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歇雲艸廬图书馆 2022-01-19

 妻辈姨姐妻之姐他姨妈[t?ei53i21m?24]姐姨姐夫妻之姐之夫挑担或担子[??iɑu21tan21]哥

 姨妹妻之妹他姨[t?ei53i21]名字

 姨妹夫妻之妹之夫挑担或担子[??iɑu21tan21]名字注:

 ①、在妻之父辈中,临潼人有将最小的叔岳父,称呼为“爸爸儿”一词。

 ②、在妻辈中舅兄和舅弟,舅嫂和舅弟媳妇两组称谓词临潼人通常不分称,而是子女们将其合称“舅”、“妗子”,然后根据年龄依次为“大舅”、“二舅”、“碎舅”,相对应的是“大妗子”、“二妗子”、“碎妗子”。“他碎舅”中的“碎”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表示“小”的意思。

 ③、在妻辈中姨姐夫、姨妹夫临潼人通常不分称,没有明确的背称称谓而是将两者合称为“挑担”或“担子”。其中,对于“挑担”普通话音tiao55临潼音是qiao21,音标从[t?iɑu55]到[??iɑu21]的变化说明临潼方言文化的又一特色。

 (二)以姻亲亲属中夫系亲属称谓为调查对象

 表2.2:姻亲亲属夫系称谓表

 辈分称谓称谓释义背称面称

 夫之父辈公夫之父阿公[?21ku?44]达婆夫之母阿家[?21?i?44]妈

 夫辈

 夫己身他达[t?ei53t?44]老汉、掌柜的、他

 达

 妻己身之妻他妈[t?ei53m?21]媳妇儿、老婆

 [lɑu53p?o53]、他妈伯夫之兄他伯[t?ei53pei44]哥

 嫂夫之兄之妻子他妈[t?ei53m?24]姐

 叔夫之弟他+排行(三)+达

 [t?ei53san21t?44]

 名字

 婶婶夫之弟之妻他+排行(三)娘

 [t?ei53san21niɑ?24]

 名字

 姑姑夫之姐妹他姑[t?ei53ku24]姐或名字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姑夫夫之姐妹之夫他姑父[t?ei53ku21fu53]哥或名字注:

 ①、临潼方言称谓词,对于丈夫和妻子的面称很多,面称丈夫的大体有“老汉”、“掌柜的”、“他达”;面称妻子的有“媳妇儿”、“老婆”、“他妈”,通常临潼人会在“掌柜的”、“他达”、“媳妇儿”、“老婆”等面称称谓语之前加“我”音记作[??21],将其转化为背称称谓语。

 ②、从表2.2,我们可以看到面称称谓中,有体现从夫的特点。在面称中妻子对丈夫家里的人的称呼和丈夫一样。在背称称谓中,除了对丈夫、公公、婆婆的称谓外,其他基本上体现出从儿的特征,基本格式是“他+儿的称呼”。

 ③、对于表2.1中的妻之父辈即岳父、岳母和表2.2中的夫之父辈即公、婆这两组关系中,在背称时,他们通常彼此称呼为“亲呀”和“亲呀母”。这与普通话中的“亲家”和“亲家母”明显是有不同的,即称呼“亲家母”为“亲呀母儿”,音记作[??i?44i?21mur53]。究其原因在于,这是由于音节的合并而发生的变调现象。

 (三)姻亲亲属称谓分析

 通过表2.1和表2.2的对比,现在,我们再回到前文中遗留的尊卑不同——男尊女卑的问题。

 从表2.1中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称呼妻子的父亲和母亲为“姨父”和“姨”;而表2.2中妻子确要称呼丈夫的父亲和母亲为“达”和“妈”,按道理来说丈夫也应称呼妻子的父亲和母亲为“达”和“妈”,这样岂不是就平等了吗?其实这就是受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影响,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凸显。另外,我们发现在夫妻关系中,对丈夫的称呼,无论是“老汉”,还是称呼为“掌柜的”,都可视为是对丈夫的褒义色彩的称呼。相反,对妻子的称呼“老婆儿”“婆娘”“媳妇儿”“他妈”,前三者是从丈夫的角度对妻子进行称呼,体现了从夫的特征;“他妈”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从儿的特征。其中“老婆”与“婆娘”是一种俗称,并且“婆娘”明显具有对女性藐视的意义。也就是说亲属称谓词具有性别歧视现象,即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

