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阴证的治疗原则

 风声之家 2022-01-19

原创 冯世纶 经方人 2021-11-30 07:51

本文出自《经方六经类方证》

原题目:太阴病治则

仲景对太阴病的治则论述很简明,即“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即宜用温中祛寒的方法。

图片

这里应特别注意,经方所示,一般邪在表,病情轻而易解,病入里则病情重而病难疗,不论是阳证(阳明病)或阴证(太阴病)都易现危重症(当然也有一般的轻症)。如里阳证阳明病多见:“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212条)、“谵语、有潮热”(215条),为大承气汤方证;又如“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219条),为白虎汤方证,皆是里阳证已波及神志的重证,不及时治疗当危及生命。

图片

里阴证原本正气虚衰,如邪盛入里,正不胜邪,则危在旦夕。试看四逆辈皆在回阳救逆就可明了。如《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这些方证都是人体正气、阳气虚衰而邪气强盛入里,势已危及生命,治疗已不能迟疑,必须大剂回阳救逆方可有一线生机。

当然临床也常见并非危重的太阴病,而呈现慢性的、一般的里虚寒证,如小半夏汤方证、大半夏汤方证、旋覆代赭汤方证、茯苓饮方证、吴茱萸汤方证、理中汤方证、大建中汤方证、干姜附子汤方证、附子汤方证、四逆汤方证等,这些易于治疗的较轻的太阴病,而从经方的归类分证来看,太阴病多属危重,病之死多在太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亦多现太阴病。

图片

总之,仲景在太阴病所论述的方证多是急救、危重证。

图片

对太阴病治则再认识:有温吐下! 通过不断地学习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不断地读仲景书,并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太阴病的治则应有温吐下法。首先要了解以往为何认为太阴禁用下法?其主要原因是只从字面和未结合方证来认识,即太阴病的治则是“当温之”,太阴病提纲又有“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因此认为太阴病的治则是温补,禁攻下。

这里正确理解下的含义是关键。胡希恕先生在注解第273条时指出:“太阴病的腹满属虚满,慎勿误为阳明病的实满而下之,若误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强调了不能把太阴病的虚满,认作是阳明病的实满下之,治疗太阴病的虚满即心下痞满,大家已熟悉用理中辈、用人参温补,而对于太阴寒实的治疗,就较模糊了,因而就形成了太阴病的治则是“温补禁下”的理念。 实际通过仔细分析仲景书中的方证和太阴病的病因病机就明白了,不论是急性病和慢性病,温吐下是太阴病的重要治则。

图片

首先看太阴病的病因病机:胡希恕先生指出:经方辨证论治的实质,是顺应人体抗病机制的原因疗法。人体抗邪外出,由于病位的不同而出路不同,因此,治法不同,亦即病在表用汗法;病在里用吐下法;病在半表半里用和法。“中医所谓为里证者,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疾病而当未得解除的形象”,是说“当温之”,即含有通过温中使正气旺,驱邪从下排出,或从上排出(涌吐)。仲景书中有许多温中吐下的方证,如桔梗白散、走马汤、大黄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等方证,都体现温中吐下治则。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