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藻兰襟】诗词点评台044期

 杏坛归客 2022-01-17

诗词点评台

#01

步蟾宫室

夜读红楼梦

巩晓荣

深深冬夜更无眠,半卷红楼梦似烟。

青埂峰头灵化石,大观园内水生莲。

五尘难渡五尘客,三世不承三世缘。

风雪茫茫何所去,谁能忘俗是神仙。

南郭居士赏析:

冬夜沉沉,何以为伴?半卷《红楼梦》,红尘梦似烟。挑灯重细读,累夜更无眠。

本诗首联“深深冬夜更无眠,半卷红楼梦似烟。”点明作者夜读《红楼梦》,书中如梦如烟的人世百态呈现在诗人眼前,他被精彩纷繁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陷入深深的感动和沉思,由此而彻夜无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人世间的一切都将化为烟云,终是一场空。这里“半卷”是指曹雪琴所著的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颔联“青埂峰头灵化玉,大观园内水生莲。”是说青埂峰上的顽石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无用之材,暗喻贾宝玉的思想、行为、恋爱观念都不容于那个社会,但它能幻化为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喻指人的本性初心是纯净无瑕的,有灵性的,但是有入凡之心,也就有了其冥顽不灵和懵懵懂懂。不过从全诗总体看,作者更倾向表达的是他从凡间而来,悟凡显圣,去伪存真,已经完全放下对凡间的贪恋之心,亦喻指凡夫大众经历过人间修行而开悟后的清明无垢之心。而这两个心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经历不同而已。而大观园内的女儿都如那水中莲花,又是水作的骨肉,冰清玉洁。“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是宝玉说过的一句话。《红楼梦》正面主要是写情,本诗中“水生莲”也就包含了女儿们都有柔情似水的情怀之意。

神话与佛教总是联系在一起,而佛教总又和尘世联结在一起。本来从神话中来到人世,又在冥冥之中向唯心而去,只是在现实世界之中,并不遵循轮回。“五尘难渡五尘客,三世不承三世缘。”颈联中五尘指佛教谓色、声、香、味、触能污染真性, 故称“五尘”。“五尘难渡五尘客”是说世人皆为五尘之客,又怎能摆脱七情六欲呢?红楼梦中的人之百态也正是人间五尘。下句是说,三生是三个生命的轮回,三世是多个轮回,而缘定三生只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进了这现实世界,即使三生三世也难以继情续缘。“若说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总虚化。”就是绝妙的注解。

尾联“风雪茫茫何所去,谁能忘俗是神仙。”我估摸着,这个读书的夜晚怕也是个风雪茫茫的夜晚,作者也在边读边思考着人生这一深刻的话题。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每个人在人世来一遭,最终的结果还不都是如此,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红楼梦》之大结局,也是暗示着那个时代的最后结局。如果谁能脱凡忘俗,能悟透一个“了”字,也就成神仙了。正如《红楼梦》“好了歌”写的一样。

    本首律诗的每一联都有对人生的思辩和充满哲理的栓释,这一切都是作者通过深读细品《红楼梦》之后,结合了生活的实践与阅历,以其精彩独特的见解,经过严谨独到的文笔而表达了出来,为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红楼梦》提供了一个生动有益的尝试和参考。

#02

满江红室

贺武汉女子诗社成立两周年

陈亚萍(湖北黄梅)

挥袖兰亭舞,江城气象雄。

迎春飞雪霁,追梦唤霞红。

诗咏古今韵,笛吹唐宋风。

骚坛添异彩,美誉贯长虹。

欣慰文赏析:

行神如龙,行气如虹。一篇祝贺诗作,笔者从大处着笔,抒发了一片美好的祝愿之衷心。题以“贺”字冠名,整篇便围绕着这个诗眼铺排组合,首联以实景造境,场面恢宏,二联以“飞雪”与“唤霞”承接,文句华丽,意境雅而不俗。第三联“诗咏古今”“笛吹唐宋”,作者返虚入浑,用笔用意高雅古朴。最后收束七八两分句,无非是谓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存在与发展壮大诗坛所以才增添了异彩,美誉得以传遍五湖四海。语虽朴素,但却情真意切。

