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来:梁漱溟的仁学是什么?

 情缘半岛 2022-01-19
图片

中国以伦理代封建已经两千年,所以中国是一个文化“早熟”的国家。如何理解?

图片

近代一个有名的学者梁漱溟,他在1954年的时候跟毛主席争论,他自认为代表农民,受到毛主席的批评。

在批林批孔的时代,公开反对批林批孔的只有梁漱溟一个人,当时他在政协贴了一个大字报叫“我们今天怎么来看孔子?”。

他是一个老学者,而且是政治上非常进步的一位知识分子,因为他是民盟的创始人。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已经访问过延安,也是反蒋的,是早期跟共产党合作的民主党派里面比较突出的。

这位先生还倡导乡村建设的,现在讲“三农”问题,有些人还重新提“乡村建设”的理论。

可以说整个20世纪最有名的从事乡村建设的人就是梁漱溟,就是怎样通过一些科学文化的方法来改变中国农村的旧面貌。

从前我们批评他,说不讲革命不讲土地改革,这是不行的。

今天在新的历史角度来看,也应该肯定这些人的努力,像梁漱溟、晏阳初在怎么改造农村,如何引入一些科学的方法、文化的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办法,也有实践。

同时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学者。梁漱溟也很讲仁学,他认为仁是一种伦理情感,伦理是跟欲望相对立。

一个人如果不从伦理,只从欲望上来看,只是关心自己,不会关心别人,只有怀有一种伦理的情感,才会关心别人,所以他说所谓伦理,“一言以蔽之曰:尊重对方。”

所以他讲中国儒家的一套思想、儒家文化的原理一言以蔽就是尊重对方,尊重对方就是一种义务关系,就是一个人好像不是为自己而存在,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这是梁漱溟对儒家仁学的一种发挥。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很高明的地方,就是中国孔子的时候提出伦理的理想,为别人考虑,尊重对方。在孔子那时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伦理的社会。

所谓封建的社会不是今天一般讲的封建社会,是讲孔子以前的领主制的社会,变成了一种“伦理的社会”。

伦理社会有什么特点呢?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在中国很早就伦理代替封建。

比如亲兄弟两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在家庭里面感情很自然,没什么两样。

封建社会有一个特点就是父死子继,而且是长子继承制,以长子继承制的封建制,兄弟两人就得到不同等待遇——兄承袭了父亲的财产、爵位等等,而弟弟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这种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制的一个特点。

梁漱溟引了一个古代罗马学者梅因(Maine)的《古代论》,说继承制度跟政治有关系,只要跟政治有关系,就变成长子继承制。

所以他就讲,所谓封建社会封建关系就是因为当时有政治上的必要性,因为在政治上领导人只能有一个,好几个都想当领导人,也有麻烦。

但这就造成兄弟之间的不平等待遇,抑制了家庭的感情,结果变成了一个不好的制度,他把这个制度叫做封建制度。

但是他说,中国社会从孔子以后已经就变了,不是长子继承制,已经变成遗产均分。

他作了一个对比,他说1936年到日本,看见日本乡村里有所谓“长子学校”,他很奇怪,中国没听说有的地方办学校专门培养长子。

他问了以后知道,原来农家土地是由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没关系,其他的儿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找出路。

他觉得很惊讶,其他的儿子很多都转入都市谋生,都市当然不是近代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是小城市集镇等等,结果长子就留在农村,继承这份田业,因此就有长子学校教育。

梁漱溟看了以后,知道这是典型的封建制,说明日本人去封建未久,遗俗犹存。

他说,其实欧洲国家很多也保留了这样的风俗一直到最近,像英国。

然后他讲中国不一样,中国实行遗产均分,遗产均分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小小的制度的不同,后面反映了一个价值的观念,就是仁、恕、公、和观念。

根据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他就说遗产均分两千年不是一件小事,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中国人比较注重尊重人心情理之自然。

兄弟俩在父母在家庭里长大,没有什么两样,是人心情理的自然,要用一个自然的东西化除封建秩序从政治带来的不自然。

他认为中国以伦理代封建已经两千年,所以中国是一个文化“早熟”的国家。

当然他的理论比较复杂,他认为早熟还有早熟的一些毛病,一些问题,按下不表。

从梁漱溟的观点来看,“仁”的观念出现就代表中国尊重人心情理的自然对封建的不合理的一种替代。

也表现中国文化很早就已经成熟,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生很大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