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树 | 苏芬战争,二战时期最具喜感的战争(上)

 流浪的橡树 2020-12-01


73年前,中国推动着联合国成立始末

为亲人,自学刑侦,去追缉真凶归案

彭德怀与刘伯承的战争与和平

延安整风中的彭德怀与刘伯承

诗人穆旦,和他的抗战

2018年,湮灭在“乱坟山”的抗战记忆

川军抗战:淞沪会战,屹立如山

在抗战大背景下,再看淞沪会战

我的团长我的团:罗芳珪与抗战第一团

日苏战争系列,持续更新,点击可阅:

诺门坎会战,苏联红军到底有多厉害(上)

诺门坎会战,苏联红军到底有多厉害(中)

诺门坎会战,苏联红军到底有多厉害(下)

张鼓峰的喀秋莎(上)

张鼓峰的喀秋莎(下)

苏俄红军与匈牙利孩子们的“较量”

怀旧苏俄——那些年,在中苏边境上,眺望强大的苏俄

嘉定三屠,历史之殇(上)

嘉定三屠,历史之殇(下)

清宫剧观影启蒙:延禧攻略和乾隆盛世

沙飞,抗战的时空飞扬的一颗流沙

(橡树微信zhuerduo1222)

前叙:

本来今天计划写《扬州会战和扬州十日》。

昨天,与朋友在青城山外一家客栈喝茶闲聊。朋友都是慷慨秉性,茶叙间,一位朋友在茶桌上击节放歌。

歌声袅袅还没散却,另外朋友则用吉他、南箫创作了一首《扬州十日哭明月》。

这首曲子,以手机录下,本想间插在更新文章之中与朋友们分享。不料我比较笨,琢磨半日,愣是尚未转换上传微信号。

惭愧。所以,延迟了今天《扬州会战和扬州十日》的更新。

扬州会战和扬州十日》和今天《苏芬战争,二战时期最具喜感的战争》将在最近轮换更新,敬请关注。

苏芬战争战区地貌。

袁腾飞说,意大利是二战时期最具喜感的军队。

我却认为,在二战时期不仅有一支最具喜感的军队,还有一场更具喜感的战争。

这就是人们熟悉却陌生的苏芬战争。

说起来,苏俄继承沙俄的衣钵立国以来,一直被帝国主义列强没事拍脑门,其实本来胆子也不大。

1922年,苏俄与魏玛德国签署了《拉帕洛条约》,彻底废除《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后,开始走向军政等深度合作。

这之后,苏俄胆子慢慢大了。

当然,这一阶段的苏俄主要欺负的还是远东、中国和外高加索等地区。

随着斯大林和希特勒相继执掌苏俄和德国大权,两国迫不及待步入洞房。随后,被限制军备发展的德国大量转移军工技术到苏俄,借鸡下蛋。

苏俄军工得以飞速发展后,斯大林也就慢慢有了抓起地球当篮球拍的志气。

到1939年8月23日,苏俄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标志两国正式进入蜜月。

俄德互不侵犯条约,除却课本介绍内容外,还包括了两国商议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涉及了德国对苏俄的战机、坦克等当时尖端武器的技术支援等等内容。

此外,当时苏俄对远东、北欧及波罗的海沿岸独立国家的不可见人的领土扩张的要求,也在这一条约中得到了德国认可、支持。

当然,为了回报德国,苏俄也是勒紧裤腰带,在乌克兰等地搜刮粮食,抓革命促生产,卖力对德国出口石油、粮食、钢铁等资源。

这些苏俄出口的资源,即是后来纳粹德国发起二战时,最早积累的战争资源。

俄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前后,俄德两国以牺牲中国,换取了诺门坎会战的停战,重建了二战时期的日俄关系。

条约签署,苏俄得以迅速调整国策转移到西方。其庞大的军队更是迫不及待调集到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欧。

当初,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大举入侵东北,陈兵中日边境。

日俄战争中沙俄精锐哥萨克骑兵。

有过日俄战争的惨败心理阴影,所以,在日本威压之下,苏俄当时被迫全力以赴应付东方。

那时,为保证后院安全,苏俄主动赔笑脸,说好话,和西方边境各小国手拉手联欢,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