 总之,根据上两表妻系、夫系亲属称谓词来观察,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基本上体现出背称基本从儿称;面称时,丈夫称呼妻系亲属的称谓原则从妻称;妻子称呼夫系亲属的称谓原则上从夫称。

 三、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几个典型性语言特征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啥条件啊,红包都不领?
广告 拼多多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亲属称谓词在方言中属于使用频率很高、稳定性很强的基本词汇,因而对于它们的研究也就必然成为词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亲属称谓词汇本身的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将亲属称谓作为对象对于词汇学的研究有重大价值。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是对不同历史时代的反映,所以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和词汇的发展方面都会有重要的特征,对于我们揭示方言语音、词汇、语义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现在我们通过对上述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的调查、整理和分析,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词汇的发展三个方面着重做以探讨。

 (一)语音方面

 1.有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

 同形词异读别称是指字形相同,而因读音不同,其所指称的对象也就不同。例如“妈”一词,其含义因读音的不同,而有两种含义。其一,读[m?21]时指自己的母亲;其二,读[m?24]时指自己的伯母。另外还有“老婆”,当音记作[lɑu53p?o24]时,称谓的对象为曾祖母;当音记作[lɑu53p?o53]时,称谓的对象为妻子。就是通过这样音调的变化来加强亲属称谓词的指称能力。

 2.存在连续变调现象

 连续变调现象是指在连续的语流(词、短语或句子)中,因相邻的音节互相影响而改变字的调值的一种现象。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临潼方言单字声调有4个,分别是阴平21、阳平24、上声53、去声44。例如,我们从表1.1中可以看到临潼方言称呼“姑”时其音记作[ku24],而称呼“姑父”时其音记作[ku21fu53]。经过比较发现调值由24调变为21调。同样,在临潼渭河以北和马额、穆寨等地区对于像“姐”和“姐夫”,“姨”和“姨父等称谓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可见,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在单读和连读时声调是存在变化的。

 3.儿化音现象

 儿化音现象在临潼方言称谓词中是存在的,但仅仅只有几例。例如“爸爸儿”一词。在行者街道办水磨刘村有对自己的叔父称呼为“爸爸儿”的现象,这些人群主要集中在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中年人。“爸爸儿”一词,其音记作[p?44p?r],通过儿化音,人们可以表达一种亲切的情感色彩。另外,还有“媳妇儿”一词,其音记作[?i21fur]。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二)词汇方面

 1.对古语的保留现象

 临潼方言称谓词也有对古语保留的现象。例如,妻子对丈夫的父亲称为“阿公”,对丈夫的母亲称为“阿家”。陕西方言中“阿”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前缀,其历史十分悠久,可能是从《敦煌变文集》所代表的西北方言中继承下来的[2]。“阿”作为一个词缀,在汉语中早就产生了。上古汉语末期,产生了一个词头“阿”。“阿”在上古念[a],到了中古念[ɑ],现代汉语“阿”,念[a],因而可以说,现代汉语中的词头“阿”是对古音的保留。同时王力先生还认为,名词词头“阿”可能源于上古的“伊”,上古汉语的“伊”与疑问代词一起构成固定结构“伊谁”,如“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诗经·小雅·正月》)[3]。对此,李广明先生也认为,中古时期,词头“阿”的用途扩大,多用于人名或亲属称谓前[4]。例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阿婆,佛发言有福生帝王家”(《南史·齐本纪下》)。

 2.受外来词汇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西北地区一直是民族大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周、秦、汉、唐时期,临潼一直是京畿之地,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所以,这就为亲属称谓语中出现大量借词奠定了基础。例如,“达”这是一个表示父亲的称谓语,孙立新老师认为,“爹”是关中人称呼父亲为“达”的本字,“爹”字由古音dia变作da,属于减音现象,其实,die音也是由dia的主要元音音变而来的。另外,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称呼父亲的词都有“达”的,例如,维吾尔语称呼父亲为[dada]或[ada][5],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爹”看成是少数民族称谓语的借词。

