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茶叶网 中华名茶网 中华文化设计网 茶精品杂志 讯 3月22日晚,茶世界.一地一会12期在宜昌均瑶大酒店木锡轩茶舍举行,来自宜昌、深圳、广州、河南等地的30多位茶友聚集木锡轩,品饮佳茗,共叙友情。 当晚还举行了诵诗、观木、咏竹、读藤、赏石等雅玩趣事。 宜昌茶文化学者刘伟华教授与茶友分享了宜昌茶文化与茶生活理念,并向茶友赠送个人专著《且品诗文将饮茶》。 宜昌茶历史研究专家韩庆春讲述了宜昌茶历史与产业发展历史。 (何宏江 王坤 ) 宜昌茶友圈● 茶会 雅集
摄影 ▏ 向阳 视频 ▏芝麻坨坨工作室 茶世界.一地一会12期 木锡轩 喫茶去 2017.3.22晚 覌木 品茶 诵诗 咏竹 读藤 赏石 茶, 自中国起源, 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茶友名录 (茶世界.一地一会12期) 王芳 尹莉 万怡君 王坤 王晓琴 陈婷 苏韩州 何宏江 陈正兰 马毅洋 常江 蔡勇 阙惠玲 向阳 吴铭 刘伟华 韩庆春 胡淑芳 舒齐春 夏源琪 宏华 龙宏英 朱付立 李亚丽 ...... 茶会.品鉴.雅集.友情 丁酋春月,雨润大地,明前茶香。木锡茶舍,众贤雅集。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茶会主持人尹莉,也是木锡轩茶艺师和木质鉴定师。 今晚,木锡轩茶舍茶香弥漫,喜迎“茶世界.一地一会”第十二期茶友。前十一期分别在湖北各地和广西桂林等地举行,中外茶友共品一杯中国茶。今晚,于品茗之余,观木、赏石、诵诗、咏竹、读藤… 今晚,有茶人、诗人、新媒体人、画家、作家、摄影家、评论家、企业家等二十余人光临木锡轩。他们是:木锡轩主人、木头艺术玩家王芳先生,新媒体人、芝麻坨坨工作室王坤先生及王晓芹女士,宜昌茶叶网总编、艺术策展人何宏江先生及其爱人陈正兰女士,茶艺师、茶艺培训师陈婷女士及创意藤艺术人苏韩州先生,播音艺术指导吴铭女士,90后诗人马毅洋先生,60后诗人常江先生,画家、“三峡一笔竹”蔡勇先生,艺术评论家阙惠玲女士,摄影家向阳先生,茶文化专业教授,“中华优秀茶文化教师”刘伟华女士,三峡茶历史专家韩庆春先生等。还有一些闻讯而来的茶友。 今晚的茶艺师是:陈婷、尹莉、万怡君。她们都是经过科班训练的资深茶艺师。 我们共享4款佳茗:2006年勐海熟普、收藏级2001安化黑茶天尖、凤凰单丛、宜红。茶品支持:木锡轩茶舍、仙茗居茶舍、何氏茶道馆。 首先我们欢迎木锡轩主人、木艺术玩家王芳先生致欢迎辞并简介金丝楠木。说完木头,我们再来聊聊石头。 新媒体人、芝麻坨坨工作室王坤先生不仅是互联网自媒体达人,生活中还喜欢古玩和石头,下面有请他介绍他新发现的一块美石。 木头、石头都是我们在品茶之余值得玩味的好玩意儿,您知道树藤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东西吗?下面有请创意藤艺师苏韩州先生展示并介绍他的藤艺术。 “生活不只有木、石、藤、茶,还有诗和远方!”今晚的茶会,我们邀请了宜昌的两位诗人,他们分别是90后诗人,同时也是石头玩家的马毅洋先生,60后资深诗人常江先生,可以说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时代,下面有请90后诗人马毅洋朗诵他创作的诗歌。 听完90后,再来品60后,下面有请60后诗人常江先生诵读他的近作。 “琴棋书画诗酒茶”,今晚,有“三峡一笔竹” 美誉的画家蔡勇先生光临茶会,并带来了他的作品与大家一起赏析,有请蔡老师展示他的作品。 