不过数年,苏俄和德国结盟,和日本握手,缓过气后,本性自然就要开始流露。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几乎同时,苏俄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苏波互不侵犯条约,派遣早有预备的苏军同步侵入波兰。

此后,苏军操控公民投票,鲸吞大片毗邻苏俄的波兰领土。卡廷森林屠杀便发生在这一背景下。

单方面撕毁和约,然后侵略,再通过扶持傀儡,操控公民投票去鲸吞别国领土。这是苏俄屡试不爽的贱招。

这样被苏俄撕毁互不侵犯条约而鲸吞的国家,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地区。当然,也包括中国西北、东北大片领土和蒙古。

这贱招在斯大林看来,无非是为复兴沙俄的盛世,收复沙俄失地而已,算不上是贱招。

不过,客观去看,能够一口气撕毁那么多国家的互不侵犯条约,鲸吞他国领土,苏俄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毁约太多,全无诚信。这是做人的底线。国家亦然。

说起来,国家邦交类似人们交友。对言而无信擅耍流氓的,不说应该警惕,起码也要三思。

芬兰,便是当年时刻警惕着苏俄的国家。

芬兰在古代被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入侵占领,随着大量瑞典人殖民和路德教派流行,在中世纪及以后,芬兰融入了欧洲文化圈。

1808年,瑞典与沙俄爆发芬兰战争。

瑞典失败,瑞典国王分封的公国芬兰被沙俄吞并,沦为沙皇治下的自治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直到1917年。

沙俄由钦察汗国大汗膝下的小小的莫斯科公国,数百年间膨胀为世界最大陆地面积的帝国,其间,也不知吞并了多少国家。

只是,芬兰算是幸运者。在一战之后,借助英法帮扶,得以摆脱沙俄取得了独立。

这是俄国与芬兰的历史渊源。

遇到恶邻不能搬家,这也是芬兰的麻烦。在冷兵器和机械化战争时代,芬兰对苏俄的地理关系,比较类似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

芬兰扼制波罗的海,离苏俄列宁格勒很近。

这在被打打杀杀武装头脑的苏俄人看来,芬兰便是列强对俄战争跳进跳出的跳板。得失关系苏俄国运。

苏芬战争主要战区图,右下角为列宁格勒。

苏俄的“战略家”、“思想家”们严肃认为,苏俄占领芬兰,则利于苏俄由北方海陆影响欧洲。否则,苏俄重要城市列宁格勒将直接裸露敌军重型大炮之下。

所以,苏俄开始琢磨怎么撕毁条约对波兰下手。

苏俄军政大佬们反复论证,最后,要求芬兰谈判修订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苏俄提出了若干谈判要求,包括:

以国家安全为由,以西北荒芜贫瘠的国土,要求与交换芬兰毗邻列宁格勒的南部肥沃国土

交换领土之外,苏军在芬兰的军事要地租借领土,设置军事基地

国家如人。显而易见,这般毫无契约精神,翻脸便是赤裸裸的蛮横要挟,无论国家与人,只要做得出来,就是流氓。无需解释。

芬兰虽然弱小,还是坚决拒绝了苏俄勒索。

为了不得罪流氓,芬兰主动表示:

芬兰是国际公认的中立国家,芬兰发誓不会允许任何国家利用芬兰领土去进攻苏联

事实证明,后来苏德战争爆发,芬兰除却有过借机收复被苏俄侵略领土的作战外,虽然德军多次示好,但是芬兰还是勉强遵守了这一誓言。

苏芬谈判在芬兰有礼有节的推拒中,陷入僵局。

1939年11月26日,有太多大事要做的苏俄终于无法忍耐僵局。

他们开始耍诈,声称芬军炮击苏俄境内小村庄曼尼拉,造成数名苏联士兵的死亡。进而,他们要求芬兰道歉,并要求芬兰国防军后撤防线20到25公里。

所谓曼尼拉炮击事件,现在已经水落石出,真相便是苏俄红军的贼喊捉贼的栽赃。

当年,苏俄外长莫洛托夫倒是用这一事件,借酒装疯,耍了很大一个无赖。

在次日的谈判桌上,莫洛托夫在谈判桌上摔出苏俄内务部出具的伪证,对芬兰代表义正辞严地愤怒谴责后,发出不退则战的最后通牒。

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预料之外,芬兰代表不亢不卑,还是坚决拒绝了苏俄要求。

莫洛托夫为此被莫斯科骂得头晕脑胀,更是恼怒异常。

他拒绝芬兰代表解释,粗暴表示,谈判终止,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无效,苏俄与芬兰就此断交。

