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急 不健康的中医馆合作模式 不止你一个

 大老板商道 2022-01-17

这几个月,我放弃了这几年经营医馆的固执的思维,用实地调研的方式走南闯北,拜访了很多中医馆,康养机构,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导师的身份,尝试通过中医馆培训,中医馆管理接触了很多高端的投资人,感悟颇多,然后一路南下,去了粤港澳大亚湾了解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拜访了很多门诊和中医馆。

文章图片1

去了解杭州的互联网大健康布局,下一步应赵博邀请,要去一趟上海复旦大学见几个投资人。这段时间下来,这一圈全国之旅,给我很大的感触,医改改的是体制,风口是机会,但是中医人的思维却一丝一毫未曾改变。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健康医疗永远是一个朝阳行业,也永远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永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行业。然而中医院,中医馆和中医门诊是改革的重点,目前的形式各异,依然是一成不变的木讷和争论以及夹杂着中庸的老者。中医馆,中医门诊只是多了一个有资本介入的平台模式,其他的一成不变在等待国家政策给予更多的帮扶,你属于哪一种合作模式呢?

文章图片2

一. 以医生为核心的专业团队结构,很容易出现崩盘现象,医生本就是以技术见长的职业属性,对于商业也好,对于管理也罢或者说真正的以人属性的社会病了解都不多,核心的技术专业团队早晚会因为技术比拼,财务 管理纠纷而分道扬镳的,这种事情医馆长见得太多了。

文章图片3

二 以师傅带徒弟的传承:传承模式就是师带徒,有核心传承的中医馆传承模式是相对平衡的,生命力够强,发展空间也够大,但是条件太苛刻,不是谁都能办起来的。师傅带徒弟的实际案例里,还是有强悍的高手的,但是百年方可有奇葩,不妨你了解一下以二人转为主的赵本山老师的师徒模式郭德纲老师的师徒模式,哪一个走过来都是苦不堪言,也都要有贴身的管理团队介入,若不然很难很难。

文章图片4

三.合伙模式:合伙模式是几个意气相投、理念相近的中医师合伙开立的中医馆合伙模式是比较尴尬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凑合,自己开了门诊,再合伙开一家中医馆,身在曹营心在汉,难成大气,不说也罢,说了都是抱怨史

文章图片5

四. 个体模式:个体模式是数量最多,也是几千年未变的传统模式,医师个人开设的中医馆。生命力最顽强是个体模式,也是最脆弱是平台模式。等政策,等医保,等患者,等等等等,等自己的孩子们接班,中医院就是这么等国家的乳汁呢,你看看就明白了,没有野心,也没有家国情怀,更没有中医文化,生存而已,闭门造车,自得其乐。

文章图片6

5.平台模式:最容易开设的就是平台型中医馆,只要有资金就可以开设,而且需要的资金量也不大,而失败最多的也是平台型中医馆,因为门槛太低,竞争激烈,如果没有找到方向,单靠资金投入,养平台就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发展空间最大的是平台模式

文章图片7

这些普遍的模式造成了不同的问题,综合起来就是中医太散,无法形成技术+患者运营+患者+产品+服务+管理+渠道的完美组合,有的医馆走的是上游,觉得有实力跟中医院媲美,这都是异想天开的战略,私立医院尚且不敢和公立医院抗衡,你那里来的勇气呢?有品牌的医馆能拓宽的渠道就是用品牌加盟,国内知名品牌要做的就是抢占下游终端诊所的品牌和渠道罢了,增加供货渠道,快速盈利,看起来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核心问题是并不是以提高技能为主的策略,仍然要回归到以药养医的渠道上。

文章图片8

国内能异军突起的中医馆,哪一个不是沉淀多年才能在这次医改风口,快速发展的,他们的经验更多的也是来自于患者对品牌认知的沉淀呀。莆田系专科医院能够很滋润霸占医疗市场,都是在激烈的竞争策略中找到更细分的项目,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并被包容的,商业首先是要生存下来,有服务需求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在,一直在吹牛,那是需要有吹牛的资本作为后盾的。

文章图片9

很多时候中医人从技术上的“散”也影响了特色版块的发展,很多中医师会形成自有的封闭环节,技术交换利益,简单直接有效,不需要任何人的参与,美其名曰:只要疗效好,则天下无敌的小农意识很强,所以中医师的技术就面临着很难传承,不愿意传承,在搭建传承工作室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大多数是走走形式而已,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可以包容问题,从来不愿意吗,面对这个问题,中医馆的核心盈利,如果不按照市场化方向去运营,天天去拼技术,选大师,其实就是闭门造车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