艺术评论人阙惠玲女士与摄影家向阳先生对艺术有专业独到的理解。 茶会特别邀请了宜昌茶文化和茶历史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茶文化专业教授、“中华优秀茶文化教师”、高级茶道养生师刘伟华女士,三峡茶历史专家韩庆春先生。 下面,有请刘老师为我们讲讲茶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分享她的茶道养生经验和理念,刘老师除了研究茶文化,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文集《在路上》、《且品诗文将饮茶》等,今天,刘老师还带了她的文集过来。 下面,有请韩老师为我们谈谈宜昌作为全国重要茶产区的历史。 非常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主题茶会,谢谢大家的茶生活分享,谢谢茶艺师,谢谢策划人何宏江先生,你们辛苦啦! 每次茶事之会,实为人一生一度之会。我们下次再见,即使同主同客,但茶不再是那杯茶,你也不是当初的你,此时此刻也非彼时彼刻,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缘分,让我们好好珍惜眼下吧。 “茶世界.一地一会” 第十三期在那个神秘的地方等您来共品一杯茶。今晚茶会到此结束,再会。 12为一个轮回,13是一个新的开始,13期,在一个新的地方,一种新的方式。每次茶事之会,实为人一生一度之会。我们下次再见,茶已不是那杯茶,你已不是当初的你。只是心还是当初的心。 茶艺师万怡君 “木头人”、木锡轩主人王芳先生与众茶友趣话金丝楠。美女们听得最认真。 “芝麻坨坨”王坤先生最近发现了不少宝石,来看看宝贝,听听他的分享。 创意手工师苏韩州展示其创意藤艺术品 90后诗人马毅洋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风化》。 他既是诗人也是茶友,更是三峡石文化传播者。 诗人常江诵读古体诗。 他是诗人,也是茶友和侠客。 题木锡轩茶舍 常江 赠友人王芳 心闲浮尘远 名轩趣味深 金丝楠木韵 红袍茶汤明 吟诗春秋梦 画竹天地清 夷陵藏佳境 木锡有知音 七律 咏竹 常江 赠友人画家蔡勇先生 凌霜斗雪愈精神 万竿气节仰昆仑 青衫煮酒功名散 翠羽生风紫气腾 英雄豪迈凝碧血 君子才情润丹青 且喜醉墨舞天韵 木锡轩里传笛音 品画家蔡勇的水墨竹 画竹,我的启蒙老师是《高松竹谱》板桥先生,第二位是大自然,第三位是人生。 《平安图》大密大疏,梯次向上布置。胸有成竹后,放笔直取,一气呵成。表現的是太阳刚出、露水未干时修竹的形态。美啊,生机勃勃的生命!(蔡勇) 国学传播者宏华分享茶与国学 宜昌茶历史专家韩庆春先生讲述宜昌茶历史。 有关茶业和茶文化的起源问题是众说纷纭,通过研读众多学者有关茶业起源比较一致的焦点论据后,再抽丝剥茧,不得不惊呼三峡地区是茶业的起源地。 从《尔雅》、《尔雅注》、《广雅》,看三峡起源的地位。《尔雅》相传为周公所作,但学者多以为成书于战国末年和西汉初期,经过多人编著而定稿,其中的“槚、苦荼”是我国茶学专家公认最早记载茶的史料。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时年21岁的郭璞来到三峡中晋属的建平郡(郡治巫山),看望在此任太守的父亲,在游览和考察了三峡山水风物之后,他寓居于峡口之夷陵(夷陵此时为县,隶属于宜都郡),潜心注释《尔雅》,有《宜昌县志初稿》(1936年本)为证。