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中医先知先觉怎么来的?

 保和堂 2022-10-04 发布于河南
中医的预测——五运六气,先知先觉体现在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简称为“运气”

图片

什么叫运气呢?即用五运(木火土金水)的运行规律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规律相配合,来观察、解释宇宙自然异常变化的方法。从而提供给人类生存相应的适宜措施。这就是研究“阴阳平衡学(《易经》)”、“五行生克制化学”和“干支宇宙运行学”的结果。 中国之所以有诸子百家,就是因为他们都研究了《易经》等传统文化,都有成果,都有自己的心得。后来形成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最后百花齐放,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的。而中医更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体现者。

图片

接上段24节气的能量流话题,在下半年阳转阴的过程中,“处暑”后能量继续下降,出现了寒冷,寒气增加,“白”变“寒露”再霜降”。能量进一步下降,产生的结果是“冬至”天地冻降级则升,上升的结果是“夏至”炎酷暑寒和热是能量运动产生的结果,医生知道了这个结果,上火了、血压高了就让它下降;怕冷了,腹泻了就让它上升。这是阴阳能量的大方向、是中医升降浮沉理论的天然依凭,也是推断外感疾病、疫厉(烈性传染病)的依凭。

寒热能量的升降浮沉现象。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从地气来会意。很多人有过井下作业或住地下室的体会,都明白一个道理:夏天天气很热,但井下或地下室是凉爽的,可以避暑;冬天天气很冷,但井下或地下室是暖和的,可以避寒。为什么呢?因为夏天主浮,能量都上升了,地下自然凉爽;而冬天主藏,能量都下沉,地下自然暖和。这就是能量浮沉变化的结果。

图片

土生土长的农民更有体会,俗瑞雪兆丰年”,说的也是这个能量问题。冬天,农作物是蛰藏的季节,生命在根部活跃。宇宙能量主要在地底下,只有大雪冰冻覆盖,把能量封存在地下不出来,就会给植物养根。植物根底养足了,来年就苗壮籽实,故曰丰年;假设一冬天不下雪,没有冰雪覆盖,地表不固,能量散发了一部分,来年当然收成会差。

能量(炁)是看不见的,能从植物的生长状态,动物的活动规律体现出来,这是结果。可以从结果推知到原因。其实人类也一样,到了冷的季节,天气冷,人的毛孔关闭、真气内敛,身体相对壮实健康;到了炎热夏天,天气热,毛孔张开、汗出散热,无病三分虚。天气控制着人气(叫做天人相应),人气只能顺应天气(不能蚍蜉撼树);同时不仅有升降,还有开合:夏天是开,冬天是合。所以天气冷的地方,人的抗病能力较强;比天气热的地方,相对身体较健壮、生命较长寿。这个能量转换的大气候与人体小生命的适应情况如何,就是古中医预测疾病的基础。所谓“人活一口气”,就包括这个天气。

图片

只有了解了五运六气的规律你才能明白人体患的是什么病。 比如为什么要闹瘟疫“非典”、“冠肺”等)?瘟疫是怎么发生的? 其实瘟疫就是由于去年冬季天气不冷(大气变暖),阳气外泄。阳气一外泄就内虚,虚就容易受外感;加之天界星运角度特殊,来年就会闹瘟疫。瘟疫,就是现代西医所说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染病证明了,病毒哪都有,根本就杀不完。原因主要是破坏自然、环境污染、大气变暖、生化药物泛滥,给病毒一个衍生繁殖的机会。

图片

古中医有博大精深的整体思维,护佑着炎黄子孙几千年,为人类的身心健康留下了宝贵财富。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中。其中不乏推断病因、预测疾病的内容。如《素问·气交变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都是专篇讨论宇宙气候变化规律和人体防护方法的内容。历史上中医战胜过321次大瘟疫,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图片

即使在中医理论“不科学”、中医被排挤在“正统”之外的近现代,仍有以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安阳周易学院田合禄教授为代表的许多中医专家还在传承着中医经典预测理论知识,从天文历法入手全面解释了五运六气学说,并形成了“中国时间气象医学”

图片

比如庚子2020年,地球运行到太阳和银河中心之间、三点成一线时,这种特殊同轴位置引发了3个空间弯曲,好像三个发射信号的大锅,形成特殊的能量共振场,双面包抄地球,地球属于非常之年。古人凭经历验证后,得出庚子年多灾多难”或“大破大立”之年的结论。

古中医很聪明,知道很多问题不是在人体细胞、在地下微生物等微观方面就能找到答案的,要和宇宙气候(能量)运转的宏观方面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相信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策下,古中医的标准化,古中医的预测学,一定会走向正统化的教育传承大道。

图片

比如现在闹得人心惶惶的“新冠肺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早就揭示过;2019年中医科学院夏季会议上,王永炎院士曾提出“2019年冬至到2020年春季要有瘟疫发生”的警示;早在2011年“天灾预测专家”陈国生先生在《实证化中医基础理论及运用》一文中就更加详细、准确地预测了此次瘟疫的具体起止时日,是按照天干地支纪历的六十甲子推的。 遗憾的是中医理论“不科学”,中医人在管理层没有相应的话语权,也就没引起重视。

注:医养服务,众心所向; 健康长寿,人之所盼! 


申明:1、此公众号,是学习、探讨“古中医治未病”内容,“知识产权”属于中华祖宗,文化无界,后学“但去耕耘,不问收获”。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收藏转发!文中配图大多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