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战不断,生死胜败一瞬间│851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北伐之初,刘宋各路大军的进展,都颇为顺利。

东路军主将,青冀二州刺史萧斌,派建武司马申元吉率军杀奔黄河岸边战略要地,碻磝(qiāo áo)。北魏济州刺史王买德率军迎战失败,弃城而逃,刘宋军大获全胜,占据碻磝。

随后,萧斌又派将军崔猛率军杀奔乐安。北魏军镇守乐安的主将是青州刺史张淮之,也不是刘宋军的敌手,弃城而逃。

萧斌和沈庆之进驻碻磝,派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军围攻滑台。

中路军,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派遣麾下中兵参军胡盛之从汝南出发,梁坦从上蔡出发,杀奔长社。镇守长社的北魏军主将,荆州刺史鲁爽,弃城而逃。刘宋军占据长社。

刘宋军继续进军,梁坦派遣麾下中级军官,幢主王阳儿、张略,率领其麾下兵马,杀奔小索城。北魏豫州刺史仆兰率领两千兵马迎战,却被王阳儿等人杀得大败,逃向虎牢城。梁坦率军随后进军,又轻松占据大索城,之后,兵围虎牢。同时,刘铄派遣安蛮司马刘康祖率军支援梁坦,进逼虎牢。

幢主,即旗主,南北朝时中层武将官职名,大约能统领五百到一千士兵。

只能说,这里的刘宋军将士都有点杀疯了,士气高昂到极点,随便一员将领,就敢独自领着自己麾下兵马,攻城略地。

三支大军中,西路军的攻势最为迅猛。

西路军主将,雍州刺史、随王刘诞派遣麾下兵马,杀奔弘农方向。不过他并没有亲自出征,而是任命柳元景为建威将军,代替自己指挥西路军各部。

刘诞麾下后军外兵参军,老将军庞季明,出身关中豪门,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威望,于是,老将军自告奋勇,准备潜入长安一带,招揽心向刘宋的各族军民。刘诞同意了。

别说,老将军此行效果还真不错。他走赀谷进入卢氏县,游说当地士绅百姓,响应者很多,连卢氏县以北弘农地区的豪门,都主动派人来联系庞季明,表达愿意归附之意。

有了当地士绅百姓的支持,刘宋大军的行动,方便了很多。

柳元景领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等人,率军向卢氏县方向进军,其中,庞法起率鲁方平、薛安都等将领先行,从修阳亭兵出熊耳山,柳元景率军随后。广威将军田义仁率军奔鲁阳。

不久,庞法起率军占据卢氏县,继而进攻并占据弘农,生擒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随后,向潼关进兵。北魏潼关守将娄须闻风丧胆,弃城而逃,刘宋大军占据潼关。关中豪杰纷纷起兵响应,附近的羌族、胡族各部也纷纷归附。

同时,柳元景所部又攻克陕城。

西路军进展非常顺利,战果显赫。

负责策应西路军的刘秀之所部也是动作连连。刘秀之派建武将军锡千秋率军两千,向子午谷南口进发,府司马竺宗之率军三千向骆谷南口进发,威远将军梁寻率军一千向斜谷南口进发,兵分三路,威胁北魏关中地区。这时,氐人杨高发动叛乱,刘秀之又率军迅速平灭了叛乱。

可惜,就在刘宋大军多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形势却陡然发生了变化。

刘宋大军刚刚北伐的时候,北魏并没有第一时间针锋相对,及时抵御。因为,这个时间还是夏季,天气炎热,黄河沿岸,又是多雨潮湿,对于以北方骑兵为主要兵力的北魏大军来说,不是征战的好时节。

稍稍等待之后,到了九月,拓跋焘开始用兵。安排好后方事宜之后,拓跋焘亲率大军向滑台方向进军,救援滑台。

这里的拓跋焘也非常有意思,并没有分兵多路,分别抵御多路进攻的刘宋军,而是将自己的大军集结一处,准备攻破滑台方向的刘宋东路军,占据战略主动后,再全面开花,分别击溃其他方向的刘宋军各部。

进攻滑台的是刘宋宁朔将军王玄谟的军队。这支军队属于刘宋军中的精锐,装备精良,士气旺盛,战斗力很高,王玄谟久经战阵,也算得上能征惯战之将。但是王玄谟此人刚愎自用,又非常贪婪,滑台城还在北魏军控制之中呢,就将滑台城内城外的所有东西视为了自己的私产,即使在攻城的时候,也不让麾下将士随意损坏,导致刘宋大军攻城时束手束脚,数月攻滑台不下。

十月,拓跋焘率北魏大军到达枋头,并迅速向滑台城下的刘宋军展开进攻。

见北魏军声势浩大,王玄谟胆怯,撤围退军。北魏军随后紧追。

北魏军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强,很快追上了撤退的刘宋军,展开进攻。刘宋军很快溃败,四散奔逃,最终,几乎死伤殆尽,丢弃的军械物资堆积如山。王玄谟率领少量残兵败将逃回驻守碻磝的东路军主将萧斌处。

怒不可遏的萧斌准备将王玄谟斩首,在沈庆之的劝阻下,勉强饶了他一命。也是,形势已经崩坏,现在斩杀自己一方的大将也没什么用了,还是多想想如何抵挡北魏接下来的大举反攻吧。

在沈庆之的建议下,为了防止被北魏大军将自己的主力部队包围,萧斌派王玄谟守卫碻磝,申坦、垣护之守卫清口,自己率主力部队退回历城防守。

这次北伐,刘宋东路军,因为王玄谟指挥的失误,虽然还占据着碻磝和清口,但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防守下去意义也不大,败退回兵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受东路军失败的影响,刘宋军全面进攻的态势逆转,形势迅速恶化。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