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的书法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他的《鸭头丸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此帖为王献之《余杭帖》,拓本,6行,5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请欣赏。 释文: 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 局部放大图欣赏 ▼ 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 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 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 |
|