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我在“冬歌文苑”的第四年

 冬歌文苑 2022-01-17

我在“冬歌文苑”的第四年

李品刚||海南

2021年,是“冬歌文苑”创建五周年,是我进入文苑的第四年。

文苑创始人黄玉东大校,在纪念文苑创建五周年之际,激情发表《积健可以为雄》一文。正如文中所言:“攀登的路途上,每个足印都记录着向上的渴望;壮美的旅程中,每个里程碑上都铭刻着奋斗的印记。”四年来的风雨同舟,我对此颇有感受,而2021年感受尤为深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与文苑一路前行。自从进入文苑,我视文苑为学习写作的课堂,交流情感的纽带,老年生活的乐园,因而一直保持着创作激情,热心参与各项活动。每天关注作品推出,转发分享佳作;积极参加点评活动,不缺课、不迟到,并以打油诗的习惯谈感受、赞作者。

在文苑组织的“春节里的故事”征文活动中,我撰写的《记忆深处的春节往事》一文获得优秀奖。

文苑出版发行散文集《渔樵歌笙》,我投送《沙湖印象》和《一个鸡蛋的故事》,两篇作品均入选,同时动员多名文友投送作品参加出书。

纪念文苑创办五周年,我的一首诗歌《献给五岁的你》,被赞为“饱含深情,激扬文字,句句铿锵,字字心迹”。感谢袁福成老师在该篇作品的留言中,以“文苑的支持者、尽职的领航人、文友的好老师”这样的美誉鼓励我。头一顶“帽子”戴得我热乎乎的,而后面两顶“桂冠”,我是绝对承受不起。

往年,我到处转转,作品以游记为主。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几乎是“足不出户”,创作呈现“无源之水”状态。但是,“冬歌文苑”倡导的“学习·交流·成长·共进”的理念鞭策着我,热爱“冬歌文苑”的情感激励着我,不忘初心、老骥伏枥的壮志鼓舞着我。在无新鲜素材可以创作的窘况下,我搜肠刮肚忆往事,“翻箱倒柜”找“陈货”,努力挖掘老素材,在艰辛写作的这一年里,先后投送36篇稿件被平台推出(其中散文20篇,诗歌8篇,随笔8篇),虽然数量略少于往年,我还是颇感欣慰。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庆幸的是,我有个随手记录的好习惯,但凡值得一写的所见所思所感,就及时整个“豆腐块”存在QQ空间里。《这里战马嘶鸣》《我又来到从化温泉》《难忘的湛江之行》三篇文章,都是我往年外出游玩写下的小文,稍加整理后派上了用场。多年前分别在同学和师生两次聚会上的致辞,竟然受到“同学会致辞精彩样本”“同学情、师生情的美文”“两篇讲稿,激情燃烧在激情岁月;一枝雄笔,口吐莲花于莲花怒放”等赞誉,让我开心不已并深受鼓舞。

在学习优秀作品中触发灵感,是拓展创作思路的捷径。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我曾经工作过的部队,后来快步成长为大校的黄玉东老师,在文苑发表的《在时光的沙漏里捡拾岁月的感动》一文,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勾起我对加来的思念与回忆,遂之整理了6篇小稿陆续投送平台被推送。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多少年没有进入电影院,国庆期间观看抗美援朝战争影片《长津湖》,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写出诗歌《长津湖颂》。住宅小区物业主管的一封表扬信,引起我对当年朝夕相处的三位年轻人的回忆,《办公室的年轻人》脱稿而出。文苑在海口的几位文友,冬月里又一次相约早茶,欢快的交谈让我心潮涌动,《我和海口文友》成为辛丑年的收官之作。

我家新居紧邻白沙门公园。在一次次散步、观赏和遐思后,我理出头绪,完成谋篇布局,一气呵成写出《我家有个“后花园”》。这是我在年内也是文学创作以来最长的一篇散文,全文近6000字,从休闲健身、植物科普、文化传承和红色教育四个方面,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展现了白沙门公园的景观与风貌。文苑分四次推出。

天道酬勤,苦有所乐。2021年,是我收获多多的一年。

新年伊始,我收到《军嫂》杂志社寄来的荣誉证书,表彰我为“2020年度优秀作者”。该杂志2020年第二期刊发了我的《牵手》一文,该文于2019年3月5日为“冬歌文苑”首发推送。

2月份,又欣喜收到《中国散文家》杂志第一期,刊发了我的《晨曦龙眠》一文,并以该文题为栏目。《晨曦龙眠》一文是我在“冬歌文苑”的处女作。

7月份,《三亚文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刊发了我的《碧海长空“千里眼”》一文。该文记述我的战友冯经国在1970年2月10日击落侵犯海南领空美机的空战中荣立战功,到北京受到军委和国防部领导接见的主要事迹,“冬歌文苑”于2019年10月17日推送。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受颁“光荣在党五十年”金色纪念章。这是继佩戴毛主席像章,以及立功证章、“老海岛”纪念章和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奖章之后,佩戴的一枚新胸章。它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褒奖,更是一种激励、传承和永恒的纪念。满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我撰写了《我又佩戴新胸章》一文,被文苑及时推送。可喜的是,不仅阅读量过千,而且留言达68条,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话语让我倍感温馨;文苑学习日,还将此文选为点评作品,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让我深受感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爱好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欢乐。多年来,我爱好收藏各种有特色的酒瓶,时常伫立酒柜前欣赏。久而久之,我对酒柜日渐情深。11月份,我写出《我家的酒柜》一文投送“当代作家”,时隔四日即被推送。

加入“冬歌文苑”的第四年,在辛劳与收获中挥手告别。回首四年来的历程,我深知,如我这样在文学上抬腿迈步的爱好者,是“冬歌文苑”帮我们推出一篇篇不太成熟的作品,让我们从青涩的第一步一路向前。若没有这几年在“冬歌文苑”的学习、历练和提升,我的信手涂鸦是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

凡事都有起点,“冬歌文苑”就是无数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们发表作品的最初平台。作为一名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的我,永远对“冬歌文苑”心怀感激。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李品刚,皖籍海南人,军旅二十六年,转业地方后,从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作品多见于《冬歌文苑》《六尺巷文化》《文都墨客》等公众号。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冬歌文苑》名誉顾问。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