这时,距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不过3个月。

1939年11月,继中日战争后,欧战也已经爆发,世界开始大乱。

30日,苏俄发表声明,单方面对芬兰宣战。

这天,苏军庞大机群在宣战广播声中,对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其他城市,实施了猛烈的无差别的狂轰滥炸。

这是二战欧战中,攻击方首次的大规模无差别攻击。

一贯标榜自己正义的苏俄如此违背人道,胆大妄为,舆论为此哗然。

为了继续标榜自己的正义,莫洛托夫为此发表讲话解释:

我们没有轰炸,我们不过是向饥饿的赫尔辛基群众投下了面包

莫洛托夫的面包篮,成为了芬兰人的战争记忆,也成为战争史上无耻战例的笑谈。

强权就是真理。

在斯大林和苏军看来,他们对侵略芬兰的战事,有理由乐观。

当时,苏俄有1.3亿人口,钢铁总产近2000万吨。

苏军有在德国军援技术扶持下的现代化的370万常备军,超过700万预备役部队,以及数是千计的坦克,飞机和数以万计的大炮。

在苏军编制里,苏军主力步兵师包括了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营、5个侦察营、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

在战时编制下,苏军每个步兵师大致有15000人、近80门75口径以上的各类野炮、50多门45毫米反坦克炮、12门高炮、70门82-120 毫米迫击炮。

此外,苏军还有数以千计的若干坦克、装甲车,数以百计的战机,以及3000多匹军马。

相对而言,芬兰显得非常渺小。

几乎没有重工业不说,芬兰当时全国人口不到400万,国防军几经扩军也不过区区30000来人。

芬军武器装备也落后当时,全军仅有10辆英国援助的轻型战车用在边境巡逻,剩余不过30来辆老旧的一战时代法国雷诺战车。

芬军空军有一战时期的70架飞机,这对苏军当时战机而言,无非靶子。

芬军能够拥有的75口径以上的火炮,也不过是20来门随时可以打不响,没有驻退装置,老掉牙的19世纪的加农炮。

国力、军力巨大悬殊下,芬兰到底还是发挥了北欧海盗精神,下了决心要和苏俄死磕到底。

苏军全面侵略爆发,芬兰进行战时动员,各地预备役官兵滑着雪橇,背着自有武器,由四面八方赶到了抵抗苏俄侵略的第一线曼纳海姆防线。

这时,芬军主力编成不过8个步兵师,战兵不足20万人。

此外,为这支部队作保障的后勤、运输等部队,是匆忙间,由民兵和妇女组成的杂牌部队。

斯大林以下苏军各级头目们有理由自信,他们自然不会把小小的芬兰放在眼里。

苏俄当时最大军区列宁格勒军区担负这次侵略,为一鼓作气占领、吞并芬兰,苏军集中了当时最精锐的第7、8、9、14集团军近60万大军参战。

这支侵略军的统帅,便是俄军内战名将,斯大林最信赖的伏罗希洛夫元帅。

斯大林与他的铁哥们伏罗希洛夫元帅。

当时,苏俄五大元帅是伏罗希洛夫、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布琼尼、叶戈罗夫。

在肃反中,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纷纷落马,布琼尼不再理军,不会玩枪的首席元帅伏罗希洛夫一枝独秀。

伏罗希洛夫最出名不是他玩枪打仗,而是栽培小弟。

当时,在诺门坎会战崭露头角的朱可夫,以及后来在二战中出名的巴格拉米扬、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等苏军名将,都是追随伏罗希洛夫元帅混的出身。

