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空白期青花瓷鉴定技巧

 RK588 2022-01-17

空白期,又称黑暗期,在景德镇瓷器历史中泛指明代正统景泰天顺(1436年-1464年)。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发现其中任何三朝时期带官窑年款的瓷器存世,所见瓷器都民窑所产,因而称作“空白期”。

图片

明正统 青花孔雀纹大罐

明代这三朝实际上都有官窑出品,主因是皇室内部因帝位屡起冲突,所以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瓷器此时因而不便书写年款,因此这三朝的瓷器在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里常这划归宣德或成化朝。直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发现的一批明代正统官窑瓷器,并可看出与宣德、成化不同的风格,空白期的瓷器面貌才逐渐明显,但三朝出土、传世物及相关史料毕竟有限,因此空白期瓷器的资料终究不多,但大致可发现,空白期的瓷器云气纹颇重,主题花纹往往用云气纹罩住,青花也比较灰暗

图片

明正统 青花松竹梅纹罐

古瓷的器形和纹饰等,一般的演变规律是后一朝继承或仿制前一朝的。古瓷界也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去辨别正统、天顺和景泰瓷器的。从实物上看,三朝下令烧造的官窑仿宣德的风格,其他的则仿元代风格。

由于“空白期”瓷器的存世量少,故而其器型也不多,大体都是之前永宣时期的器型,但也有一些新品种,如戟耳带座的器物。三朝瓷器器形饱满,瓶、罐类大形器与宣德时期相比差异不大,正统时官窑瓷器的制作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青花色泽,所体现的时代风格均与宣德晚期署款的官窑器接近,是宣德制瓷风格的延续,但在生产中又有所演变和创新。颈部与宣德时直颈类似,而景泰至天顺时的则多与其后成化时的上收下阔式相近。器物口部在正统时期略收,与宣德时器口部外撇稍有不同;器身线条方面,正统时线条变化比较平缓,宣德时线条起伏明显。

图片

明天顺 青花波斯文三足炉

元代的梅瓶多是高瘦、唇口、直颈或斜颈,宣德的梅瓶虽然也有高瘦型的,但都是卷口、束颈,有很大不同。而空白期三朝的梅瓶都是高瘦型,没有卷口和束颈,多是唇圆口,直颈或斜颈,更近似于元代。

图片

明天顺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元代和宣德的大罐都很多,比较接近的是短颈,鼓腹。但是元代的大罐略显高瘦,胫瘦,足微外撇,束胫。宣德的矮肥,肥胫,足不外撇。空白期三代的与元代更为接近。

图片

明景泰 青花八仙庆寿纹罐

纹饰布局方面,正统器青花亦是宣德青花的延续,瓶、罐多采用三段式布局方法:即肩、腹、足三部分。其总的特点是由宣德时的繁密而向成化时的疏朗相过渡。图案花纹以缠枝和折枝的花草为多见,常见有缠枝莲、缠枝菊、折枝牡丹、松梅竹等。本时期的蕉叶纹多为連弧状宽边,主脉空勾留白,支脉画成并列细斜线。松针早期为圆形,后期呈椭圆形。梅花早期多蓓蕾及半放的小花,后期则夹画数朵大花。竹子早期竹杆空勾,后期改成一笔实线画之。这个时期的柳树条画成条条直线,犹如断续的雨点。

图片

明正统—天顺 青花卷草纹梅瓶

动物纹中,常见麒麟、孔雀、犀牛、狮子和鱼藻纹等。星象图也较常见。

图片

明正统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纹饰画法,沿袭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有人物的图像多见楼台亭阁、琴棋书画、携琴访友、仙人指路等内容。而且,人物大都活动在云雾幻境之中,人物的脸部鼻尖突出。永乐、宣德时瓷器上出现的云气纹在正统朝被广泛使用,一般亦采用外粗线、里细线的画法。所画云层常迷漫天际,或从地上涌起,缭绕于亭阁之间,造成一种亦仙亦幻的气氛。

云纹的轮廓线很宽,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連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这种大片流云纹的画法,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这种画法被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为三朝所独有。除了飘带状如意云纹以外,尚有三眼蝌蚪云纹、“壬”字形灵芝云纹,和成“器”字排列的“壬”字云与蝌蚪云的组合等画法。

图片

明天顺青花人物图罐

碗盘之类的四周沿边常可见有卷曲形花草纹,状如螺纹,也为三朝民窑青花装饰的典型图式。

图片

明正统—天顺 青花婴戏图碗

空白期绘画笔法粗放,画面简洁,布局疏朗,空间较大。自景泰朝开始,几何图案减少,而绘画成分逐渐增加。

图片

明景泰 青花八宝勾莲大罐

正统青花瓷器所用青料有两种,一种为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进口青料,青花色泽浓艳;另一种为国产青料,呈色较淡,为灰蓝色,这一时期使用国产青料开始居多。

图片

明天顺 青花荷莲大碗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青花发色大部分和永宣时期的苏麻离青相似,也有极少部分纯蓝发色或发色灰暗的,不可以是否苏麻离青发色进行真赝判断。

图片

明正统 青花飞龙炉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青花瓷器釉面和宣德永乐均有细微区别,倒是和元代青花瓷器颇为相类。具体原因不明,很有可能是因为此时的釉料没有经过长时间陈腐,缺乏永宣时期精益求精的要求,釉和胎一样发生了退化现象。但总体依然白中闪青,光亮透明,玻璃化程度较高,唯肥腴程度不如永宣瓷器。

图片

明空白期 青花缠枝莲纹双耳瓶一对

空白期三朝,由于皇帝不重视瓷业,瓷业下滑严重,表现为胎体比较厚重,明显不如永乐宣德时期精细,出现元末瓷器那种瓷胎淘洗不精的现象,胎中多黑色瑕疵,底部一般有明显的大面积火石红,细沙底已经罕见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见的这三朝琢器的修足工艺,也与其前后时期有所区别。一般底足削修得并不过分细腻,多为敦厚的浅宽圈足或微上凸的平砂底,带有火石红痕或粘有星点窑渣,类似其后成化大盘类多见的所谓“糊米底”。琢器一般底部无釉,碗、盘类底部跳刀痕比较明显。瓶、罐类器口沿多见削釉现象,足墙较宽而深,也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特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