《茶经》一之源中“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看三峡大茶树及其利用。陆羽和近代有关茶树起源的论点一样,认为当时存在的茶树最大就是起源地,这一句话说明在1300年前“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茶树)” 上述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在4000年之前三峡就有了茶树。二是因当时是非常原始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大茶树的死亡。三是陆羽在《茶经》“山南,峡州上、、、”与“巴山峡川”联系起来看,可以理解巴山至峡州的川江地区较小的范围,也就是长江三峡地区。《茶经》中还有:现在三峡地区有关茶叶区域范围、茶叶品质、茶叶包装以及唐宋时期有关贡茶、茶叶故事、天下二十饮茶用水的排位等无不表明三峡茶文化深厚的底蕴。 (部分摘录) 韩老师接受本网及“芝麻坨坨工作室”新媒体专访,畅谈宜昌茶悠久的历史。 河南许昌茶友朱付立先生专程而来,参加雅集茶会,向宜昌茶历史专家讨教。他说宜昌山美水美茶美人美。 台上的演讲很精彩 深圳来的茶友与宜昌茶友交流 美女主播也是超级茶友 茶艺师陈婷、尹莉。 美女茶友 读藤 面对面:宜昌茶文化、茶历史专家和学者。 宜昌茶文化学者刘伟华教授畅谈茶文化与茶生活。 摄影 ▏向 阳 今天,非常高兴受宜昌茶叶网何宏江先生和芝麻坨坨工作室王坤先生邀请,来参加这个集会。说到茶文化呢,其实并不是什么玄乎的神秘的东西。我一向主张茶饮有多重层次,既有解渴润喉,也有悟禅得道的,绝大多数人喝茶,就是生活茶,自在茶。大家都知道赵州和尚“吃茶去”的禅宗公案,讲的就是“平常心即道”“日常生活也是修行”的道理。我们讲以茶悟道,其实也有很平实的理解。 举一个例子:一片茶叶,一个茶杯,一个有心人,是什么缘分使他们在这一刻相遇?相隔千里迢迢,走过漫漫风沙,经过揉捻顿挫,经过烈火煅烧,最终因为一个爱它们的人,在一份透明无味里相遇、相知,彼此不顾一切,奉献出最为本真的滋味------水用热烈的温度激发茶的芬芳,器用无华的胸怀包容茶与水的交融,在品茶人心手一致的虔诚中,彼此成就一个传奇。这一刻,是绝无仅有的唯一。懂不懂茶没关系,爱不爱茶也没关系,且坐喝茶,让身边的人懂你,或许更重要。所谓一期一会,便是要怀着感恩与结缘的心,珍视每一片茶,珍惜每一滴水,感谢每一个人。我们的生命里,有多少人匆匆而来,只为伴你一段行程。悲也好,喜也罢,爱也好,恨也罢,一期一会,再不复见,何不宽容以待,福喜满怀。懂得一期一会,便是品茗之一得。 我们坐在这里喝茶,端起一杯茶,就端起一份心境,握住了一段人生。一饮而尽的兴许是豪迈,也可能是郁伤;慢啜细品的既可以是悠然,也可能是惆怅。只有等那一杯茶尽,放下空杯,刚才一刹那的色香味,重回眼前、鼻端、舌尖、心头。不断地拿起、放下,不断地续杯满上,不断地空杯相对。小小茶汤仿佛幻化万千心意,让你该拿起的时候,适时拿起;该放下的时候,自然随缘地放下。此时,你才会明白,简单一杯茶,道尽了人生百味。懂得拿起与放下,是为品茗之二得。 茶,最平凡,与柴米油盐酱醋一起,为百姓生活所需;茶,又最高雅,与琴棋书画诗词花为伍,为有心人增添风情雅趣;茶,特伟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茶是有根的,喝一杯茶,可以喝出一片山川风貌,一种风俗民情;茶是有情的,喝一杯茶,可以喝出一份美妙爱恋,一个生命的历程;茶是有魂的,喝一杯茶,能够喝出一段沉淀的时光,一缕深邃的哲思。