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铃专题】燕子|我爱大自然

 风铃花开 2022-01-18

燕子老师说
我爱大自然
      文  燕子

要说我的创作,几乎大多数文章都来自于大自然,也就是说,大自然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
很多孩子提笔不会写作文,或者说,报了作文班,仍然下笔时抓耳挠腮,这是为什么?写作文究竟有没有秘诀呢?
写作要是说有秘诀的话,以我的写作经验,我觉得,这三点很重要。
第一,要热爱生活   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之所以能坚持 下去,源于我对生活的热爱,对于生活的触动总想用文字记录下来,起初写作的时候,我的文采并不好,语言几乎没有任何修饰,我就是用最朴实的话真实地真诚地描绘生活,因为接地气的素材,常常会让读者有共鸣。
热爱生活,你才会发现藏在生活里的美好,才会激发创作灵感,才会用心地观察,如果你对生活没有观察,那写作就像无米之炊,凭空去写,写起来太难了!
我们常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对的。写作一定要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作文就是写你的看、听、闻、触、感,就是用文字呈现真实的生活,所以,光依赖教室里学习的知识和技巧,依然解决不了写作的根本问题,那就是创作的素材积累。
第二,要多一些体验   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就是辅导班,对于生活的体验普遍都很有限。比如,四年级写《我学会了——》这个作文,有些孩子有很多的生活体验,比如,学会了一项特长技能;比如,学会了跳舞,乐器等;比如,学会了厨艺,比如,会做红烧肉,会做寿司,会做西红柿鸡蛋汤等,可是,有极个别孩子,居然找不到素材,我一问,他说他好像啥都没有体验过。你看,有生活体验的孩子,作文的素材丰富多彩,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文时,素材匮乏,没米下锅。而最重要的是,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人生感悟,比如,他会遇到困难, 会想办法解决困难,这就会成长;他会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同时,也会体会到失败或成功的各种滋味。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体验中成长的。
第三,与大自然交朋友   清代诗人袁枚曾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诗。”意思是说,大自然充满了哲理,只要细心观察,全身心的去体会,寻常的事物,也能写出绝妙的文章。
所以,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课堂,才是创作的源泉。
走进大自然,万物皆是我们的老师。向山学习它的沉稳,向水学习它的灵动,向花学习它的从容,向草学习它的坚韧,向树学习它的奉献……课堂上,老师教知识;生活里,我们学经验;大自然里,我们学智慧。
走进广阔的天地,打开视角,叫醒耳朵,让整个人都融入大自然,想像着,我们就是一棵会移动的树,一个会奔跑的动物,一片会移动的云,一朵会绽放的花,你会发现,世界竟如此美丽,暑假,给心灵放个假,寄情山水,拥抱自然,找到最纯粹的创作快乐。
走进大自然,释放掉负面情绪,扔掉学习的压力,身心补充到积极的能量,做一个精神丰富,内心澄明的人。

作为一名写作老师,我始终认为,除了课堂的授课,一定要带学生走出去,培养孩子拥有一颗诗意的心灵,让他们能够看到远方的风景。

附两篇创作文章:
《初夏的早晨》是我2012年发表在《作文指导报》初中版的一篇旧文,记得那天早晨,我绕着附近的菜地转悠,眼前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令我陶醉,随即,写下这篇随笔,没想到,投稿之后,很幸运,见报了。

《河滩里的一畦菜地》是今年疫情期间,我在小区旁边的金陵河滩散步,偶遇了一畦菜地,也是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文章,发表在《海口日报》。


燕子老师简介:
宝鸡市写作协会会员,长年坚持创作,发表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报刊有:《宝鸡日报》《华商报》《作文指导报》等,杂志有《作文与考试》《新新小作文》《山东青年》《做人与处世》等。
全国创新作文种子教师,创新作文的实践者,近年来,指导学生发表作品上百篇。


2020年暑假,“走进大山,拥抱自然”小学生创作研学营,期待你的加入!
研学营的主旨:
回归自然,融入自然,
细致观察,现场创作;
乐教乐学,爱上写作。
让孩子释放天性,在天地间找到童年的纯真快乐。
★研学营的特色
专职写作老师带队,24小时陪伴
田园式课堂   寓教于乐
情景式教学,立竿见影
体验式活动,锻炼能力,增强自信
★美丽的研学营基地

研学营的营地设在一个原生态天然森林公园里面,一座独立的小院,全封闭式的管理,方圆不会接触外人,食物蔬菜全是纯天然,生活环境干净整洁,食宿安全,无忧。


研学营团队成员介绍:
王小燕  拥有七年带队北上参加研学营的经验
钟小英  拥有三十年教龄,十二年的辅导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