 3.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

 重叠别义是指把由一个语素并且是单音节的亲属称谓词,变形为由两个相同语素重叠而成的合成词,合成后的这个亲属称谓词具有与前一个词不同的指向意义。在陕西方言亲属称谓词中重叠别义现象是存在的,例如宝鸡扶风一地有“娘”[?ia]是指母亲,但是“娘娘”[?ia?ia]却是指叔母。但是临潼方言很少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在关中方言中有这样一个词(其词应是方言性的俗词,写法不可考,以下用“AA”代替),其音记作[p?44p?r],这个词是表示最小或最后的意思。然而,在临潼有些地方称呼自己父亲的兄弟,而且是最小的兄弟时也有一词,其音记作[p?44p?r](以下用“BB”代替),这两个词在意义上都表示最小或最后,而且音都相同。这样看来应该是同一个词。根据我们判断,如果是在亲属称谓中,“BB”应写作“爸爸儿”,但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是要是把“AA”也写作“爸爸儿”,这明显有些牵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称呼自己最小的叔父应写作“爸爸儿”,那就存在一种重叠别义现象。如果不写作“爸爸儿”,那也就不存在重叠别义现象了。

 4.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

 在语言学中,同一个词(音同)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可能存在好几个含义,也就是说一个词有好几个义项,分别指称不同的事项。同理,临潼方言亲属称谓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一个称谓表示好几类亲属,这就是亲属称谓中的同形异指现象。例如“姨”这个称谓词,在临潼方言称谓中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指岳母;二是指姨母中年纪小于母亲者。再如“姨父”,它也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指的是岳父;二是指母亲姊妹的丈夫。另外,在临潼方言中还存在称谓词异形同指的现象,即用几个称谓称呼同一类亲属。例如,对父亲的称呼既可以是“达”,也可以是“爸”。再如,对妻子的称呼可以是“媳妇”,可以是“老婆”,也可以是“屋里人”,还可以是“婆娘”。

 (三)词汇的演变发展

 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演变和发展基本遵从从简、从亲、规范和称谓消失这几个原则。当然,由于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为汉语亲属称谓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那么从个别到一般,我们也能够发现汉语亲属称谓词汇的演变与发展也都基本具有以下这几个特点。

 1.从简原则

 临潼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一样,其基本构词语素大致相同,差别不大。但是,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也有与普通话和关中其他地区的方言称谓词的不同之处。如普通话和关中其他地区的方言称谓词中有“爸爸”、“达达”、“妈妈”、“姐姐”、“哥哥”等,而临潼方言将此重叠式改成单音形式,如“爸”、“达”、“妈”、“姐”、“哥”、“叔”等,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称呼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样称呼简单,这也就是所谓的从简原则。

 2.从亲原则

 从亲原则,就是以亲属称谓词通过变形的方式,把自己远房亲戚的感情拉近,把自己的近亲亲属关系联系的更密切。这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在面称时运用到。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例一,在称呼自己的“伯祖父”、“伯祖母”、“伯父”、“伯母”、“堂哥”、“堂姐”等,我们会去掉伯、堂等字,直接依次称为“爷”、“婆”、“伯”、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妈”、“哥”、“姐”;例二,我们在面称堂哥时,本应称呼为“铁蛋哥”但是为了使感情显得更深刻,我们则称呼为“我铁蛋哥”,这样称呼无非是想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3.规范原则

 方言亲属称谓一般都有它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它只能在一部分人群或某个地区用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现在对于一个城镇小学生说,对于“你达叫你回去做作业”这句话,他只能搞懂其中的基本意思,那就是回去做作业,至于是谁叫他做作业,他可能还会思考这个“达”是谁。这样的话就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于是现代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语文教学这种方式,孩子们普遍了解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基本词汇,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逐步使亲属称谓词更加规范。

 4.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亲属称谓还会继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亲属称谓词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家庭中兄弟姐妹减少,并且有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随着亲属称谓数量的减少,一部分亲属称谓词必定没有用武之地,从而慢慢地在亲属称谓词中消失[6]。另外,由于当前婚姻法规定了男子和女子的结婚年龄,这使得早婚、早孕现象减少,四世或五世为一家庭的数量减少,有关的亲属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少,他们在以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消失。例如,“重外孙”、“重外孙女”、“重孙子”、“重孙女”及其下辈配偶的相应亲属称谓。

