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中有异,各尽其妙——漫谈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比较鉴赏教学

 神龙浪子zxm 2022-01-17
同中有异,各尽其妙
                  ——漫谈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比较鉴赏教学
四川广汉中学     李丽平

主题词:语文教材   单元教学   整体比较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路在何方?这是目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困惑的问题,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多,系统化知识强,学习时间短,加之随高考指挥棒的运转,“应试”之风盛行,教与学也受到了功利性的挑战,高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其它学科上,而无暇顾及到语文,不能做到预习一环,更不用说拓展课外阅读了,这使语文课堂教学进度减慢、效率降低。针对这种状况,我越来越感到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优劣,经过教学中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较好的办法就是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旧框架、旧模式,从实际出发,用系统论来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这样就会达到省力节时,高效率的,同时还会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预习一个单元的内容,达到整体比较性鉴赏学习,进而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想用拙笔来谈谈自己在单元整体比较鉴赏教学中感受到的“同中有异,各尽其妙”。

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探讨与深入,一些有思想、有见地、有深度、有力度的理论著作逐渐帮助语文教师从混乱的困扰中解脱出来,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改革。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教法……从批判走向建设,其中不拘一格的教学尝试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从实际需要出发,推进了语文教学。近年来,许多地方也有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其实,这种尝试,正是系统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大运用。教师备课的整体把握,前后内容的连贯,学生预习时的单元整体比较学习,以及教材各单元内容的安排及单元提示……这些都在不经意中形成了整体思想。因此,我将自己如何利用系统论来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归纳如下:
一、 用职业的敏感去感知语文教材的整体性。
常言道:各行各业,工作时间长了,熟能生巧,便会产生职业的敏感。警察对罪犯敏感,医生对病人敏感,商人对市场敏感,农民对时令敏感……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地就应该对教学内容敏感了,用职业的敏感去感知语文教材,进行教学,知识将系统化、条理化。高中语文教材共六本书,每册均为六个单元,每本书收集内容各不相同,由一册至六册,层层深入,而每本书收集的六个单元安排大都是:前四个单元属现代文,后两个单元属文言文。各单元内部内容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处,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各尽其妙”。如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二单元是小说单元,分别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和中国古代小说。同为小说单元,但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文与课文之间却有着古今中外、时代国别的不同、中西方创作风格的差异。再如第三、四单元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戏剧、外国戏剧和中国古代戏剧。同为戏剧单元,但单元之间展示的却是古代和现代的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称为“戏曲”,现代戏剧主要指话剧、歌剧、舞剧等。其实,除各册书、各单元之间同中有异,异中相似外,单元内部课文的选择也是同中有异,妙不可言。有些是创作风格不同,有些是塑造人物不同,有些是语言艺术不同……。至于古文单元内容的选择,从高中六本教材整体看,一般是以古代散文、文言小说为主,从高一的先秦散文、历史散文到高二的晋代、唐代散文;文言小说时间由远及近,思想内容人也是逐渐深入。先是孔孟之道,再是老庄哲学,甚至高三的古文单元也上升到了单元专题学习。如:高三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所有内容都是关于孟子的,只是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孟子的一些思想,如“仁政”思想中的“保民而王”、“以民为本”等,与高二教材所编的孟子的内容相比,又进了一层。如果一名语文教师拿到教材能先感知整体的现象再注意构成整体的各种成分,即运用格式塔理论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结构性和整体性,那么教学将发生质的飞跃。
那何谓整体性?大文豪苏轼曾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一种整体性,还有唐代诗人韦应物也说道“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元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这也是一种整体性。若在阅读教材时,把六本教材看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运用系统论整体规律备课,整体感知,那么,对教材的处理将是一个突破,将会让教学走出支解和片面理解课文的误区。
二、系统论来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学观。
