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蛋白质为什么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呢?应该吃多少量呢?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2-01-18

先来问一下大家,食物的口味主要由什么决定?

      实际生活中:当一种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口味就会越差。

举个例子:有人说,我爱吃肉,因为我要补充蛋白质。那如果你给他炖一锅纯瘦的肉,好吃吗?我们都知道不好吃。

为什么?北方人说太柴了,太干了,太柴不好吃,怎么样才能更好吃?对,有人说五花肉才好吃,要往里加肥肉,肥瘦混合的,这个肉炖出来才好吃,才香。

那那个炖肉的香味,到底是谁的香味?是蛋白质的香味吗?不是,蛋白质没有香味,炖肉的香味是脂肪的香味。

你去看看各地的流传甚广的小吃,大部分都是油炸淀粉类的。什么薯条,薯片,什么油条,油饼,大部分炸糕,炸果子,什么炸卷圈,炸麻花,都是油炸淀粉类的,脂肪含量高,口感就好。

为什么巧克力那么好吃?如果里面没有可可脂,巧克力粉也不好吃。为什么加了可可脂以后,巧克力的口感这么美妙?因为可可脂的熔点,恰好是37度的体温,所以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入口即化。

如果你想提高蛋白质的口味,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就可以了,降低它的含量,你势必就要往里增加碳水化合物或者脂肪,这样出来的食物,口感一定好,但是蛋白质的补充量一定会降低。

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蛋白,如果你觉得口感不佳,可以和牛奶或者其他的食物稍微混合一下,口感就可以相对地做一些调整了。

另外,还有人问:我一天到底要补充多少蛋白质?其实蛋白质的补充量也很重要。

国际营养学会给出了一个蛋白质摄入标准,就是每公斤体重,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克蛋白,比如50公斤每天就要50克蛋白质的摄入。

如果一个普通人,平时很注意饮食,也注意均衡,同时也注意了基本的运动,工作也是正常的工作,有时候走走,有时候坐坐,一天补充蛋白质的量就可以少点,现代社会:土地的贫瘠、耕种方法以及环境的污染与压力,想做到均衡足量,真的很难。

如果同一个人,他今天要去参加健康跑或者要出差,他还补充同样的量合适吗?

       对,不合适。因为他要跑步,有大量的能量消耗,补充同样的量显然不太恰当。营养素补充的一个重要原则,叫做因人而异。

如果今天我坐着听一天课,和我要站着讲一天课,如果是同样的补充量,就不太恰当了。

       对于同一个个体,讲课肯定要比听课要多补充一些,这是营养素补充的第二个原则,叫做因时而异。

所以营养素补充的两个原则:第一因人而异,第二因时而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