残余部队,向着敌营逃跑——不消说,全都成了前秦军队的俘虏。前秦军队乘机进攻,很快就击破了溃散中的代国大营,立国61年的代国,就这样灭亡了。 秦王苻坚了解到拓跋什翼犍及其儿子们被杀的经过后,痛恨这种灭绝人伦的恶行,命令把拓跋寔君与拓跋斤押解到长安,用车裂的酷刑处死了他们。而对什翼犍活着的唯一儿子拓跋窟咄则很优待,苻坚把他送进长安太学中读书,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10年之后,前秦分裂,拓跋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建立北魏。拓跋窟咄却帮着刚刚建立的西燕帝国,率军与侄儿厮杀,结果很快就被拓跋珪击败。拓跋窟咄逃到姐夫刘卫辰那儿,希望姐夫能够收容。没想到刘卫辰两眼一翻,手起刀落,砍下了小舅子的脑袋。至此,拓跋什翼犍的九个儿子全部死光,而且除了早逝的第三子拓跋翰之外,个个死于非命。 ![]() 再来说说拓跋什翼犍的女婿刘卫辰。代国灭亡后,苻坚将其故地分为两部分:黄河以东由原代国大将刘库仁统辖,黄河以西由刘卫辰管理。刘库仁也是匈奴人,不但是刘卫辰的堂兄弟,还是拓跋什翼犍的外甥。按说,二刘既有姻缘之好,又有血缘之亲,应该和睦相处了。可是,就在当年,即代国灭亡还不到一个月的当口,二刘就杀得天昏地暗,刘卫辰大败而逃,刘库仁一直追击到阴山西北一千余里,把刘卫辰的妻子儿女们都俘虏了过来。虽然后来刘卫辰又一度强大,并同时接受后秦帝国与西燕帝国的封爵,却终于在公元391年被拓跋珪击败,在众叛亲离中为部下所杀。而他的妻子很可能就是拓跋什翼犍的女儿,其被俘后的结局,就不得而知了。 代国的开国君主拓跋猗卢被长子拓跋六修所杀,这已经有点出人意外,没想到其末代君主拓跋什翼犍又死于长子拓跋寔君之手。儿子杀掉父亲始,又以儿子杀掉父亲终,仅从这一点来说,相对偏远荒凉的代国宫廷,其骨肉相残之激烈程度,似乎也不亚于相对繁荣昌盛的内陆宫廷吧?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178)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高处不胜寒/荣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