综观全诗,语言精练,章法有序,犹如流水花开,妙造自然,其境界开阔,意境雄浑,着实看不出此系巾帼之手,雅作欣赏后,诵之思之竟不忍弃之,收藏了。

#03

锦园春室

题图

高喜文(山西)

地冻天寒好个忙,翁怀绝技织箩筐。

谋求生计何圆梦,货售方能步小康。

李悦岭赏析:

高喜文《题图》一诗呈现出来的悯农意识让人感到欣慰。良心写作,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力量。老翁一把年纪了,还在“地冻天寒”这样条件差的环境里编织箩筐度生活,诗人的悲悯之心让人充满了敬意!这首诗从写实入手,从生活中一个片段提炼出艺术的烟火,弥漫到读者的心灵。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字字触动灵魂,句句让人揪心。诗人精妙的构思,质朴的语言还原诗的本质。细品这首诗,笔者已被老翁精湛的编织技艺带到无限憧憬里。“翁怀绝技”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而是孤单身影背后梦想意志的坚持。在这里看到了普通劳动人民最质朴善良的一面和为圆小康之梦努力执着。结尾部分充满了悬念,让人也为老翁编织那么多箩筐是否卖得出去而担忧。“货售方能步小康”,不是诗人留下的诗眼,实属诗人悯农意识的心灵体现。写实从浮夸应景的唱和诗分离出来,是诗人高喜文诗歌风格的一大特色。艺术来源于生活,《题图》诗的意义体现出了人性的最大价值,与人共勉。

#04

早梅香阁

心悟

身无绿叶亦称花,嬉戏冬梅乐小娃。

仙苑久居心寂寞,不辞辛苦向人家。

覃春山简评:

关于雪花的形状,古人曾描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意思就是:凡是草科、木科的花朵一般是五个花瓣,唯独雪花有六瓣。如今人们也多认为雪花为六瓣状,但在不同低温环境所形成的雪花是有差异的,雪花晶体在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研究中,被分为21个不同的基于形状的类别,在20世纪50年代,扩大到42个类别,在20世纪60年代扩大到80个类别,随着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到2013年已经扩大到121个类别,可见自然之神奇!

古人描写雪花的诗较多,大多是描述大雪的,比如李白用“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形容燕山雪花之大,而白居易在《雪夜喜李郎中见访》中写道“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将雪花比作鹅毛。

该诗首句“身无绿叶亦称花”点明雪花的属性,它并非草木之花。紧接着用“嬉戏冬梅乐小娃”来描写雪中颇具代表性的景物。尾联“仙苑久居心寂寞,不辞辛苦向人家”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下雪,可谓独具匠心,别出新裁!

#05

沁园春室

浣溪沙.冬雪(韩偓体)

一阕清词

风过小园寒意浓,琼花绽放万千丛。纵然香断亦葱茏。

不与俗葩争绮色,唯留玉面净尘容。清魂一缕化春风。

比克点评:

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既大气中的尘埃等固体杂质。当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故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雪花又被人称为迎春“花”。如(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上阕:

小园里充满着浓浓的寒意,无数的雪花伴着北风飞舞。即使无香也非常旺盛美好。

下阕:

雪不与百花争艳,只是留下美好的面貌洗净尘俗。又将一缕纯净的意念化作春风。

纵观全文,作者用词简洁、精准,主题突出,谋篇词脉通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上阕景,下阕情,情景交融。把雪的功能比喻一种精神。

#06

天仙子苑

凤凰台上忆吹箫·深冬别绪

中原客(河北)

山透寒声,影牵曦辔,一钩云绾峰头。望野亭孤石,任伫荒丘。怜见淤滩柳下,溪戚戚、默默还流。其谁晓,离乡苦旅,失寐层楼。

幽幽。本情未老,耆指燎烟痕,释解闲愁。奈是为生计,浑似萍浮。惟共凄风凉月,将远梦、俦与双眸。期春日,旋车复归,乐唱兰舟。

止水点评:

长调易于抒发较为复杂的感情,但难于结构的紧凑严谨。中原客的这首长调,将羁旅之孤、思乡之愁、生活无奈之苦以及想象重归之乐等等复杂之情,揉合交融,或隐或显,抒写得曲折有致;而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写情,以情生景,特别是上片结末两句的承上启下,让结构自然而严谨,深得长调写作之三昧。

上片抓住“深冬”景色特点,选取典型景观,突出凄寒、无依、荒野、孤寂、悲戚、无奈等感情色彩,将离乡难眠之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借景物的描写,呈现于读者眼前,敲击着读者的心灵,与之共鸣。

下片写羁旅的无奈,先通过抽烟解愁的细节,写苦闷的心情,再写“滔萍”生活的凄凉,最后是期望“复归”的快乐。相比上片,下片较为粗糙。虽也有“浮萍、凄风、凉月”等点缀,但总体结构较乱;表情也较显露,如“奈是”句,“期春日”句等,尚有打磨的空间。

#07

浪淘沙室

冬日江南

闲人偶吟(湖北)

樟叶深青枫叶朱,江南冬色亦清殊。

寒潮一夜门前过,晓探枝头梅绽无。

鑫燁赏析:

作者心中的江南烟雨风光无限,吴侬软语风情万千。而在此诗中作另起一笔,着重来描冬日的江南大别于北国之美。首先在北国冰封大地,皑皑一片,生机全无之际。而江南却是樟叶青翠婆娑,枫红灼灼劲舞漫天,流水潺潺清澈照人。仅仅只有寒潮在短短一夜之间,于门前那么匆匆一过。然而清晨说不定又可以看到枝头的报春的红梅了。

此诗虽语言质朴,却动情的刻画江南之美丽,四季如春的秀丽景色。

#08

荷华媚诗词庭

江畔(孤雁格)

玉兰客

谁从远岸乘祥云,唱食沙禽逐水滨。

素手轻扬开画卷,江边更看牧鸥人。

一缕月光赏析:

这首七绝描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起句视线拉远,在远远的对岸,彩云飞翔,有个人飞雪踏浪,与水鸟嬉戏,”素手轻扬开画卷“,素手让人想起白衣飘飘的女子,芊芊玉指,挥手之间就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江边更看牧鸥人“,牧鸥人,这是诗眼,此处用典,海鸥有个典故,古代有个很喜欢海鸥的人,他每天来到海边,和海鸥一起玩耍,海鸥也把他当做好友,每天飞下来和他玩耍,毫不设防。有天父亲和他说,明天你趁机捉几只海鸥回来玩玩吧。第二天他到了海滩上,想捕捉几只,但是海鸥们却盘旋徘徊,仿佛有了感应,知道他的阴谋,不肯下来和他玩了。最后这个牧鸥人,说明海鸥感应到此人的毫无心机,淡泊无求,非常的信任对方。我们看诗,要看背后的隐含的意义,这首小诗展现出作者的超凡脱俗,寄托在一幅牧鸥图上。


#09

撷芳词馆

鸿雁

诚挚

苇荡安家远市声,秋容渐尽向南征。

商歌惜别寒潭月,万里关山两地情。

钰渊诗话:

这是一首以“鸿雁”作题的绝句,作者以简单的笔墨生动地描写了雁的习性,雁长居于苇荡之中不愿或不喜市井之喧嚣,然诗词者,多以物喻情,细细嚼之,这或者就是作者自身心态的一种体现。首二句作者通过“远市声”、“向南征”继而烘托出这种“隐逸”的感觉,平日善居芦苇之中静然生活,待到秋日将尽之时默默向南而徙。然而真到离别之际,却又百般不舍,转句作者以典“商歌”作引,渲染出一幅悲凉的情境。是啊,一朝秋容消散,月冷霜天,雁过寒潭,一别之后满目萋萋,此去万里远迁,云山漫漫,不知飞跃关山几度,唯有此情不绝,南国塞北,长天一系,两地含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