战略大势上,苏军与德军结盟,与日本谈和,再无后顾之忧。既然一枝独秀了,伏罗希洛夫自己就当然更想要打好这场战争。

于是,在一帮幕僚参谋下,伏罗希洛夫制订了依仗强势军力,一鼓作气全面灭亡芬兰的作战方案。

是时,在绝对优势的大炮猛轰和空军掩护下,苏军向芬兰发起了气势如虹、排山倒海的全面攻击。

在芬兰南方战区,苏军第7集团军从列宁格勒沿着拉多加湖西岸向北进攻。

计划设定,第7集团军在突破曼尼海姆防线后,再攻占芬兰第二大城威普立,直取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第八集团军沿拉多加湖北岸向西进攻,和第7集团军配合,钳击曼尼海姆防线芬军主力。

第九集团军居中突击,一路北上,劈芬兰为两半。

苏军意图就此分割芬兰东西联系,并切断芬兰与素来和芬兰渊源颇深的瑞典的联系。

此外,不会玩枪的伏罗希洛夫自作聪明地把第14集团军部署在莫曼斯克,要求该集团军向西攻击芬兰皮查摩地区,开辟第二战场。

苏军设想,第14集团军以破竹之势,由极圈公路南下,配合夹击芬兰,向西打到瑞典边境。 

其实现在如是观察苏芬战争战场地貌,苏军布势,好比一个手持西瓜刀的赤膊莽汉,看住了案板上的一颗西瓜。

他满心希望地举起西瓜刀,毫无章法左右乱劈。刀声凄厉,刀光凌乱,最后西瓜必然粉身碎骨。

全面攻击开始,苏军最初作战一帆风顺,看似如愿以偿。

毕竟,苏军太强大。

被苏军轰炸后燃烧的芬兰城市。

从来没见过坦克的芬军边防军官兵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撒腿就跑。几场混战,芬兰8个正规师很快就被打乱建制。

就在苏军上下洋洋得意,以为毫无悬疑即将告捷的时候,芬兰抵抗侵略的主角们上场了。

这些芬兰抵抗侵略的主角,便是芬兰的人民。

芬兰自1917年2月6日独立,便以续买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斩断了沙俄农奴、自耕农体制羁绊,实现了全国走向共和制和议会制的大改变。

此后,芬兰逐年发展,更是逐年更注重民生改革。

芬兰是欧洲最早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国家。在芬兰,有劳工的社会福利、年老和退休保险,残废者保险、产妇补助、贫穷儿童福利、失业救济、义务教育等等全面保险福利制度。

总之,相比年年饿死人,饿不死人也要肃反整死人的苏俄而言,芬兰无疑恍如天堂。

苏俄解体后,乌克兰民众纪念乌克兰饥荒亡者。

在苏芬战争前20年,芬兰贫富差距缩小,民生飞跃发展。芬兰不仅民众富裕起来,国家也跻身为欧洲相对富裕的国家。

他们非常清楚,如果芬兰战败,被苏俄吞并,接受苏俄体制,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所以,有限的正规军被击溃的噩耗传遍芬兰全国,前线战败消息却就此点燃了芬兰民众内心深藏的爱国火焰。

为爱自己的国家而战!

国家危亡在即,芬兰民众不分男女老少,纷纷告别了自己的工作、家庭、亲友,三三两两相互联络,滑着雪橇,背上私有武器,义无反顾由四面八方赶往抵抗苏俄侵略的前线——曼纳海姆防线。

这是一场世界战争史上民众拯救国家的义战

在苏芬战争中,在国外投资、办厂、留学的很多芬兰人也匆匆带着资金、武器赶回国内,参战抵抗侵略。

二战中,芬兰不屈、坚韧抵抗苏俄野蛮侵略,得到了英美法和纳粹德、意的同情。

究其因,很大程度正是芬兰在外交上对苏俄的不亢不卑,在军事上对苏俄的有力反击,尤其芬兰民众在苏俄强势侵略下的万众一心。

受芬兰民众爱国情绪感召,英、美、法、德、意等本来势同水火的国家,也有不少人自愿赶赴芬兰参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