 本文主要调查了以临潼区行者街道办为主境内的亲属称谓语。从血亲亲属父系、血亲亲属母系、姻亲亲属妻系、姻亲亲属夫系四方面的亲属称谓词,按辈分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的顺序,通过列举、描述和比较,包括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比较,对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现词作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可见,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具有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一样周密细致的区分。在社会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表现了宗族观念和伦理关系的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内外有别、亲疏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明确指出语言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在语音方面存在同形词异读别称、连续变调、儿化音现象;在词汇方面存在对古语的保留现象,受外来词汇的影响的现象,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在词发展演变方面有从简、从亲、规范以及某些称谓语使用频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本月浏览任务已完成!请领取奖励!1月19日专享!
广告 拼多多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率有所减少并且逐渐消亡之趋势的几个特点。

 总之,语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汉语亲属称谓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记之一。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高度发展,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与现代语文教学,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在各地区、各方言区逐渐广泛应用,一些亲属称谓也被方言吸收,临潼方言必然也存在。由于受普通话影响,方言亲属称谓词逐渐向普通话靠拢,从而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淡化以至于消失。

 最后,需要声明的是由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和学力有限,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更透彻地分析,这还有待于后更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研究。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参考文献]:

 [1]岳佳.耀县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及文化特征[J].西安社会科学,2010(2).

 [2]焦国荣著.陕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3]王力著.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李广明.说“阿”[J].天水师专学报,1997(2).

 [5]孙立新著.陕西方言纵横谈[M].北京:华夏文艺出版社,2000.

 [6]王振兴.浅论中国汉语亲属称谓[J].黑河学刊,2011(5).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谢辞

 终于,我可以完成毕业论文最后的谢辞部分了。由于时间很紧,加上专业知识储备和学力所限。虽然论文收集整理材料的时间不短,但如何将这些材料加工成一篇正规的学术论文,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论文的标题很大,范围很广,对于一名还未毕业的学生来说,其难度可见一斑。论文是一点点,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没有捷径,更不可能一次完成。在此期间,我要感谢很多人,尤其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宝利老师!因为我的论文就是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我认识王老师已经两年了,他对于我的影响确实十分深刻的。王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踏踏实实的写作精神,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厚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的道理,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在这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整个的写作过程都是以纸质文本的形式完成的,最期待的就是“定稿”二字。但我也深知,凭我浅薄的专业知识是不会很快定稿的。起初思维一片混乱,是王老师一次次地帮助我修改论文,才渐渐理出了头绪,才慢慢有了学术论文的雏形。记得很多次与王老师面对面交流论文的写作,更是感激不已!每次的点拨,都是专业、深刻、精心、热忱,让我的论文写作干劲十足。

 周围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帮助也是不可忽略的,是他们在百忙之中帮助我查资料,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另外,还要感谢在大学期间传授我知识的所有老师以及今天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将是我未来一生学习的榜样。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们永远都是我最感激的人,他们赐予我生命,赐予了我美好的人生,让我能在大学期间结识了这些受益终生的师生们!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课题条件及性质:

 课题条件:

 一、论文写作原因和目的

 (一)作为临潼人,本人对临潼方言文化极其喜欢和热爱。

 (二)能够继续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于语音学和词汇学。

 二、论文搜集整理的资料

 (一)在网络上搜集整理陕西、关中和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相关的材料。

 (二)借阅图书、期刊、杂志,搜集整理有关陕西关中方言的一系列资料,

 对它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论文中前人的研究成果

 (一)前人对于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经中国知网和相关资料检索暂无专题

 研究。

 (二)前人对于临潼方言词汇研究散见于部分资料,本文略有参考。

 课题性质:理论型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调查了临潼区以行者街道办为主境内的亲属称谓语。以血亲亲属父系、血亲亲属母系、姻亲亲属妻系、姻亲亲属夫系四方面的亲属称谓词,按辈份层次、称谓、称谓释义、背称和面称为顺序通过列举、描述和比较,包括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比较,对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作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可见,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具有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体系一样周密细致的区分。在社会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表现了宗族观念和伦理关系的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内外有别、亲疏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明确指出语言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在语音方面存在同形词异读别称、存在连续变调现象、儿化音现象;在词汇方面存在对古语的保留现象、受外来词汇的影响、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在词汇演变发展方面有从简、从亲、规范和某些称谓语使用频率有所减少并且逐渐消亡之趋势的几个特点。

 注:课题性质分为①理论型②实践应用型。下同。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这羚羊太强悍,用角顶死狮子!镜头记录全过程!
广告 拼多多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岳佳.耀县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及文化特征[J].西安社会科学,2010(2).