懂得茶为无尽藏,知茶、习茶、爱茶、敬茶,便懂得自身也有无穷之能量,在生命的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时段,每一秒辰光,都应保持精进,做更好的自己,过丰富的人生。此为品茶之三得也。 历史上的宜昌,出现过许多名茶,诸如唐后期贡茶峡州明月、碧涧、茱萸、芳蕊、小江园等;因李白《仙人掌茶并序》而闻名遐迩的当阳玉泉寺仙人掌茶;清时贡茶远安“鹿苑茶”;诞生于18世纪中期被称为“贡熙”的“宜红茶”……宜昌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名茶,名泉,名人,也有很多茶文化茶民俗的沉淀,众多的文人雅士茶客也与宜昌结下茶缘,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事佳话。茶,无疑是宜昌的一张绿色生态名片。这张名片,刻满几千年历史风霜印记,却仍旧青葱碧绿,散发悠悠茶香。作为宜昌人,我们也很骄傲的。我们的历史名茶、名山、名水、饮茶习俗、制茶技艺、饮用方法,汇成独具峡江特色的三峡茶文化。作为宜昌人,我们更应该了解茶文化,传播茶文化,用一杯茶,去影响身边的人,用一个灵魂去感召另一个人,甚至感召更多人,这样才能让我们茶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活动非常成功,内容丰富,既有吟诗,也有绘画,既有赏木,又有品茶,既有玩石,又有手工,同时有茶这个平台,让我们大家有缘走到一起,共享这一段时光,彼此成为生命中的一段。我们更要珍惜,感恩,多读好诗,多喝好茶,用诗养干净灵魂,以茶养浩然之气! 每次茶事之会,实为人一生一度之会。我们下次再见,即使同主同客,但茶不再是那杯茶,你不再是当初的你,此时此刻也非彼时彼刻。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缘分,都当好好珍惜。 【茶 品】 ① 2011年黑茶天尖 湖南益阳安化干茶陈香浓郁,汤色橙红透亮,入口爽滑,滋味浓厚,舌底生津,喉有回甘,陈香中带有一丝药香,鼻窦通灵。 ② 2006年勐海熟普 昆明仓储,转化良好,口感醇厚。 ③ 宜红 宜都产优质红茶 宜昌茶之骄傲 【茶艺师】 陈婷 尹莉 万怡君 【茶 事】 ●覌木:木锡轩王芳的金丝楠 ●品茶:普洱、黑茶、红茶 ●诵诗:60后诗人常江 90后诗人马毅洋 ●品竹:三峡一笔竹 画家蔡勇水墨画竹 ●读藤:苏韩州藤艺术 ●品石:芝麻坨坨的石头情调 ●茶文化:刘伟华教授的茶文学 ●茶历史:韩庆春老师的宜昌茶历史研究 ●国学:国学传播者宏华分享茶与国学的渊源
茶世界.一地一会11期《黄梅五祖寺百席国际禅茶会》 宜昌茶叶网.“普洱教父”白水清宜昌茶友会 (2015.10.22) 主 办:木锡轩文化 承 办:宜昌茶叶网 媒体支持:宜昌茶叶网、茶精品杂志、中华文化设计网、中华名茶网、芝麻坨坨工作室。 茶道支持:仙茗居、何氏茶道馆 友情支持:艺品石家、苏先生工作室、舒适家门业 总策划:何宏江 王坤 主持人:尹莉(木锡轩) 从心来,得到三具足,与佛同来!” 12为一个轮回,13是一个新的开始,13期,在一个新的地方,一种新的方式。每次茶事之会,实为人一生一度之会。我们下次再见,茶已不是那杯茶,你已不是当初的你。只是心还是当初的心。 近期资讯回顾(点击浏览) 发布权威的宜昌茶业新闻资讯 宜昌茶叶网 总编 ▏ 何宏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