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策略杂谈

 姚华o2f5xprfhk 2022-01-16

每周总有一些很细枝末节的点,能引起一些新的思考。所以本周的文章想到哪写到哪,谓之,杂谈。

接触策略多了,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流的策略往往只能配三流的交易技术,而三流的策略却需要搭配一流的交易技术。

什么叫一流的交易策略?在我看来,一流的交易策略就是不会亏的策略,未战而先胜。比如买入一个长期能新高的标的,在哪个位置买,理论上都能赚钱,只是时间成本的问题。

在一流的策略面前,任何短线的优秀的交易技术都可能会导致它长期失效,比如做T做飞了,想做一个波段后又找不到合适的入场点。因为投资世界不变的真理是,短期有效的东西,大家都会去用,所以它长期是失效的。而长期有效的东西,又往往短期无效,原因如前所述。

一流的交易策略与之配套的交易技术,只有两个:网格和定投。网格是说,你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如5%,跌了买涨了抛。这样做的优点是震荡能反复薅羊毛,但是走趋势导致的卖飞会让你错过后面的涨幅。

而定投,是在合理到低估的区间,分批买入,卧倒不到,直到高估。这个玩法优缺点和网格是相对的,优点是能吃到完整的涨幅,缺点则是震荡的时候来回坐电梯。

股票市场没有完美的交易技术,使用一种交易技术,就是既享受它的优点,又要承担它的缺点。什么都要的结果则是什么都得不到。

三流的交易技术谁都能学会,一流的交易策略也并不少见,但是为什么永远是市场的少数派?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不想比别人赚的少。进入了股票市场,我们永远是跟做题材的比收益,跟机构比利润,这样的比较,你是大概率看不上网格或者定投的收益的。

所以放低预期也是使用一流策略的重要一课。如果你是跟银行存款利率比收益,不知道是否还会焦虑?

三流的交易策略是什么?其实就是科学赌博。对了加码,错了止损。只要做的时间足够长,理论上你总能赚到钱。但是注意,三流的策略必须要搭上一流的交易技术才能赚钱。你说,你连主力资金流向都看不明白,止损的执行力都不坚决,那不是注定是亏钱的命运?因为大部分人参与的是三流策略 一流技术的盈亏比投机路,所以呈现出,7亏2平1赢的市场生态。

毕竟,掌握一流交易技术的人只能是少数,不然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毕竟这是一个互掏腰包的游戏。而那个人,为什么是你?如果是你,那在你前面,一定还躺着更多和你一样梦想成为1赢的韭菜们。

最后我准备延伸一下一流交易策略的两个方向。

其实基金和企业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走的都是人 产品的模式。

这个模式决定了你操作频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专业的人在帮你应对产品的突发状况。所以基金的投资波动和企业的经营波动其实按季度来看都非常小。而像商品国债等,这些由于没有人在掌舵,所以一些突发的消息变动,都可能改变大的局势。

大部分时候,基金和企业的波动,按季度看,变化都不大。而对于没有人掌舵的商品、比特币等实物而言,按周看,波动都不小。

对于基金来说,基金经理是那个“人”,投资策略和具体操作就是对应的“产品”。而企业,管理层就是那个“人”,销售获利的则是公司生产的“产品”。

区别在哪里?基金赚取的是投资收益,而企业赚取的叫经营收益。

投资收益短期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只能说,长期来看,相信基金经理能相对于市场基准能获取到超额收益,大约是一个年化15-20的水平。但是短期来看,其实赚和亏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企业经营收益其实更容易预测的,比如说老干妈。假设今年的净利润是10个亿,明年要在新的城市上架老干妈(之前这个城市没有)。那我们能得出一个大概率的结论: 明年老干妈的经营收益不会低于10个亿,如果老干妈在哪个城市都能火,在新的城市铺设大概一个城市能增加5个亿利润,我们就能很简单地得出老干妈明年大概能做出15亿的经营收益。

这种简单粗暴的分析对企业是有要求的:企业的业绩必须具有可预测性。可预测性又进一步要求企业必须相对其他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以老干妈为例,因为老干妈的味道和其他辣椒酱不一样,在每个城市都能做到销量第一(假设)。那说明,老干妈相对于其他辣椒酱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它生产多少在新的城市能够卖多少,进而导致了它的业绩具有可预测性。

假如我们能准确判断一家企业每年的经营收益,在买入这家公司的时候,还为未来可能的突发事件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哪怕最终利润比预测少一半也不亏钱)。那想亏钱应该是挺难的。

而只要在投资生涯中掌握了这么三五家公司,六七家企业,想不富也确实是挺难的。

再说回基金投资,当你假定自己无法判断企业经营收益的时候,买入基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西格尔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股票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资产。

在股票市场,结构化才是常态,而对于既没有择时能力又希望控制回撤的人来说,均衡配置则是另一种一流策略的选择。

根据一位我关注的雪球大佬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市场风格简单划分为,大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和小盘成长。然后通过一些筛选条件,如年化超过15%,成立超过3年等筛选出一批相对优秀的基金。去看他们从成立到现在的年报,看看他们的投资风格是否稳定。比如是不是一直做大盘价值股/小盘成长股。给这些基金列好一个市场风格标签,再根据大小盘的估值差异,超配大盘风格基金或者小盘风格基金,确定配比,这样一个均衡配置的组合就出来了。

再进一步,在均衡风格大底仓基础上,还能加入自己看好的行业ETF,最终实现超越市场基础指数(如沪深300)的效果。

当然,基金在有的选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有折价的封闭基金,有打新增强的小规模基金,这些则属于一些细节操作了。

如果有一天,基金相对市场基准无法做出超额收益,那就更简单了,直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作为均衡底仓,涵盖市场80%的股票,同样能起到一个降低波动的效果。最后再掺点行业ETF的主观判断以及根据估值的基金仓位再平衡,预计跑赢市场基准还是难度不大的。

图片

上面这个是三个指数均衡配置,且三个指数均为规模不大有打新收益增强的宽基ETF过去三年回测数据。是不是震惊了?图片

再附上一个雪球大佬的纯场内折价主动基金的组合,我只是简单等权配置了,生成了过去三年的回测收益

图片

图片

上述结果展示的都是一流策略-主动管理基金方向的躺平回测收益,仅供参考,不作为推荐哦~

不知道大家过去3年的收益跑赢了上面的回测躺平收益吗?图片

以上就是本周的内容,下课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