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俞思义︱应理直气壮地宣扬中华文明

 陈晓春 2022-01-19

应理直气壮地宣扬中华文明

文/俞思义

我在《南方周末》(2013-06-07)上读到德国人裴思德(Pattberg Thorsten,现在是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人员)写的《怎么翻译中华文明的核心词》一文。他说:“对我的同事们在翻译时几乎完全抛弃中文原意而采用外国表达的做法,我经常感到困惑不解。就当下而言,即使是最有教养的西方人都没有听说过'ren’(仁),'datong’(大同),'tianxia’(天下)和'tian ren he yi’(天人合一)。”

他还说:“在我看来,目前中国最大的挑战,不仅在于在自由、经济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也在于能否用中国人的方式重新参与世界历史,在此过程中,使用中国术语是通往这个目标的必由之路。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但现在几乎所有表述中国思想词汇的国际标准译法都采用了意思相近的西方术语。这样做,事实上扭曲了这些词汇的原本含义。”

说得多好啊!

西方对于汉语,除了少数实在没法意译的语词才用音译,如“功夫”(Kungfu)、“阴阳”(Yin Yang)、“太极拳”(taijiquan)、“围棋”(weichi),最新的例子有“不折腾”(buzheteng)等等。而有些本该音译的词却任由西方人来意译,比如“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体现的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我们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可是西方人却意译为dragon。这名称在英语中是一种凶恶的动物。这样的翻译,客观上让外国人对中国龙产生恐惧,其影响无异于污蔑我们为“黄祸”。把“麒麟”译成unicorn(独角兽),也不妥当。麒麟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神兽,是仁兽,而且国人认为“麒麟现,圣人出”,据说孔子出生前,就有麒麟到他家中口吐玉书,于是一代圣人诞生了。此后,就有了麒麟送子的各种传说。这样丰富的内涵岂是独角兽所能涵盖的。

裴思德还认为,神话动物的误译还是小事,而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中所有重要概念,都按照西方人的意愿翻译了,那么中国文化特征又怎么体现呢。中国的“仁”、“天人合一”、“道”、“大同”“君子”“、圣人”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要让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一味迎合西方人,抛弃中文原意而采用外国人的表达方式。裴思德还特别强调了一点:“中国应当把'文化财产权利’看得与领土和海洋权利一样重要”。

确实如此,现在有一批人,甚至包括一些有影响的高级知识分子,整天强调什么与国际接轨,把明明只有中国独有的理念及相关语词,却迎合洋人口味去翻译。2013年11月9日报载,韩国政府把“韩国泡菜”定名为kimchi“辛奇”,为的是不与别国或别的地区的“泡菜”相混淆。那为什么我们要将“舞狮”意译为lion dance?lion dance在英文中的意思是“狮子舞蹈”,这与我国的舞狮风马牛不相及。中国的“圣人”不同与西方的哲学家,中国的“仁”不同于西方的“仁慈”、“仁爱”,“君子”也不同于西方所谓的“绅士”,等等。如果没法意译,那就该音译,另加注解说明。就像毛主席诗词中的“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的“杨柳”,怎么能意译为poplar and willow呢,也只有音译才行。

顺便说一下:中国人姓在前名字在后,为什么译成英语时不用汉语拼音字母,并且要符合他们的习惯,把姓放在后面呢?比如丁晓娟就该译作dingxiaojuan。而不是xiaojuanding。现在运动员的姓名已不再译成先名后姓,值得称赞。把姓放在前面,正体现我国传统的综合性整体思维的特点。姓氏是一个家族的符号,先整体再讲个体。我们写信总是“中国江苏南京某地”而不会像英文那样……of China.

是时候了,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宣扬中华文明。要像保卫我国领土主权一样地自主地翻译,以保卫我们的“文化财产权利”。希望我国政府及语委会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

作者
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