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弘医3—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医》自序

 同人王皓宇 2022-01-17
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医》是笔者多年来在学习中医、探索中西方古典哲学和文化方面的一些心得和思考的随笔。
和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延绵数千年从未中断。尤其是以中医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对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依然起着极大的积极作用。随着国家的民族文化复兴战略的兴起,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发对中国古典哲学这种大道化简的哲学体系和思辨方式感到神奇不可思议,这套认识自然和人体的方法也正在得到全世界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笔者以为,我们的古圣先贤创立的这套哲学思辨体系,起源于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基本认知。从历史和科学的经验来看,真正的真理一定是大道化简,简洁明了的。古圣先贤们在观天俯地、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得到感悟和启发,将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运行规律、人体运行法则用一套非常简单的元素进行归纳和表达。这套元素不仅可以解答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的规律,而且可以用来指导人们该如何生活,如何维护身心健康和疗愈自我,以及如何来看待生活中那些“生老病死”的“大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天灾人祸、政权迭代等很多因素,导致中国古典文化的很多精髓无法追溯其真实含义。尤其到了中国的晚清时代,由于政治腐败,整整一个泱泱大国在西方列强的炮火面前几乎不堪一击。新文化运动提出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概念,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落后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把矛头直接指向以儒释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化。因为中国古典文化是构建制度文明的一个基础。但是如果将古典社会认知的社会秩序被否定了,人们就没有约束了,可以想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想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做。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约束和秩序,社会将会陷入更进一步的混乱。

实际上,地球上之所以有人类生命活动和文明,地球处于太阳系的特殊位置和特定气候条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毕竟,太阳系的其他星体并不存在生命现象。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地球上的气候特征,通过观察日月变化和地球的相对规律,我们便掌握了地球运行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从现代的角度看,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以消费能源和热量而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能源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能。古人为了描述太阳对人类活动的绝对支配地位,将其称为“阳”仅仅一个“阳”并不能体现其变化规律,所有又引入了“阴”以体现出变化。

阳光寒热的变化和水分地理的分布变化构成“五行”的元素。例如,“木”代表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促进生长;“火”代表炎热潮湿的气候,有利于促进开花结果;“土”代表了湿润和平和的气候,有利于形成平原促进土地肥沃;“金”代表凉爽和干燥,促进了植物和生命活动内收;“水”代表和寒冷和凝聚的气候,促进了植物收藏和生命活动的修养。五行代表了阴阳和燥湿两个维度的组合变化,但每一行可以分为阴阳,例如木的生长即需要阳光,也需要水分。分别代表其阴阳的两面。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生态圈的物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例如,自然界只有有了水,才能产生森林;有了森林,才会有肥沃的土壤;有了土壤,才会有动物的产生和繁荣;动物又反过来净化和肥沃了土壤和生态圈。从另外一面看,生态圈又有相互约束的关系,水约束了生态圈不会过热;木约束了生态圈土壤的数量,并保证了土不会流失;动物之间如老鹰、蛇、老鼠和小动物也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约束的关系。五行的共生和相互制约造就了自然界的繁荣。人类产生于自然,这种五行相生、共生和制约的关系也繁荣昌盛了人类,如果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人类社会发生灾难和战争。纵观中国的历史,人类经历的战争和灾难,就是一个不断打破平衡和趋于平衡的过程。
依靠这种来自自然宏观规律的古典科学体系和逻辑,衍生出了中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理论、农业水利、中医学等等。不同于西方分门别类的哲学体系,这一套整体理论,既可用于治国,也可用于治身,还可用于处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西方现代科学分门别类以及通过统计数据认识世界的方法,实际上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套认识世界的方法。一个从微观入手,一个从宏观入手,这两种方法完全可以同时并列存在,最终将在某个节点胜利会师,殊途同归

最近这些年,面对肿瘤等恶性病出现和蔓延,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带来的世界危机,医学界、自然主义者、人文关爱主义者开始重视古代的自然疗法,并且以此为契机拉开了研究古中医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文化热潮。最近这些年,国内出现了新儒家主义思想的复兴,党和政府也陆续在各国建立了孔子学院。历史证明中国经典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继承和繁衍、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中国古典哲学的这套法则,本身就是从观察自然中来的,符合自然的规律。
由于历史、传承、教育语言语境问题,导致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实际内涵,各种解读模糊不清,偏重于“玄学”
“历史如同一件武器,我们如何理解过去,将指导我们如何走向未来”。
在中国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以冷静、认真、准确的态度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中医在应对新冠肺炎和改善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不但不矛盾,反而高度契合,只要我们能放下成见、勇于打破认知壁垒、建立文化自信,我们一定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个被埋藏很久的金钥匙,只要我们能擦拭掉附着在上面的锈迹和灰尘,它一定可以重复光泽,帮助我们打开视野,去开启一个更和谐的新时代
本书精选了笔者近年来在中医研究、中西方古典文化研究的46篇散文。内容涉及到节气、古典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文章力求溯本求源,用现代人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还原规律发轫的场景,再迁移融入到当下的生活。与时俱进,但不违背本源,不趋附于流行。
但愿本书中的思想能对广大读者理解中医和中国古典文化略有帮助。
同人于2020年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