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路上,我们虽然总结出了很多方式,但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完美无暇的,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限时法则也曾是很多父母以前以及现在使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现在想想,原来我们天也在使用这一原则,因为每天吃饭的时候,我总是要对吃饭不专心的钢蛋说“还有10分钟,不赶快吃完,就不能出去玩”。  因为他在吃饭的同时还进行着其他的活动,玩玩具,来回跑,见缝插针的搭话等等。如果不用点策略,是吃不好这顿饭的。限时法则的使用范围很多,如互相道歉,收拾玩具,写作业等等,所以,很多父母都会使用这个方式。限时法则一般用在应对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父母规定孩子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或者完成父母要求做的事,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某一行为,让孩子变得更好。比如,面对写作业漫不经心的孩子,父母看到后会说:“给你一个小时写作业,写不完,不然…”;面对和小伙伴吵架的孩子,父母会要求不愿道歉的孩子“5分钟之内,赶紧向xx道歉,不然…”等。
- 孩子悔过的机会:在限定时间内,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过自新。
但是,为什么有的父母用了限时法则后,并没有获得想要的效果,甚至觉得孩子的问题更难对付了呢?首先,忘记限时法则的真正目的。父母是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让孩子明白,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如不能玩,不能看电视,不能有新玩具等。我们不应该借由这一方式讥讽孩子,让孩子感到害怕被抛弃。不能说,你要是5分钟完不成,我就不理你,我就不再管你等等。这样的说法,会加重孩子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害怕,忘记了自己的问题,只想着后果了。 其次,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在限时时间内,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父母的脾气在此过程中逐渐积累,最终爆发。原本非暴力的教育手段,最后可能会变成体罚或者言语上的惩罚。所以,父母既然选择限时法则的方式,就一定要耐心,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最后,忽视外界的干扰因素。比如在饭桌上实行限时法则时,会有其他吃饭者的干扰,这样就缺乏安静的空间,让孩子反省自己的行为。 所以,要选择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其他人避免去打扰他。总之,在利用限时法则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三点:冷静,坚定和一致。养育孩子的确是一件值得深入学习的事情,不要理所当然,也不要秉承一切,要去学习,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