 焦国荣著.陕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王力著.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李广明.说“阿”[J].天水师专学报,1997(2).

 孙立新著.陕西方言纵横谈[M].北京:华夏文艺出版社,2000.

 王振兴.浅论中国汉语亲属称谓[J].黑河学刊,2011(5).

 指导教师意见:

 1.通过;2.完善后通过;3.未通过

 签名:

 年月日注:以上各项内容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审核后签署意见。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学生撰写情况:

 1.论文提纲已通过,修改一稿。

 2.提出修改意见:首先,将文章第一部分中血亲亲属称谓表1.1和表1.2的横纵向的对比分析部分,设为文章第一部分的二级标题,即血亲亲属称谓分析。将文章的第二部分中姻亲亲属称谓表2.1和表2.2的横纵向的对比分析部分,设为文章第二部分的二级标题,即姻亲亲属称谓分析。确保一、二部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其次,要求必须完成亲属称谓四个表中的所有背称称谓的音标,并且继续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完善其音标调值。最后,“老婆”一词,其一音记作[lɑu53p?o24],称谓的对象为曾祖母;其二音记作[lɑu53p?o53],称谓的对象为妻子。那么也可以作为第三部分中的同形词异读别称现象的又一例证。

 指导教师:(签名)

 教师指导情况:

 本论文自开题以来,学生一直能够积极认真地撰写,老师也能够认真耐心地指导,并且及时地提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与一稿相比论文在结构上明显也有合理的调整,总之,对学生的论文撰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检查人:(签名)

 系主任:(签名)

 注:学生撰写情况由指导教师填写,教师指导情况由检查人填写。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

 1.2012年2月中旬,确定提纲,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2.2012年4月初旬,指导论文初稿。

 3.2012年4月中旬,修改一稿,提出修改意见。

 4.2012年4月末,指导填写任务书,解决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5.2012年5月初,修改二稿,提出修改意见并提供论文格式及相关注意事项。

 6.2012年5月中下旬,修改三稿,最后定稿。指导准备答辩及答辩注意事项。

 对第一稿提出的修改意见:

 1.内容尚可,语言不够精炼,再仔细斟酌语言。

 2.第一、二部分中要求的分别再划分一个二级标题即血亲亲属称谓分析和姻亲亲属称谓分析已经完成。

 3.文章中已经提到由于某些称谓语使用频率有所减少并且逐渐消亡之趋势所以对表1.1:血亲亲属父系称谓表中玄孙辈删除不谈。

 4.文章有些内容表达重复,使文章整体结构累赘繁琐,要进行删减。

 对第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

 1.文章引言中临潼概况部分要自然过渡到文章以方言亲属称谓为研究主题。

 2.继续规范和完善文章中对称谓词的音标以及调值。

 3.对文章第三部分中“同形异指”要有严密的解释,即同形异指是指同一个词(形同而且音同)的词,存在不同的称谓指示。

 4.继续完善文章主体部分的格式,文中引言和结语部分不出现“引言”和“结语”标题,但结语部分与前面的内容之间空一行。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注: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对第一、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本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等:(由学生填写)

 1.本课题研究的是临潼方言亲属称谓,在王宝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课题。

 2.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探讨临潼方言亲属称谓,首先要调查和整理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其次,列举、对比、分析概括出临潼方言亲属称谓的一些特征。

 3.研究结果:文章第一、二部分中血亲亲属称谓分析和姻亲亲属称谓分析已经明确了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表现了宗族观念和伦理关系的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内外有别、亲疏不同的特点。同时,第三部分也明确指出语言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在语音方面存在同形词异读别称、连续变调现象、儿化音现象;在词汇方面存在对古语的保留现象、受外来词汇的影响、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在词汇演变发展方面有从简、从亲、规范和某些称谓语使用频率有所减少并且逐渐消亡之趋势的几个特点。

