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祸福无门惟自招——《素书》悟读之【101】

 新用户97560OBk 2022-01-18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安礼章第六》悟读【3】

【原典】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译文】

福在于积善, 祸在于积恶。

【悟读】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有余庆,福泽绵长,积善之回报;有余秧,灾祸不断,积恶之果报。《周易》这两句话重点探讨了“善恶福祸”之因果关系,善恶为因,福祸是果,因果明了,幸勿颠倒。

福祸之理,取自《周易》;劝善戒恶,三教共通。多数人一提佛,本然的联想到善,佛家之劝善文,是佛教文明对人性的一种呼唤;道家反复强调“福祸相依”之理;孔子亦警示,“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善恶之积,应之于事也”。文王以屡世之德,有天下八百年;秦元之得天下,兴之也霸,溃之也速。《素书》 本句重在阐述“福祸之道”,不断为善即为积福,不断作恶就是积祸。

正确解读人生之福祸, 须特别注意三点。

其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善恶本一体,人生之一切,往往是自己心念之投射。排杂念,持善念,护光明,存良知,是人生重要之修行。阳明先生说过,“良知就像天空中的太阳,私欲像是乌云,纵有乌云遮蔽,但太阳永存”。

其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的教诲,也是万事万物相互转化相互依存之理。祸与福,是一体两面,相对共存。人生为何有祸,是因恶的不断积累;为何有福?是因善的不断累积。故“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之积累乃是事物的量变阶段,尚属可控之时;一旦祸福临头,到了质变阶段,非人力所能控。

其三,“祸福无门,惟人自招”,这是《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人之祸福,皆自己招感而来,如同在山谷中呼喊,听到的往往是自己的回音。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

怨天怨地忌勿要,自作自受惟自招。

一切之因果,皆自作自受。智者洞察本真,谨言慎行,面对生活之是是非非,风轻云淡;庸者无明不察,胡作非为,面对生命之沟沟壑壑,怨天尤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