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一位老师谈关于如何写好小小说

 星辰72098065 2022-01-18

小小说一直以来是我喜欢的文学体裁样式。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莫泊桑以及美国的欧·亨利。像我当时在课本中学到以及后来看到的《套中人》《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树叶》《警察与赞美诗》,这些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或小小说精品。

我知道国内也活跃着一大批专事小小说创作的作家。郑州的《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小小说刊物,有个“金麻雀奖”也是专门为小小说而设置的。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订阅过大量的《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当然那时候主要是去读,真正动笔去写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或许是读者大多有猎奇心理,好的小小说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很多时候它更受一些平台青睐,相比散文或诗歌往往有着更多的阅读量。我承认为了片面追求阅读量,很多时候我是有些心浮气躁的,对于文章并没有刻意去打磨,将一些故事也当作小小说来写,刻意淡化小小说的文学色彩,片面迎合平台或读者的低级趣味。

今天在头条遇到一位老师,对我的两篇小小说有一些善意的建议,让我一下如醍醐灌顶。这位老师是一位省级作家协会成员,在《人民日报》《北方文学》《小说界》《百花园》《山东文学》《北方作家》等知名杂志上都发表过文章,对于如何写好小小说,想来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老师说,小小说虽小,可五脏俱全,小说的要素样样不少。只因为是小小说,文字应该在2000字以内为宜。耐读的小小说,一是要选择全新的角度,用太俗的方法讲故事是很难吸引人的。二是要留白,呈现白描的艺术效果,有的情节不去细说或结尾不去进一步交代,留下空灵之感。在场景和人物的描写上不要过细,不要面面俱到,造成画蛇添足。

小小说要有“包袱”,制造情节的起伏悬念,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随着情节的起伏,恰到好处地抖落“包袱”,起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感叹效果。小小说结尾可以虚拟化或多元化,运用留白写法,把结尾延伸开,最好把结尾残酷地留给读者。这样小小说就更有魅力、感染力和穿透力了。

应该说,对比这位老师关于小小说的一些要求,我的某些所谓小小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尽管语言描写尚可,但是整体故事情节趋于平淡,结尾有太多矫柔造作的痕迹。譬如在写作过程中常常生怕读者不懂,画蛇添足地进行旁白介绍,这样缺少留白,也就毫无空灵之感。

对于小小说的一些写作理论,我大体是熟悉的,可是为什么在写文过程中依然会犯一些错误呢?我想这大体跟自己的心态有关,只知片面追求流量,丧失了写好纯文学的初心。这事让我警醒,今后写小小说也从此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