传统语文教学一般都是逐篇、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先阅读再分析,最后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点点、一滴滴,填鸭式的教学,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结果忽略了整体到局部。而“系统论”就是以某种方式构成内在联系的或结构化的整体。用这个观点来看待一个单元的教学,就要体现整体性、结构性和相关特点,要把课文的每一个单元看成是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游离的。因此,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把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置于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个单元结构内部来看整体性。因为现行课本大多以文体作标准组合单元,即同一单元就是同一文体。在文体知识和写作规律上均有其共性。如果就课型设计而言,也能看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性。一个单元大多是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一半。那么选用教学方法就可以从“精讲课、略讲课、阅读课、检查课”等课型入手,做到“精略细粗相结合,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最终成功达到节力省时高效率。如:在教授高二四册戏曲单元时,我抓住该单元课文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五步走”学习法。第一步,学习理论。讲解前,我提前利用早自习带领学生阅读四篇文章,结合学生概略地点了一下与戏曲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脸谱颜色的象征意义、戏曲种类、戏曲角色、戏曲三要素及常用术语……。第二步,示范学习。带领学生找出课文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重点讲解了《窦娥冤》,并以一带三,整体学习了其它三篇课文中相关戏曲知识和思想内容;第三步,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将获得的理论知识及初步形成的能力独立进行阅读分析的实践活动,把知识分解为部分,放在相关的课文中去;第四步,总结规律。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知识综合为整体,使之系统化、条理花,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网络;第五步,读写结合。指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以上这些就体现了单元的整体性。若每一个单元是一级台阶,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教学,那么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我们将更上一层楼。如果把若干个单元教学环节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教学整体,那单元教学在具有相对独立性、阶段性特点的同时,还具有了纵向连续性和系统性。
由此看来,高中语文中用系统论来建立起单元教学整体观有益无害,体现了高速、高效率。第一,我们不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逐一讲析,也许原来十几课时才能完成的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完成了,并且促进了学生自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潜力,也提高了效率;第二,是向传统教学的挑战,是启发式教学,能让教与学双向交流,产生和谐的共振,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第三,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形成了整体训练体系;第四,节力省时,有利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调动了学生的情趣爱好。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性学习远远大于部分学习,其潜在的优势已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学习教材内容时,既能找到内容相同处,又能在比较中感受到个中区,真可谓其乐无穷。
三、在整体比较中感受“同中有异,各尽其妙”。
“同中有异,各尽其妙”。苏轼曾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来不同角度的鉴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教材一个单元所编选内容体例、风格大致相同,若在整体学习中先找出共性,再分别进行比较奖赏,那将会感受到各自的妙处。
同样以高二四册戏曲单元为例,我在教授这个单元时,花了一周多时间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备课时整体感知了作品内容,寻找出五个由浅入深的比较点。第一:作家的创造风格、作品的剧情异同;第二:戏剧冲突的异同;第三:语言方面的异同;第四:运用艺术手法的异同;第五: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异同。并把这五个比较点抛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主动去思考,在整体比较中感受四部作品中的“同中有异,各尽其妙”。
通过单元整体比较鉴赏学习,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增强了,原计划一周多才能讲完的课,居然三节课就顺利完成了。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效果。如他们在整体比较鉴赏第五个点时,从人物的身世、地位、性格、经历、结局等展开了比较,通过课外知识补充,形成鉴赏性文字,理解深刻,全面独到。再如整体比较语言异同时,学生从作家生活年代、创作风格入手,抓住了关汉卿“本色”一面,王实甫“文采”的一面,汤显祖“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孔尚任抒发“亡国之痛”的悲伤之情,可谓联想丰富,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了。这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智慧,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愉悦之感。
天地大舞台,课堂小天地。我想如果语文教师合理运用系统论建立单元教学整体观,那将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也会为学生争取到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不仅缩短了高考的距离,而且更大的收获是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整体比较中远离“读死书,死读书”的无聊与枯燥,进而感受到“同中有异,各尽其妙”的乐趣。


参考书目:
1、高中语文现行教材第一至六册
2、《语文教学探颐索隐》——刘永康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3、《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此 综合 是由 动力组合 发表 联系EMAIL:lxdllpljw@sohu.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