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说:苏-57,令人疑惑!

 昵称21405352 2022-01-16

苏-57是俄罗斯最先进战机,但它在2020年服役后,至今未大批量列装,这是为何?

是俄罗斯对该型战机的需求不大吗?显然都不是。

不论是东边的日韩,还是西边的一众欧洲国家,都大量装备了了F35,更别提美国佬的F22了。

四代机是没法抗衡五代机的,俄罗斯对苏-57的需求应该是非常大的。

然而,苏-57服役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未见大批量列装,这就很让人疑惑。

是因为产能不足吗?

不排除这个原因,但如果纯粹用这个原因来解释,似乎也很难自圆其说。

如果对一款战机的需求很旺盛,那么在该型战机快要服役时,配套的产能就要跟上,总不能等战机完全服役后才来搞。

即使在苏-57服役之后才来扩充产能,建设个一条两条生产线,应该不是难事。

就算不扩充产能,用苏-57原有的生产线,每条线每年生产十架左右也才正常,但如今苏-57每年就装备个一二架,这就奇怪了。

作者认为,很可能是因为苏-57性能不足,才导致它至今未能大批量列装。

原因很简单,一款战机要大量换装,俄军方肯定要考虑一旦同人动起手来,能不能干得过,要是干不过的,大量换装不但浪费财力物力,还会引发灾难。

很可能是苏-57在隐身等方面的性能还存在不足,未能让俄军满意,才没有大量下订单,才导致苏-57至今未能大批量装备。

图片

▲苏-57 视频截图

该型战机自2010年1月29日首飞后,一直磕磕绊绊。

先与印度合作研发,印度本想从北极熊那里搞点核心技术,回头自己也搞搞,说不定就成了另一个拥有自研隐身战机的国家,结果投了50亿美元后啥也没捞着。

据说印度对该型战机的性能也不太满意,最后索性退出了。

对比之下,比它晚首飞一年的“某20”,早已大批量列装,并且还搞出了双座版,向更高级在迈进。

还是要给北极熊加油,米格战机曾经担负起对抗欧洲双风的重任,苏系战机也曾与美国“F系列”争雄,特别是对抗着西方建起的“F16墙”,愿苏系战机宝刀未老,愿苏-57能重振北极熊的天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