 4.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文章内容上,只涉及了亲属称谓研究的个别领域,并且深度有待以后继续提高。其次,文章在表述上,还需更加精炼和准确,尤其是文章中称谓词的音标以及调值要继续深究。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不同意)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经审查,(同意、不同意)答辩。

 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再也不愁没有生活费了,红包已安排到位!
广告 拼多多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

 指导教师评语:

 本文选题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全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格式规范,比较客观、准确地描述了临潼方言亲属称谓在宗族观念和伦理关系下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内外有别、亲疏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明确指出语言学角度下临潼方言亲属称谓词在语音方面存在同形词异读别称、存在连续变调现象、儿化音现象;在词汇方面存在对古语的保留现象、受外来词汇的影响、基本无重叠别义的现象、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在词汇演变发展方面有从简、从亲、规范和某些称谓语使用频率有所减少并且逐渐消亡之趋势的几个特点。

 文章的论据与论点保持一致,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题和论文内容结合紧密,能综合运用语言学专业原理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

 文章的创新点不够,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提高。文章在内容上,只涉及了亲属称谓研究的一些领域,并且深度有待以后继续提高。文章在表述上,还需更加精炼和准确,尤其是文章中称谓词的音标以及调值要继续深究。

 总之,本文作为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已经达到了要求。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答辩

 小组评定成绩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成员打分的平均值)

 组长签名:

 年月日

 答辩

 委员

 会意

 见

 主席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权重50%)

 答辩小组评定成绩

 (权重50%)

 总评成绩

 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

 绩(权重30%)

 评阅教师评定

 成绩(权重30%)

 答辩小组评定成绩

 (权重40%)

 总评成绩

 系毕

 业论

 文(设

 计)指

 导委

 员会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加入书架,追更阅读
本章完

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附页)

 答辩记录(所提出问题及对问题答辩要点)

 问题一:对于亲属称谓词的发展演变你是怎么看的?

 答:本文认为汉语亲属称谓的演变与发展基本具有以下这几个特点。

 1.从简、从亲。普通话和关中其他地区的方言称谓词中有“大伯”、“大妈”等,而临潼方言将此重叠式改成单音形式,如“伯”、“妈”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样称呼简单,这也就是所谓的从简原则;另一方面是把感情拉近。

 2.规范原则。方言亲属称谓一般都有它的局限性,局限在部分人群或某个地区,用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话就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于是现代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语文教学这种方式,逐步使亲属称谓词更加规范。

 3.个别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小,其趋势是消失。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家庭中兄弟姐妹减少,并且有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随着亲属称谓数量的减少,部分亲属称谓词必定没有用武之地,从而慢慢地在亲属称谓词中消失。另外,由于当前婚姻法规定了男子和女子的结婚年龄,这使得早婚、早孕现象减少,四世或五世为一家庭的数量减少,有关的亲属称谓语使用频率减少,他们在以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消失。

 同时,还有泛化等特点。例如,我们可以把与自己父亲年纪差不多的男士,泛称为“伯”或“叔”。

 问题二:文中讲到丈夫称呼妻子的父亲和母亲为“姨父”和“姨”;然而妻子确要称呼丈夫的父亲和母亲为“达”和“妈”原因何在?

 答:从表2.1中我们能够看到,丈夫称呼妻子的父亲和母亲为“姨父”和“姨”;而表2.2中妻子确要称呼丈夫的父亲和母亲为“达”和“妈”,按道理来说丈夫也应称呼妻子的父亲和母亲为“达”和“妈”,这样岂不是就平等了吗?其实这就是受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影响,有大男子主义的迹象。

 同时,对于妻子称呼丈夫的父亲和母亲为“达”和“妈”,其中也是一种从夫特征的表现。也就是说亲属称谓词具有性别歧视现象,即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

目录
加入书架
夜间
设置
1
多窗口
添加至桌面
更多免费小说
间距
字号
A -
A +
背景
网页小说自动开启阅读模式
小说名称加载中...
目录底部
章节筛选
正在加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