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407】天天读经典:(原思、冉雍)当仁不让与英雄不问出处、圣贤不问出身

 新文艺 2022-01-19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篇》

注释: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

宰:家宰,管家。

邻里乡党:古代地方单位的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参考资料的解释:

原思做了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粮食的报酬,他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这样推辞!(这是你该得了,仅管拿着!自己如果实在用不了这么多,)多余的就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理解延伸:


我们都知道,谦虚使人进步。
朋友间还有一句话,叫“谦虚过度,等于骄傲”。
由此看来,自己该得的,别人真心实意给的,自己该拿的就不必过于客气,仅管拿着,这既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也可以算是对别人的尊重。
就像别人给你一个苹果,如果你拒绝了,你不仅失去了一个苹果,也失去了接近你们之间距离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你接受了,你不仅得到了一个苹果,也得到了一份友爱。
当然,如果你实在用不上、不想吃,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再把这个苹果送给需要的人、想吃的人。这样,你又将获得更多人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篇》

注释:

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对仲弓说;二是孔子跟别人谈论起仲弓。这里依照前者。 

犁牛: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色,角长得端正,需要单独饲养,不能以耕牛代替。

骍(xīng)且角:骍,红色。这里指毛色为红色、角长得端正的祭祀用的牛。

虽:即使、纵然。

用:指用于祭祀。

山川:在往古和春秋时代,指神祇。

其:通“岂”,怎么会、怎么能。

舍:舍弃。

诸:“之于”合音,代指它(犁牛之子)。

参考资料的解释:


孔子对仲弓说:“耕牛虽然不能用于祭祀,但是它生的小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皮,两角整齐,即使在祭祀大典的时候不用它,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一定会让它得到重用的)”

理解延伸:


据说冉雍的父亲属于贱人贱民,家境贫寒,品行不端。所以冉雍在内心一度很自卑。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段,孔子就是以“犁牛”喻指冉雍的父亲,以“犁牛之子”喻指冉雍,告诉他“心里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自己真有学问,真有才具,真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
英雄不问出处,圣贤不问出身。在老师的教导帮助下,冉雍的德才都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孔子称赞他“可使南面”,也就是可以让他独挡一面、主政一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