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霸主,争夺中原之战│822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这些年也开始越来越失去了进取心,并且,就像他父亲,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晚年一样,越来越沉迷于服食寒食散。好在拓跋嗣没有那么贪权,而是将部分朝政之事交给自己的太子,拓跋焘处理。

别看这时的拓跋焘只有十四五岁,但已经表现出不凡的才能,应对自如,将朝中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拓跋嗣也非常满意,更加放手。

得知刘裕病死的消息,拓跋嗣大为兴奋,再惰政也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啊。于是,拓跋嗣当即点兵派将,准备向洛阳、虎牢、滑台等中原要地,发动进攻。

这些地方,都是当初刘裕灭亡后秦的时候,从后秦或者北魏手中抢走的,拓跋嗣一直想将这些地方夺回来,可是,又有些被刘裕的威名震慑住,没敢像大夏的赫连勃勃那样大胆进攻,所以,一直就这么等待着机会。现在,刘裕一死,拓跋嗣再没有什么担心,立刻行动起来。

拓跋嗣任命司空奚斤为晋兵大将军,率领大军,向中原地区,刘宋占据的要地,发动进攻。

奚斤率领两万北魏大军,渡过黄河,杀到滑台城下,展开进攻。

不过,滑台是军事要地,修建得颇为坚固,滑台守将,刘宋的东郡太守王景度也颇通军事,加上镇守虎牢城的刘宋司州刺史毛德祖派来三千援军,因而,奚斤连连猛攻,但并没有攻破城池。无奈之下,派人向皇帝请求援军。

拓跋嗣勃然大怒,将朝政大事安排妥当之后,亲率五万大军南征。随后,太子拓跋焘也率军出京,屯兵于塞上,一为震慑周围各部落,二是声援南征的各路北魏军。

源源不断的援军,大大提振了北魏军的士气。到了422年十一月,在奚斤的连续猛攻下,北魏军终于攻克滑台,王景度率领残兵败将逃走。

奚斤乘胜进兵,向虎牢城发动进攻。

毛德祖用兵本领,远在王景度之上,手下也是兵强马壮,因而,毛德祖并没有死守虎牢城,而是寻找机会,不断向北魏军发动反攻,并连连取胜。

这时,拓跋嗣也率军到达前线附近,见虎牢城下战事胶着,就派黑槊将军于栗磾,率领三千兵马,屯驻在河阳,准备渡过黄河,进攻金墉城。

于栗磾是北魏名将,武艺高强,膂力过人,弓马娴熟,善使一条黑槊,有万夫不当之勇。以刘裕之能,对其都颇为忌惮。当年攻打后秦时,刘裕亲率大军路过于栗磾镇守的营垒,为了避免和北魏军发生冲突,刘裕写信向于栗磾借路,信中开头客气又不乏尊重的称呼其为“黑槊公麾下”。于栗磾将刘裕的请求向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汇报,拓跋嗣很喜欢这个称呼,于是特意给于栗磾赐号为“黑槊将军”。

值此紧要关头,拓跋嗣当然要派遣能征惯战的将军出战,改变不利于己方的局面,因而选择了于栗磾。

刘宋司州刺史毛德祖得知消息,也急忙派振威将军窦晃沿黄河南岸布置防线,抵御北魏军的进攻。

拓跋嗣又派遣楚兵将军、徐州刺史叔孙建率军从平原津渡过黄河,向刘宋占据的青州、兖州发动进攻。刘宋也是分兵派将抵挡。

于栗磾率军渡过黄河,和奚斤合兵一处后,猛攻窦晃军的防线。窦晃怎么可能是于栗磾加奚斤的敌手?刘宋军防线迅速被攻破,刘宋军死伤惨重,四散而逃。于栗磾率军直扑洛阳。

这时,各路北魏军四面出击,连连取胜,青州、兖州、豫州各城池,纷纷被北魏军占据。

此时的刘宋朝廷,气氛非常紧张,见形势越发不利,任命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督查征讨诸军事,和徐州刺史王仲德一起,率军救援。

不等刘宋援军到达,423年初,于栗磾已经率北魏军杀到金墉城下。镇守金墉城的刘宋河南太守王涓之被北魏军强大的军容吓破了胆,弃城而逃。北魏军轻松占据金墉城,随后,占领洛阳。

拓跋嗣非常高兴,任命于栗磾为豫州刺史,镇守洛阳。

这时,檀道济也终于整顿好刘宋大军,进兵到彭城。

此时,北魏另一路大军在叔孙建的率领下,在青州一带,也是所向披靡,大军所到之处,刘宋守军守将,望风败逃。北魏军顺利占据临淄,兵锋指向东阳城。

刘宋青州刺史竺夔镇守在东阳城中。面对恶劣的形势,竺夔并没有逃走,而是整军备战,坚壁清野,准备死守东阳城。

这时,刘宋济南太守垣苗,守不住济南城,也率领自己麾下残兵败将逃到东阳城,投到竺夔麾下。

叔孙建率三万北魏军杀到东阳城下,开始攻城。

此时,城中刘宋守军,仅有一千五百人。形势对刘宋军,非常不利。可是,竺夔、垣苗并没有胆怯,一面全力固守,一面不时出奇兵偷袭北魏军。

就这样,东阳城下,借助地利的优势,刘宋军居然和北魏军打了个有来有去,成功将数万北魏大军,阻挡在小小的东阳城下。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